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论文范文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3-10-27 14:16:35 更新时间:2013-10-27 14:46:33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从而保证效益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因此,建筑企业应该重视企业的管理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建筑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亟需创新。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创新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制,观念
建筑工程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从而保证效益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建筑工程管理得如何,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益。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管理得好,工程安全的隐患就越少,发生工程安全事故的风险系数就越低;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越到位,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几率就越小,工程质量就越高;工程管理越到位,越容易提高工作效率,越有利于工程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管理之间影响着工程交付使用后功能的发挥和使用寿命,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总之,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得越到位,越有利于建筑工程管理各项目标的达成,越有利于工程效益最大化根本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创新管理的措施。
一、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项目工程按时保质竣工的依据,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与部门,并合理分配人员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根据项目的标准来安排任务等。但是我国的大多数建筑企业都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建筑管理活动无据可依、无章可循,企业往往为了减少成本,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或者取消管理部门,使得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不能全心投入的去制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工作。有些企业对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落实,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力度,也初步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落实,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发挥真正的作用。
2、建筑工程管理的观念过于陈旧。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往往以硬性指令来进行管理,对管理工作也缺乏足够的重视,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企业在面临强大的竞争时更加重视经济带来了效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往往追求的是质量和进度,而把管理工作抛在脑后。我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但是企业的管理观念过于陈旧,“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认为单纯依靠技术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没必要再增加开支投入管理了,由于资金的短缺,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部门设置、人员分配、人员素质等都受到限制,使管理工作无法开展。
3、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法落后。管理方法的落后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进度计划方面,相关部门在制定进度计划时,往往按照以往的经验制定,没有对本次项目进行详细的考验和研究,使进度计划和实际条件出现冲突,在工程开展后,一旦遇到一些没预料到的问题,工程就会延期。进度计划一般都是用横道图的编制方法,没有采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其次,在工程款的结算方面,企业为了避免和业主发生矛盾往往没有在业主验收后完成,结算款包含着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垫付费用,对施工单位来说非常重要,业主不对工程款进行结算,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再次,在工程控制方面,缺乏量化的控制手段,日常控制和前期控制缺乏理论和方法。
4、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他们不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缺乏专业的施工操作知识,受到自身素质的限制,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违规、违章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也给工程管理带来了难度。管理人员方面,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受到专业水平的限制,很多都不是管理专业出身,而是由于经验丰富就走上了管理岗位,虽然丰富的经验能对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但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加上企业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使得管理人员的任用不够严谨,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管理人才。无论是对一线施工人员,还是对高层管理人员,企业都缺乏对他们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的素质得不到提升。
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应对策略
1、健全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对其质量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进行完善,以夯实质量管理基础,提高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员工在质量约束方面,以前瞻性的控制为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尽可能地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对出现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同时,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做通思想疏导工作使其能够正在改正过来,尽量避免员工因为受罚而产生抵触不满的心理,从而有利于今后的工质量控制。完善质量控制检查体系。材料进场时,严格地执行“三检制度”,根据工程需要,切实做好性能检测试验。加强工序质量检查验收。实行全程动态质量控制,尤其应该加强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重点工程的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坚决要求其整改到位后方可进行下个工序的施工。
2、管理技术的创新。建筑行业的施工人数多、分布面广、工程分散、工序复杂,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想保证施工项目按时保质的完成,离不开科学技术为依托,建设施工管理需要进行技术的创新。管理技术的创新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由于建筑工程的任务量很多,不然会产生很多图纸,利用科学技术能够把错综复杂的图纸进行组织和分类,使之便于管理和查询,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够把有用的资源进行分类管理,还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人员素质的创新。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企业应该认识到员工素质的重要性,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使他们掌握新机械、新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职位,企业应该严格上岗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为企业的管理贡献力量。
三、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建筑工程越来越多,给我国的建筑工程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工程质量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章卫义.建筑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
[2]商明国.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管理[J].吉林农业.2012(11)
[3]李健伟.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6)
[4]何晓丽.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