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论文范文区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探索
所属栏目: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0-29 09:23:33 更新时间:2013-10-29 09:10:30
农业经济是研究农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的科学。又叫劳动经济,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本文是一篇农业经济论文范文,论述了区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探索和实践。选自期刊《中国农业信息》杂志(月刊)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共同主办,是我国目前全方位登载国内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
【摘要】以舟山市普陀区村庄布局规划为例,规划从普陀区村庄现状结构、村庄经济发展动力研究、村庄建设用地布局等方面分析,遵循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的原则,综合未来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中心镇村带动作用,将普陀村庄分为若干类型,并提出不同实施策略,探讨了海岛地区村庄以科学合理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普陀区,村庄布局,城乡统筹
1项目概况和特点
1.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研究的范围除普陀山、洛伽山外的普陀行政辖区的本岛及其主要岛屿,总面积423.57平方公里。
1.2、现状村庄基本情况
根据规划调查结果,不包括普陀山镇,普陀区现有新型渔农村社区50个,行政村106个,渔农村经济合作社211个。至09年12月普陀区农村户籍人口为203970人,外来人口33072人,总人口为236962人。
1.3、现状区域居民点体系
从普陀区域居民点体系来看,可分为中心城区、建制镇镇区、乡集镇、行政村、自然村(经济合作社)五个层次。其中中心城市1个(包括5个街道),建制镇4个,乡集镇3个,106个行政村,211个经济合作社。
1.4、现状村庄发展特征
(1)普陀区地处海岛,现状农村地区受地域条件影响,居民点分布主要沿海岸(港口)或沿山布置。各大小岛屿分布相当不均衡,大岛村民人口聚集相对较高;小岛村民规模较小,且分散。
(2)部分岛屿村庄数量过多,分布过散,不利于岛屿城镇人口的聚集和经济发展。
(3)总体上海岛各村之间特别是与外界的联系受海洋阻隔,交通不够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村的发展。
(4)海岛村庄配套设施仍不齐全,电力、给排水、电信等区域基础设施薄弱。
2规划技术路线
2.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通过对普陀区现状村庄空间布局的调查分析,找出村庄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分门别类,确定规划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2.2、抽样调查,了解民意
在对全区的村庄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基本情况,进行普调的基础上,以街道和乡镇为单位,与各村庄及经济合作社代表详细座谈,并对有特色的村庄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当地村干部和居民座谈走访,之后对样本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掌握村庄更具体的现实情况和民众意见,为规划积累第一手资料。
2.3、借鉴学习,总结经验
目前.全国不少地区都进行了以节约、集约使用用地为目的的村庄土地整治.有的还完成了迁村并点规划.这些都为普陀区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规划本着立足普陀,放眼省内外,充分学习已经完成的类似规划的经验和教训.使本规划更科学合理。
2.4、理论创新,技术支撑
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是一项新的课题,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路线。城乡空间发展,土地利用模式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情况和变化.给规划编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以规划编制为契机,结合类似的规划实践和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理论创新.探索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新方法。
2.5、上位指导、城乡统筹
村庄布局规划除了研究各村庄的发展状况外,还需研究村庄与城市地区的发展关系,区域协调,城乡统筹,设施共享,所以规划需以上位总体规划、区域设施专项规划为指导,并与各乡镇总体规划、各村庄建设规划相衔接,才能使村庄布局合理布局,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
2.6、多部门合作,公众参与
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为使规划更具操作性、更符合本地实际.更科学.规划中多方搜集各部门专业规划和部门意见,多方征求公众意见.做到全过程贯彻多部门合作和公众参与的指导思想。
3规划构思
3.1、规划目标
通过优化村庄空间布局.消除村庄不安全因素,提高渔农村生产效益,增强村庄综合实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整合资源,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保护环境.集约.节约使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中心镇村带动作用,加快重点岛屿功能和布局调整,从而推进海岛特色城镇化进程。保障可持续发展。
3.2规划重点
(1)现状调查。走访全部乡镇.实地走访重点及特色村庄.了解一手资料。发放调查表.采集民意,详细分析村民意愿。与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座谈.掌握发展计划。
{2)针对普陀区地域面积较大,区位条件.经济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差异较大的特点.对资料进行梳理,并分区域对比研究,寻找各区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商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3)确定适用于不同地域特点的村庄撤并迁移标准和分类撤并迁移方案以及实施措施。
(4)加强对存在安全隐患村庄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对市域内生态敏感地区、水源地等重点地区村庄的发展意见。
(6)合理确定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引导村庄集约发展.整合村庄建设用地.集约.节约使用土地资源。
(7)统筹安排主要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减少重复建设。
(8)提出近期中心村建设规划方案及相关土地用量指标。
4空间布局
4.1、布局规划原则
(1)城市地区村庄布局规划
城市地区村庄主要包括位于现状建成区内的城中村、规划建成区内现状建成区外的城边村。作为未来城市地区,村庄建设主要应符合有关城市规划,同时逐渐将由农村管理模式转变为城市社区模式。
(2)农村地区中心村规划
中心村是指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具备一定规模、配套相对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本村及相邻地区村庄的公共活动和服务的中心,并且对相邻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庄。合理规划建设中心村,使之成为相对集聚、功能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居住条件和环境良好的村庄,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并逐步向中心村集中,是当前普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心村确定的原则具体如下:
现状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村庄;交通与资源条件较好的村庄;中心村确定可以是部分原乡镇行政驻地或是乡镇内某一片区具有中心功能的行政村与镇区和其他中心之间有合理的间距,服务半径也较适宜;中心村规划布局结合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各乡镇域的村镇体系规划;规划中心村数量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相结合,一般为村庄总数的20%左右。
(3)农村地区基层村规划
基层村确定的原则具体如下:
原则上不保留村庄规模600人以下的行政村;原则上不保留位于风景区核心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行政村;不保留因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拆迁的行政村;不保留因中心村建设需要进行合理撤并的村庄;根据合理的农作半径和方便山林管理进行基层村规划布局;基层村规划布局与各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相结合,与未来建制乡行政区划调整相结合。
4.2村庄布局规划
依据城乡地域范畴,综合未来发展趋势,规划将普陀村庄分为城中村、城边村、集聚发展村、整合控制村、搬迁村、特色村六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结合规划近、远期,分别提出控制建设、引导建设、集中建设和适量建设等多种实施策略,对现有村庄进行布局调整规划。具体如下:
(1)城中村:指城市及建制镇现状建成区范围内的村庄,此类村庄一般区位条件良好,村庄周边城市基础设施较为齐全,近期具备纳入城市一体化改造的条件,因此需要对其改造控制。一般城中村建设实施策略为控制建设:即所有改造建设必须统一集中实施,村民建房原则上禁止新建低层住宅,推行多层、高层公寓式安置,公共服务设施尽可能以利用周边城镇服务设施为主,近期内将行政管理方式由农村社区转化为城市社区。
(2)城边村:指城中村外,规划期末位于或部分位于规划建成区内的村庄,此类村庄一般区域位置较好,有一定的建设需求和动力。此类村庄要引导其按照城镇社区建设的要求,其建设实施策略为引导建设:即村民建房原则上禁止独立式低层住宅,控制联立式住宅,提倡以多层公寓为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适量、必要为原则,避免给远期城市发展带来不必要的影响。远期内行政管理方式应由农村社区转化为城市社区。
(3)集聚发展村:主要指规划的中心村,具有发展前景,有一定发展规模和基础的村庄。此类村庄的建设实施策略为集中建设:即在现状布局的基础上对村庄进行合理的调整,适度集中建设村民住宅,配套建设较完善的公共和市政服务设施。
(4)整合控制村:主要指规划的基层村。此类村庄的建设实施策略为适量建设:即依托于邻近中心村,对现有居民点布局进行适当整合,对村民建房规模进行一定的控制,并配建必要的公共和市政服务设施。
(5)搬迁村:主要指位于条件发展受到限制逐步萎缩的村庄,重大工程设施建设须拆迁的村庄,位于风景区核心区和水源保护区内需搬迁的村庄。此类村庄原则上将禁止各类建设活动,因此规划将搬迁村庄的近期实施策略定为控制建设。
(6)特色村:主要指位于风景名胜区内,自身村庄形态较完整或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庄。此类村庄建设宜结合当地旅游发展实际,以保护现状风貌为主,实施策略为控制建设。
根据本次村庄布局规划调整,至2020年规划期末普陀区规划渔农村社区39个,行政村51个,经济合作社133个。其中中心村16个。
5规划创新与特色
5.1现状调查全面深入、资料分析透彻
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项目组实地走访了区域内全部乡镇.根据区域特点走访了大部分村庄.调查一手资料.在走访过程中发放调查表.抽样调查民意,详细分析村民意愿。与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多次座谈沟通,掌握了发展计划。项目组对基础资料和上位规划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梳理全区现状村庄布局情况,并分乡镇对各村庄布局现状、数量和分布密度.村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村庄经济特征和经济密度.村庄地理分布特征.村庄建设用地需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提出普陀区现状村庄空间布局主要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确定普陀区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依据不同的地域特点,采用不同村庄调整策略。
5.2与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相协调
村庄布局规划不应完全撇开城镇建设地区,特别是对于没有广阔腹地的海岛,应当有机结合区域的基础设施规划、乡镇的总体规划及村庄的建设规划等,既要解决近期村庄发展的需要,又能与远期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避免盲目、重复的建设。距离城镇建设地区较近的村庄,应当尽早纳入城市建设管理当中,为以后的城镇化建设做好铺垫,距离城镇建设地区较远的村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依托中心村的建设,维持村庄发展的动力。只有村庄的科学合理布局,才能真正实现设施共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村庄居住质量。
5.3规划方案符合发展实际、重点突出
依据项目特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1)规划按《镇规划标准》将村庄分为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个职能等级,从行政范畴划分,普陀区城乡居民点体系结构自上而下形成中心城区——建制镇——中心村——基层村——经济合作社,体系完整、明确。
(2)依据城乡地域范畴,综合未来发展趋势,将普陀村庄分为城中村、城边村、集聚发展村、整合控制村、搬迁村、特色村六种类型,提出分类实施策略,对现有村庄进行分类调整规划。并分乡镇详细表示村庄调整后的布局及规模。
(3)规划以城镇建设引导村庄布局,以科学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城市、镇区及中心村的建设,整合资源,形成区域增长节点,提高辐射力。
(4)以人为本.注重保障村庄安全。规划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村庄进行深入分析.对通过工程措施仍难以保障村庄安全的,提出搬迁建议。
5.4对重要中心村建设提出规划建议,保证规划后续性、可操作性
中心村是指在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时,能达到支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所要求的最小规模的点,也是我们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选择和建设对象。根据以上布局结果,综合考量普陀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兼顾一定的布局均衡性,至2020年普陀区共规划中心村16个。考虑中心村在村庄布局规划中的重要性,有必要分别加以分析和阐述。
规划对每个中心村都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布局原因,预测规划规模,把握培育要点,确定其建设发展的时序。
6实施情况说明
本项目于2011年4月21曰正式提交成果,2011年8月16日舟山市政府批复。迄今,普陀区已积极启动中心村培育工程,继2010年启动建设台门、南沙、芦花3个中心村后,2012年安排了1660万元新渔农村建设资金,重点实施10个美丽海岛精品社区创建;18个村(经济合作社)村庄整治、污水治理工程,六横镇嵩山中心村、虾峙镇晨港中心村、蚂蚁岛乡蚂蚁中心村等3个中心村建设;实施“村邮政服务站”建设等项目。计划通过3年的阶段性培育建设,力争使中心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口集聚功能、公共服务辐射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明显增强。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