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外语院校旅游英语教学探析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3:58:50 更新时间:2025-01-07 14:46:46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办学体制向多元化发展,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本文分析、阐述了民办本科外语院校中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希望公立院校与民办院校能够互通有无、相互借鉴,使高校教学质量有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民办本科外语院校;旅游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体制向多元化发展,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截至2007年四月,全国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共295所,其中外语院校14所。部分外语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那么与其它院校相比,建立在民办本科外语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有何特色?
首先,民办院校的理念先进、体制灵活、定位明确。学院突出以实践教学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外语外事人才。这为重实践的旅游管理专业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此外,根植于外语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外语教师资源,包括外籍教师,同时,外语学院也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外语营造了浓厚的气氛。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现今尤其迫切需要的是涉外导游、出境领队以及旅游英语翻译类人才、具有国际水准的涉外旅游管理人才、市场推广人才及涉外星级酒店的部门经理等(刘励,122)。以市场为导向的部分民办本科外语院校,针对当今社会需求,对非外语专业实施了“专业+外语”模式,保证本科四年外语课不断线,且外语学时占总学时的30%左右。在这种模式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英语课程也稳步发展起来并显现其特色。
一、 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
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范畴。按照Jordan(1997)二分法的原则,专门用途英语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大分支……而旅游英语涵盖了职业和学术两个层面,饭店英语和导游英语属于职业英语,旅游学英语则属于学术英语(孙小坷,99)。
多数民办院校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外向型本科人才,因此,旅游英语的教学应采用以职业英语为主,学术英语为辅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能力,突出对听、说能力的强化,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并具备必要的旅游专业知识。具体来讲是,能听懂并进行日常英语会话和一般旅游交际中的英语会话,能熟练运用英语向客户提供旅游服务。能熟练处理常见英文旅游函电,并能阅读一般英语旅游资料,理解无误;借助词典能阅读难度较大的旅游资料;能进行与一般旅游业务有关的英汉口译;借助辞典能笔译难度较大的旅游资料。
二、 旅游英语的教学方法
旅游英语是一门集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于一体的课程,它更强调将英语运用到专业当中。民办院校灵活的办学体制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过程当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师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教学当中,充分发挥民办院校灵活、开放的办学风格,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其中收益较大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实践法
在各个高校纷纷重视实践教学的今天,课堂上的实践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法可以有很多途径,如,可以与情景法相结合,在课堂上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练习。如模拟接机服务、沿途讲解、定点导游、前台服务、客房服务等。也可以有计划的将旅游英语课堂搬到旅游模拟实验室来上。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前台、客房、餐厅等实际场景,进行实践会话练习,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导。当然,也可以利用外语院校的便利条件,邀请外教走进旅游英语课堂,和学生一同进行模拟对话练习同时指导学生会话。以这种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其英语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 电教法
电教法是指利用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录相机、语音实验实、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今,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系统四要素之一,恰当的教学媒体的采用对教学效果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英语课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教材、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给予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信息。如CCTV9播出的‘‘Travelogue”和‘‘AroundChina”、走遍美国、空中英语教室等都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料。此外,笔者曾尝试将学生做的对话录制下来,并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客观的观察自己的发音是否标准,用词是否得当,行为是否符合导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促进今后的学习。
(三) 案例分析法
所谓案例分析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及教学目的,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具体可以分为案例的导入、解释、讨论、结论以及拓展等步骤(马瑛,63)。例如,讲到接机服务时,可以导入外国游客在我国境内丢失行李的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三、 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随着民办院校的发展、壮大,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提高,但相对于国内一流大学,学生的素质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下表是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07级至08级部分旅游管理学生的高考英语分数统计表。其中,三年内最低分在07级,分数为79,最高分数在08级,分数是131。平均分呈上升趋势。该表显示出,虽然学生整体成绩逐年提高,但英语基础普遍偏低,两级分化明显。这一现象给旅游英语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所得,让基础好的学生有所思,是当今旅游英语教师应思考,解决的问题。
最低分 最高分 平均分 统计人数
07级 79 120 99 39
08级 84 131 108 61
09级 85 126 109 52
注:满分150
(二)师资匮乏
在我国高校旅游专业英语的师资结构上,较普遍的评价是,师资队伍弱。而多数民办院校本身就存在师资队伍分布不均匀,两头大,中间小,中年骨干教师比例小的问题,经验丰富的专业英语教师更是及其匮乏。目前,旅游英语教师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由英语教师经过学习专业课,转型教授旅游英语,二是由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兼职讲授旅游英语课程。虽然这样暂时填补了师资的不足,但对该学科的教学质量、该专业的长期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以有计划安排英语教师到旅行社、酒店实习,让这部分教师有针对性学习,丰富其专业知识。而对于教旅游英语的专业课教师,学校应该派往有关英语培训基地及时充电,提高其英语基本功,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旅游英语教材滞后
教材是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旅游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缺乏科学性、实用性的教材,适用于民办本科院校的旅游英语教材更是稀少。教学内容的陈旧、老化,知识面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反映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已成为目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有必要建立比较统一的教材参考,从而评价旅游专业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及教学质量(马瑛,61)。
四、 结语
本文中,笔者分析、阐述了民办本科外语院校中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以上这些方面既有与公立高校开设的旅游英语课程有相同之处,也有民办院校的特殊之处,尤其是民办本科外语院校,更有它突出的特色。在高校办学体制向多元化的今天,希望公立院校与民办院校能够互通有无、相互借鉴,使高校教学质量有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郝新生.高等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77-187
[2]刘励.旅游英语专业实训课程的探讨与实践——以二年制中外合作双学历为例[J].当代经济2008(5):122-123
[3]马瑛.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7(5):61-64
[4]孙小珂.把“文化”引人旅游英语教学的课堂[J].江汉大学学报,2002(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