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3:58:50 更新时间:2025-01-07 14:21:47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如何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已成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它既有学科优势,又有人才优势,然而,高校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往往是单兵作战,从而导致其所承接的科研项目级别较低,经费较少,出大成果机率则更少,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实力的提升,而组建科研团队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如何构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已成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及意义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指高校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重点实验室或者工程中心为依托,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拥有合理结构的学术梯队,人数不多且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互相承担责任。这样的研究团队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他们的每一个突破又属于团队创新。
高校是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主力军,是新原理的主要发源地,是获得新知识最快的地方。高校凭借一批创新团队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在高新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填补国内外空白的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大都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大规模集团式合作方式、协同作战、发扬团队精神的结果。新时期,许多大学制订了科技创新计划,按照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布局,面向科技前沿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着力组建和引进一批创新团队。许多大学依靠创新团队,围绕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重大科学问题,凝炼出若干个国家高端乃至世界高端的科学研究方向;依靠创新团队围绕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计划,使更多的研究项目跻身世界核心前瞻性技术与世界重大尖端项目的行列;依靠创新团队汇聚和培养一批能够进入高端、站在高端,具有高端引领能力的战略性科技创新人才。
二、高校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的优势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高校的团队作为一个全新的合作研究组织,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为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高校在构建科技创新团队中具有以下优势:
1、高校具有门类齐全的众多学科,对综合性强、技术难度大、跨学科的前沿课题有较大的攻关能力;
2、有开展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尤其是物质基础方面,高校系统的各层次、各类别实验室为团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3、科学研究的类别齐全,一方面有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行业性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另一方面有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商品化和市场化研究。
4、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已经在高校当中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只有依靠优秀、高效的学术团队,才可以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整合、优化有限的基础资源,凝聚科研力量,承担重大研究目标及边缘学科的系统化攻关。
三、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措施
1、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自主培育和引进结合,打造跨单位团队
高校要进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要改革现行的院(系)管理体制,建立学校科技创新的大平台,实现科研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的不断交叉、集成和相互融合。这种趋势不断产生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往往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需要大兵团作战和合作攻关。而许多高校都存在着科研力量分散的问题,无法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很难提高学科水平,难以出将才和帅才,也培养不出大批的高素质人才。要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必须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构筑创新基地。以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承担国家和部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是锻炼和促进创新团队成长的重要基础。科研基地比一般的科研组织具有更多的优势:研究方向相对集中,国际学术交流广泛,学术氛围浓厚,普遍具有吸引一流人才的条件和环境。科技创新平台是优化和集成科技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是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原始创新研究的阵地。创新团队建设不能离开科技创新平台的有力支撑。
建设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高校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自主培育新的创新团队,意义重大。这种创新团队以推动高校在学科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建设为目标,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学科工程技术的重大基础理论、重大技术、重大系统进行研究开发,通过国内外的人力资源及实验室的整合、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能逐步建立科学研究体系,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国际上许多重大的创新成果,往往来源于一些新的团队。同时,积极利用国家人才引进柔性政策,引进海外创新团队,能够快速获取国外信息,及时跟踪国际学术前沿,高效实现科学研究目标任务。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是打造跨单位团队的重要途径。高校往往在基础研究上优势更明显,而科研院所在应用研究方面有长期的积累。高校与国内该领域技术研究所合作中催生的创新团队,能优势互补。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团队的科研能力、研究方法、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能得到大大提高。
2、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指出,人有追求成就的需要,如果工作本身能让人们发挥其技能和潜力,那么这种工作本身就可以使人感到满足。这时候,人们完成工作任务,取得工作成就,就是极大的满足。所以,尽力了解并满足团队成员的心理需要,给团队成员创造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也就是说给予每一个团队成员以适当的岗位,使之与团队的事业发展紧密相联,使人才的创造性在团队事业的发展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赋予团队成员工作成就感,是激励创新团队最有效的方法。
3、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为团队自主创新创造条件
目前绩效考核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团队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成员层面的绩效考核。高校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定期对创新团队及其成员进行考核。在团队管理中对于绩效的关注,已经从单纯关注团队成员层面的绩效考核逐渐转移到关注团队层面。团队层面的绩效考核应根据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团队成员层面的绩效进行,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以业绩为核心,以同行认可为重要指标,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创新并完善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的学术评价制度;通过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激励制度,实现对团队成员和整个学术团队的有效激励。
4、建立“崇尚创新”的团队文化,营造团队健康成长环境
团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塑造与充实。每个团队都有一个支撑其运行的体制,也就必然有与这种体制相对应的文化特征。通过体制创新,塑造出一种唯才是举、量才而用、鼓励竞争,优劳优酬的体制性团队文化。形成一个独特、优秀的团队文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要注重如下方面的建设。首先,团队成员要明确目标,统一思想,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和目的而形成一种拼搏的团队精神;其次,培养每个团队成员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为解决科研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奠定知识基础,建设一个学习型团队;第三,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团队负责人要倡导、营造一种学术自由的氛围,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学术探索,促进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姜清奎,王贯中,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7,(4)
2、王晓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中国科技信息,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