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房地产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15 15:39:22 更新时间:2013-11-15 15:53:21
摘要:本文以庐江岗湾老街改造设计为研究对象,找出该商业老街现状存在的问题,明确对其进行改造的目的及意义。在围绕明确的设计思想的前提下,运用各种设计方法,营造出一个具有活力、轻松、舒适的商业街。
关键词:老街,改造,设计思想,设计方法
1.项目概况
岗湾老街位于合肥市庐江县,全长约500米,是庐江县自然形成的旧的商业街。整个老街用地不规则,总体呈弧形,沿街建筑紧贴道路而建,并保持着当地的建筑风格。老街存在年代已久,其中的大多数建筑因为主人搬走,没有进行良好的维护和保养,所以较为破旧,更有部分建筑已成断壁残垣。整个老街是由当地居民自发建设,并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去规划和处理,所以,老街整体空间感觉较为平淡,缺少行进的趣味,因此不能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由于建设的自发性,所以街道建筑统一性不足,而且街道管理较为混乱。综上,岗湾老街存在诸多问题:道路坑坑洼洼,不方便行人行走;整体空间缺乏趣味,不能吸引更多顾客;建筑大多破旧不堪,甚至不能居住和进行商业活动;建筑形式单调,千篇一律;管理混乱,小摊严重影响附近商铺生意。
2.设计理念
本设计的理念为:传承历史,多样空间,美好生活。这一理念要求在坚持岗湾老街的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打造一条独特的商业步行街。
(1)传承历史
纵观各地的商业街改造,但凡未能体现地区原有历史的商业街改造都以失败告终,反之,那些体现地域情怀,民族风情和历史风貌的商业街改造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由王澍主持的南宋御街。
生活世界是介于物质世界和意识之间,它是人们意识存在下认识的物质世界。岗湾老街作为庐江县当地居民的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它深深的植根于他们的意识之中,这就是历史的气息。在改造过程中,不能全面推翻原有建筑风格,这样的建筑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反而是陌生的,未能保持原有风格的商业街在面对其他的商业街的竞争下并没有任何的优势。只有延续原有的建筑风貌,当地居民才能在其中找到他们熟悉的场景,商业街才能得到当地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多样空间
丰富的空间变化,增加了商业街的行走趣味,满足现代居民对街道生活的心理需要。不同的空间引发不同的心理感受,丰富的空间变化能引起人群心理节奏的变化。多样的空间应包括:多样的行走空间,多样的休息空间,多样的观赏空间和多样的购物空间。在规划设计时,应当对公共空间布置和设计精心考虑,以满足人群和不同活动的需求。
(3)美好生活
传承历史并非是完全按照原来旧时的建筑重新建造,也并非是完全回到原来历史的生活中去,这样的建筑即使延续了历史,但是却比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在设计中,应当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3.设计方法:
(1)充分利用原有建筑
老街是人们生活场所的组成部分,在这里,人们进行着各种活动。大街小巷都留有每个人的生活足迹。它也是城市形态,文化氛围和社会意识的载体。它是整个城市的缩影,也是整个城市各种生活活动的体现。
在实际调研和对原有建筑进行实地勘察过程中发现,在整条街道上,虽然大部分的建筑都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但是有个别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因为老街承载着当地许多人的回忆,设计人员和当地政府都希望能够将当地的历史传承下来,而不是重新打造一条全新的商业街,所以我们决定对原有的建筑进行充分的利用。对那些状态保存极为良好的建筑,进行保留。对那些少有破损略加修缮还可以恢复使用的的建筑,在不破坏建筑的前提下,进行修复。整个设计过程都遵循着一个主要的原则:尽量保持当地的建筑风貌,保证历史的延续性,建筑风格的地方性。
(2)多样空间的设计
原来的老街空间模式单一,没有变化,人们行走在其间,不能感受周边空间的变化。这样造成老街千篇一律,无趣乏味的现状。良好的外部空间,不仅能提高商业街的街道的空间环境品质还能提高整个街道的商业氛围。
在本设计中,遵循人的尺度,在适当的地方结合商业的需要营造合适的空间节点。顾客在行进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由舒展的空间结构,街道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穿过过街楼,时而走进大广场,行进路线一张一弛,几百米的街道组成了一道多变的空间序列,强调外部的休闲空间与内部的商业空间的渗透,形成各式各样的空间布局。
整个空间序列以东北方向的入口为主要人流出入口。面向一条大河,河面有一架吊桥,对面有着老码头的雕塑,从远处望去,似乎回到旧时繁华的码头。主入口有一牌坊作为主要标志,透过牌坊能看到一开放式的广场,广场遍矗立着标志性的马头墙,还能看到青瓦屋面,木式栏杆、窗、柱,仿佛脱离了喧嚣的都市,回到了历史中的闹市。
老街改造后共有四个广场,这四个广场组成了高层次的空间节点,既是人流的集散中心,也是商业氛围的高潮部分。围绕四个广场,在各段都有由代表性较强的保留建筑作为较小层次的空间节点,在这些保留建筑处,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历史底蕴的积淀。
(3)建筑风貌
人们之所以对历史建筑情有独钟,是源于它的真实性。因此,保护历史建筑的首要原则就是保护其“真实性”。真实性应囊括建筑的形态,立面形式,构建手法,材质,色彩,空间尺度。
在建筑设计中,为结合当地的风格,对当地现存的建筑进行了详实的测绘,同时翻阅了大量历史的资料,通过其中的文字描述和附有图片对庐江历史风貌进行真实还原。当地建筑主要为两层,主要是木结构,只有局部建筑因七八十年代当地居民自发改扩建所以呈现的是砌体结构。改造后的老街以二层为主,局部建有三层,严格按照实地测绘并经过分析后的资料信息进行设计,所有建筑的立面以展现木材建构为主,局部建筑也有反映七八十年代改建后建筑风貌的砖砌结构和土坯结构;在空间上以走廊,悬挑平台和具观赏功能的走廊点缀,增加了街道行走时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同时也避免了因千篇一律造成的乏味感。在调研时发现庐江的马头墙别有特色,各种形式的马头墙组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在设计时充分吸收了这些当地元素,使建筑更显得地域性。
(4)追溯当地历史文化
历史的真实性的还原并不仅仅是指物质方面的重现,更重要的是非物质层面的再现。在老街的每个角落都有着当地人留下的故事,这些故事汇集在一块积淀后就是老街的文化。在进行老街的设计时,应深度挖掘这些文化题材,整理后综合到一块,就会反映出人们深埋于意识中的老街。
无疑,老字号的店铺和特别显著的原建筑是老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庐江老街改造设计的不同地段安排了不同的却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商铺和重要,如老盐仓、杨三一、荷花塘等。
5.结语
当下,全国兴起了一股复兴传统商业街的浪潮,怎样在众多的商业街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建筑师对当地历史文脉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准确把握。在设计中,必须坚定不移的遵循保持历史建筑的“原真性”,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商业街区。同时,应对老街做好规划,营造舒适、轻松的商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韩高峰,前门鲜鱼口街区保护与城市建设计。《建筑创作》,2007,第12期。
【2】徐世群,浅谈步行街的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07,5(07)
【3】张忠国,段义猛,传统商业街的改造与传统保护.《城市问题》.2003.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