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所属栏目:人文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3:16:53 更新时间:2011-02-25 13:16:53
副标题#e#摘要:本文认为,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考虑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进行,从教师自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关键词:工学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2005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地大力推动并支持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适应这一模式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思政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
一、 建立思政课教师定期下基层调研考察的制度
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决定了其自身在了解企业、推行工学结合方面先天不足,很难贴近学生所学专业开展教学,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教师不具备基层工作经验,不了解生产实际,没有来自生产一线的亲身体验,没有说服力,谈不上指导作用,学生听着“纸上得来终觉浅”,他们过耳即忘。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课教师深入企业,下到基层一线就显得非常必要。利用寒暑假,到学校各专业相关的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研与考察。如此,会有以下好处:
1、贴近专业开展思政课教学,增强教学针对性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公共课要体现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思想。思政课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就业方向、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等,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整合教学内容。
2、挖掘企业教学资源,深化活化教学内容
综合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形成有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它是一种养成教育。思政课教师亲临生产一线,能够从操作工人的许多细节上感受到职业素养,能够收集到来自基层的许多素材,如本行业的规章、守则、操作法,根据行业企业的劳模事迹自拍的DV作品等,大量充实教学内容,同时能够感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
3、走访用人单位,收集反馈信息
深入基层,了解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倾听企业对毕业生评价的反馈意见,紧密结合专业,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二、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整合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如果思政课教学仅仅遵循学科的体系性和逻辑性,忽视高职学生“一线化”的社会需求,脱离高职学生生源复杂及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求全求多,空洞说教,就难免因缺乏针对性而减弱实效性。“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们的思政课教学必须凸显高职教育的特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
1、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突出职业理想教育
高职学生高考受挫,信心不足,认为当工人没有前途,因此,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显得非常重要。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切入点,结合所学专业引导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合理定位,创造人生价值。如针对石油化工专业,以采油工人戴旭升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锐意进取,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就能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针对机械专业,以孔祥瑞、许振超、邓建军等扎根生产一线改革创新的高技能人才为例,说明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工人大有可为,在世界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加速进行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人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锻炼等方式和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实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2、对接专业,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高职教育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最直接的体现。引进行业道德规范是高职院校丰富职业道德内容、促进职业道德教育走向实践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重专业技能训练、轻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培养,造成职业素质塑造的片面化。部分毕业生过于看重薪水,频繁跳槽违约,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度及对职业的责任意识。他们对空洞的理论说教不感兴趣,因此,立足于学生所学专业,从与专业对接的职业岗位群的生产特点出发引入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法纪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自觉遵守岗位规范的责任意识,针对性强,能缩短与企业对合格员工要求的距离。如石油化工行业的道德要求遵规守纪、按照操作、安全第一、严细认真,机械行业的道德要求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精益求精、服从指挥、爱护设备、工完料尽、场地清洁,网络行业的道德要求是国家利益至上、诚信自律、遵守法律等。
3、对接企业,引入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系列为企业员工接受和认可的基本价值观、思想认识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等。对于企业来说,具备一定企业文化知识和为企业服务能力的毕业生是他们发展的根本。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招收的新员工能够尽快地认同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顺利地融入企业,与企业共同成长。因此,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渗透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企业文化的理念、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引入课堂,指导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精神,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相结合,端正学生的择业态度。
三、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思政课大多采取大合班上课,学生人数百人以上,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为了提高课堂实效,可采取分与合、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方式。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值得提倡。将全班分为8~12人的组若干个,选出组长,教师每次将教学任务进行精心设计,使其转化为学习任务,提前1~2周布置给学生,给其充分的准备时间,要求小组成员课外合作完成,课内集中展示,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纳入考核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讨论、辩论、演讲、游戏、情景剧表演等,都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都得到培养和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
课内实践教学方面,围绕学生就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如企业面试情景模拟教学,模拟法庭、事故演练模拟等。
课外实践教学方面,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思政课教师带队学校组织的学生打短期工的活动,教师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学生也亲身体验到就业的压力,近距离了解企业需求,树立自己择业的可行性目标。另外,学校还可聘请企业决策者、优秀毕业生、劳动模范、律师等开展高职学生就业专题系列讲座,讲授他们成功的经验、创业的艰辛困境、创业中的法律、心理知识等,与学生进行促膝谈心,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敬业勤业教育。
四、以就业为取向,实现多元化能力考评
思政课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成长成才的课程,不但要使学生懂得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实践规范,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因此,在考评方式上,从单纯的理论考核转变为理论考核与实际表现考核相结合,突出职业素养#p#副标题#e#与职业能力的考评。理论考核可采用口试、小论文答辩、课堂讨论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考核侧重考察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职业道德训导和日常行为表现等,可采取由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社会调查报告、职业训导报告等形式。其中理论考核要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实践考查要广泛听取班主任、辅导员、实训基地指导教师、顶岗实习单位的意见,进行综合评定。
总之,高职思政课教学只有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才能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的转变,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最大的挑战来自思政课教师自身。
参考文献:
⑴赖赛珍.构建工学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
⑵刘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初探[J].职教论坛,2010,(3)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