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防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因素的探讨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3:58:50 更新时间:2025-01-07 14:19:37
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和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国防教育教学有着大范围的普及和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深层剖析影响国防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因素,对国防教育教学效果的发挥和国防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防教育;教学方法;影响因素
在整个国防教育教学过程中,国防教育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是影响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适应国防教育的发展,教学方法应当与时俱进,应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任何教学方法的变革,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对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选择的制约和影响作用,通常是通过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折射来实现的。政治制度以及由它派生出来的一系列意识形态、法律和带有政治色彩的各种强制因素,对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1]。第一,不同的国防法律规定制约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地位,很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国防教育法律,对高校国防教育从法律上进行了规范和要求,进行高校国防教育所涉及的部门和单位有配合的义务。第二,不同的国际安全形势制约了国家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投入和规模,在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协的时候,国家对国防教育的重视就越高,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投入也越大,能够选择的高校国防教育方法也越多。第三,不同的国家经济政治制度制约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法西斯独裁政治对高等教育,主张完全采用单向的、强制的方法,排斥一切协商式的、讨论的方法,这些对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无疑会产生制约作用。
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有着根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制约教学工具的开发和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对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有不同的重要影响[2]。例如演示相同内容,粉笔板书的美观与快捷程度远逊于电影、电视、录相等多媒体电教辅助手段,较果远远不如。因此,高校国防教育教师,应随时关注新的教学硬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二是制约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使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得以改进和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模拟仿真训练法替代了现场操作[3],高水平的直观录相演示被大量的运用。随着心理科学对人的潜意识和思维定势研究的深入,还产生了暗示教学“头脑风暴法”等等。新的教学方法的产生使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有了更大余地的同时,也使教学方法体系自身功能不断地充实完善。三是制约国防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国防教育的组织方法日趋网络化和层次化。由于国防教育事关国家安危,各个国家十分强调全民国防的思想。将培养公民的国防意识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单靠政府部门发号施令,必须发动各阶层、各部门的力量,为国防教育的组织配置最佳网络体系。如俄罗斯的国防教育就是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由学校、各主管部门,以及各群众团体和协会共同协作进行的。瑞士的国防教育由于有四大政党领衔,各地官方机构协作,社会、学校、军队、民防组织和各种宣传机构积极介入,从而形成了多层次、高效率的国防教育网络体系,充分实现了国防教育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国防教育的教学效率。
三、文化传统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高等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对其内部成员的思想言行有着很强的约束力量,对外部与之不相符的思想观念则有着强烈的排斥力,形成了它特有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当学生自身的文化观念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基本一致,并具有高于一般社会文化观念的先进性时,它就能够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传统观念进行选择并促使其转化,使之对学生内部成员的影响有利于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该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文化积淀,这就决定了从过去延传下来的文化传统,对其所处时代教育目标影响的效果必然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文化传统对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选择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影响到教学方法选择,又影响到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4]。对师生关系、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不同认识,民族个性、指导思想上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质等,都会在国防教育教师思想观念深处打下烙印,从而影响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对受教育者来讲,学校范围内的教育设施、规章制度、教育和教学活动以及学校整体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等,构成了一种教育环境氛围[5]。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大环境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并最终受其制约。同时,学校教育环境由于其先进性,对社会大环境又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学校教育小环境完全可以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即教育目标,通过已经过加工整理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以及其它各种教育和教学途径,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尽可能地使文化传统对受教育者乃至教育者的影响朝着有利于教育目标贯彻和实施的方向发展。
四、高校的国防教育条件
高校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国防教育教学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或作用,如果没有足够适合的教学条件来保障,再妙的教学方法、再能干的教师,在国防教学中也都只能画饼充饥,无法取得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国防教育条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国防教育课时不够。目前高校的新生军训时间规定为3周左右。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军训大纲所规定的“条令条例教育、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5大方面内容,难度很大。因为训练时间紧,一些高校在军事技能训练方面往往只完成了大纲规定的2-3项内容的训练。
2、国防教育内容相对陈旧。我军当前面临的主要战争形式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精确制导武器、隐形装备等高技术武器大量使用于战场;制信息权的争夺已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内容;全方位、全纵深的立体战争已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面对高技术战争所呈现出的新特点,许多高校的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因为缺乏各种高技术模拟训练器材还只能停留在进行半自动步枪射击这种低层次训练的水平上,与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
五、国防教育教师素质与个性
教师的政治信仰、道德修养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对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是间接的,相对于教师国防教育专业学科知识能力而言,其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技能技巧更具重要性。国防教育教师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更好,或者在达到同样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更少、时间更短。因此,加强高校国防教师教学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不仅是提高我国高校教师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效率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学方法改革所要完成的一个关键性任务。
除了教师的素质外,教师的个性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具有重要影响。这里的个性指的是教师个性心理特征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教学风格、对不同课堂气氛的好恶、与学生的亲疏程度等。教师个性对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并非要强迫教师改变自己的个性,而是应当使教师认识到不同的个性对教学方法选择及其产生不同效果的的影响,从而选择那些适合自己个性的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加强学生国防教育是当今时展的要求,也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要求。深层剖析影响国防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因素,对国防教育教学效果的发挥和国防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管益农.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0,(3):74-77.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尚玉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校国防教育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116-117.
[4]吴忠国.国防教育:将军队文化融入校园[J].长江论坛,2003,(6):62-63.
[5]冯向东.再论建设高等学校的教育环境[J].高等教育研究,1992,(2):23-27.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