浅谈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应用价值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3:58:50 更新时间:2025-01-07 14:21:29
[摘要]拓展训练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拓展训练的历史起源谈起,介绍了拓展训练引入我国的现状,并就拓展训练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情况与应用价值作了阐述。
[关键词]拓展训练;思想教育;应用价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每个人都面临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为了适应社会,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必须开发更有效的学习手段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21世纪又是充满竞争的世纪,需要每个人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
一、拓展诵练的发展沿革
拓展训练的英文是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它最早是由德国哈恩博士于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立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其目的是在学校教育课程之外提供个自由表现自己的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拓展训练被广泛运用于军队士兵的训练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吟率尔顿韦恩哈姆高中校长皮赫将拓展训练引进了学校教育,并制定了在学校实施心理拓展训练的计划,现在拓展训练已经成了美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拓展训练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主要作为商务公司的团队精神及个人能力的提升训练而被广泛使用,由一些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公司负责运作。从1995年,国内诞生第一家拓展训练机构到现在,拓展训练在国内的管理类培训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虽然行业内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从全国规模来看,拓展训练近几年的市场年增长大约在30-40%,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日前国内总产值达到2-3个亿,从业人员近万人,拓展训练培训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类培训中的重要内容,全国500强企业纷纷在自己的培训课程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内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总裁班、EMBA班等高端管理人才培训班中,处处闪动着拓展训练活动的身影。
二、拓展训练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拓展训练在管理培训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尝试将其引入高校。虽然心理拓展训练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手段在学校得到一定认同和应用,但目前还在初级阶段。2001年,伴随着《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与推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2002年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的倡导下,我国7所高校进行了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尝试,首次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引进了拓展训练的内容,并于2007年将野外生存训练列为高校体育课程可选内容。拓展训练作为改善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正确认知的有效手段,渐渐受到高校的认可。
目前,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在体育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育实践中,都设置了拓展训练的内容,并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不足。虽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心理拓展训练已经作为一门选修课面向全校开设,并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其他众多高校也开始尝试开展心理类型的拓展训练,试图找到适宜学生思想培养的拓展训练模式。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拓展训练教学方式相对简单,只是将西方的一些方法、项目“照搬硬套”,缺乏针对性,而且时效性也明显存在不足。因此,在我国日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学习和推广这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视对学生心理拓展训练的研究,努力实现拓展训练在我国的本土化、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
三、拓展训练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3.1有利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变
拓展训练(即体验式培训)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拓展训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在特别为学生设计的一些活动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而“教”是旨在通过信息、练习、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教师只是及时给予启发和诱导。这种体验式的教学进入校园将有利于加快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
3.2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做任何事情,心态将是决定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当你面对一项任务或一个困难时,如果你的心态是积极的,那么你的脑海中就会涌现出很多解决这个困难的方法。相反,如果你的心态是消积的,那么你的脑海中将会产生多个你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理由。拓展训练中很多项目的培训目标就是要告诉你,对待任何事情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告诉人们积极的心态将是你获得成功的原动力。
3.3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激发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拓展训练的重中之重。很多拓展活动中没有人教你怎么做,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自己,发挥你的想象力,挖掘你的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就给了人们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的空间和条件。
3.4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了女,从小家长的娇惯和纵容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孤立、自私等不良习惯。通过参加拓展训练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懂得怎样与别人合作,体验同伴间的相互关爱和信任,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3.5有利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传统教学体系中的交流、沟通的方式比较单一。一般只是在教师和学生间的单向沟通,而拓展训练中的沟通则多是多向的。尤其是在像“盲人方阵”和“哑人排序”这样的项目中,在学员什么都看不见或不能说话的限制下来完成一些任务。这种特殊的非语言沟通和交流、对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本文从拓展训练有利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五个方面就拓展训练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总之,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韧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拓展训练中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是你不能,只是你不敢,不是你的能力问题,而是你的心理问题。”另外,拓展训练以一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对于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而言,对这种新型的教育方法进行积极探索,将其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之中,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石丽.拓展训练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构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9):88-89.
[2]李薇,肖丽哲.拓展训练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2):90-91.
[3]高飞心理拓展训练探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1108-109.
[4]杨红英,孙利红,黄志强.心理拓展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2):53-54.
[5]钱永健著拓展训练.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89-90.
[6]俞国良著.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8-190.
[7]孟刚主编.户外运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9-30.
[8]郑洪利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9-40.
[9]郭霖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