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发表数学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所属栏目:数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13 11:38:59 更新时间:2023-07-17 10:45:37
教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东方教育》是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主管、江苏广播电视报主办的一份面向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科研院所、各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及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和专业教师的综合性教育教学类学术理论期刊。
主体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1模式建构的依据
1.1理论依据
根据教学规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承担者和维护者,也是教学过程的受益者,因此,师生同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反过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受学生反馈情况的启发与激励,又不断进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师生之间互为主客体而又自为主客体。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使学生与教师都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教师的责任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
1.2试验依据
在转变重教轻学理念的基础上,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
根据学生学习过程来设计教师的教学过程,把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认知动因的激起、认知内容的组织、认知方法的安排、认知结果的处理)和教学过程的四大原理(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与学诸多环节的组合效应,已达到发展学生主体性目的。
2模式建构的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不断地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才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2.2参与性原则
课堂教学要必须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主动的学,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合作性原则
合作性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模式,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化师生、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形成合作机制,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2.4创新性原则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求异是创新的核心。在教学中应该强调“认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应当强调解决问题的学法和形成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要强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3模式的结构(“问题情景一建立模型。解释应用”)
问题情景。就是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的问题气氛中,是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
建立模型。从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体会到一种数学思想,强调学生建立符号感、数学感、空间感、度量感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
解释应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
4模式的应用
课题:圆锥体的体积
操作过程:
4.1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英才幼儿园需要一批底面直径10厘米,高是5厘米的圆锥,现有一根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50厘米的圆柱形木头(电脑显示),你准备怎么做?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总结:
(1)截取长5厘米的圆柱形木头;
(2)找出圆柱一个底面的中心;
(3)沿着这个中心和圆柱另一个底面削去边缘部分(教学媒体显示)。
4.2引导探索,建立模型
(1)猜一猜。这个做成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5厘米的圆锥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2)讨论归纳。一个圆锥的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小,可能是一半或一半也不到。
(3)操作验证。上述讨论归纳的结论对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学具,以小组为单位验证一下,并如实填在下列表格里。
(4)实验结论。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他等底等高的圆柱
测量工具:幼儿创作能力的发展是以想象力做为前提的,而想象力是在观察生活积累经验之后才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将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审美力做为测量的主要指标,同时,纸工活动中小肌肉动作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技能发展指标被列人测量指标之列。
4结果与分析
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小肌肉发展差异检验
从表中可以看出:
实验班幼儿与对比班幼儿观察力测查成绩均达到显著差异,比如在描述事物主要特征时,实验班仅能抓住主要特征,而且能将事物细微特征描述出来,图画活动中,对比班幼儿只能看出图画颜色,形象的变化,而实验班幼儿看到颜色、形象的变化后能说出图画反映的情绪情感,说明通过实验,幼儿观察力提高了,而且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实验班幼儿与对比班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均达到显著差异,比如在讲解作品时,实验班幼儿所编故事不仅符合逻辑,而且新颖独特,几乎都不一样,而对比班孩子一般只能多数内容雷同。又如“图形添画”时,对比班孩子一般只能画出六、七个形状,而实验班孩子几乎能添画十几种形状,可见,实验使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大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实验班与对比班幼儿小肌肉发展也达到极显著的差异,在“折纸”、“夹球”时,对比班孩子折出的作品较显粗糙,夹球常出现夹起来又滑掉的现象,而实验班孩子能按要求迅速完成,由此可见,纸工实验大大促进了幼儿小肌肉民展手眼的协调也大大增强了。
5结论
(1)纸工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幼儿表现与创造潜力很大,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很高,创造性的纸工活动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和成功感的满足,日积月累的创作经验,使幼儿的创造动机、创造意识、创造技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纸工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幼儿对审美能力的认识,使幼儿在欣赏、感受、表现美的过程中实现了审美与技能的和谐统一。
(3)纸工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同时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了同步提高。孩子“心灵手巧”“手巧心灵”,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6讨论与建议
纸工活动包括种类比较多,教师应收集大量资料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技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备创造意识,以创造的观念,特别是创造的思维和想象对待活动,幼儿在活动中看到教师的创造性和出色表现可以引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使孩子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掌握技能、发展能力、体验生活、创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