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20 09:03:41 更新时间:2013-11-20 09:18:34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教育学》 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国内刊号:CN11-4297/G4国际刊号:ISSN1001-2869邮发代号:80-334。地址:北京海淀 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邮编:100872。《教育学》期刊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 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网民的思想和行为发展规律以及对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学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经验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这个飞跃过程的必然结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立是有条件的。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矛盾性;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立满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需要;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立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矛盾性,科学化,发展趋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
本文提到的网络是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虚拟世界,是人们新的生存方式,是人的身体器官的延伸,是人的本质的发展,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发展。社会的网络化发展,正在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深刻的影响人类的政治生活,使得以揭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敦育的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敦育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呼唤网络思想政治敦育学的产生。
至于网络思想政治敦育学能否产生?笔者认为,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华中科技大学著名社会认识论专家、博士生导师欧阳康敦授说过:“一门新兴学科能否建设起来并得到承认,相关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看其是否有比较明确和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等;二是看其能否处理好与相关理论的周边关系,即在现有理论体系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笔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都具备了新兴学科建立并得到承认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在此,笔者就网络思想政治敦育学产生的原因作肤浅的论述,以请敦各位同行。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矛盾性
网络思想政治敦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
网络思想政治敦育学是一门研究我国网民(以下称“网民”)的思想和行为发展规律以及对网民进行思想政治敦育规律的学科。网络思想政治敦育学是不是一门学科,首先取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某一现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具有的某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将成为一门科学,正是因为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网民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以及对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研究和把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两个规律”就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特有矛盾的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会玩电脑、上网的网民。坚持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网民们形成信息素养,形成社会主义意识,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同感,调动他们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根本上说就是研究如何做好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它要研究网民。然而网民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它不可能研究网民的一切。’网民既是自然过程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又是社会过程的产物,具有社会属性。网民的自然属性如生命个体的新陈代谢、生命过程的自我调节、遗传性和变异性、个体的发展能力,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条件反射、饥食渴饮、男女之欲等自然本能等,主要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容,而是生物学、生理学、医学、人类学的内容。网民的社会属性如网民能使用或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科研创造活动和网际交流,网民的活动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的活动,网民的生活有不规范化的模式,他们的情感、道德,他们的网络主体性等,则是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内的众多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但每一学科都只是从特定的角度研究网民的社会属性的某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是如此,它并不研究网民的社会属性的所有方面,只是研究网民的特定领域,也就是网民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品德表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和信息素养等。只有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网民的思想向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方向变化。不论在虚拟空间还是在实际生活中,网民的思想品德表现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矛盾的,很难完全一致。这就产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即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网民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问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根据、发展的内在动力,并统帅着其他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其它学科难以承担的,只能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来承担。而要解决这个特殊矛盾,就必须把握网民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在网络上对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见。“两个规律”正是对这一特殊矛盾研究的需要或者说是在对这一矛盾研究的过程中为我们所把握的。正因为这样,笔者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称为“两个规律”。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立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需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就是要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教育效果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是一场具有积极意义的变革,它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观念,而且能解决传统思想教育中曾经难度极大的问题,如:应用理论研究者、基本理论研究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三者之间可以进行网上交流,不再彼此封闭,各自为政;教育内容的衔接、教育效果的系统整合问题因思想教育的网络化而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方法和内容等在网络时代的变化,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已变得非常紧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经验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这个飞跃过程的必然结果。创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将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和科学化。认真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方法、载体,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无疑有利于加强和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崭新的网络环境要求将那种经验型的非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正规化、科学化与之相适应。这也要求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必须进行深入研究.虽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两个名词尚未得到学术界和德育界的普遍认可,但对与网络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却已普遍展开,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所面临的任务和目标并不能证明自己有资格、有能力作为一门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存在,而是要解决网络时代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根据笔者的看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计算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义;(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特点和任务;(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方法、方针和原则;(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极其规律;(8)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9)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10)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类;(1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技能;(1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分析;(1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及其评估;(1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结构和素质;(1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领导和管理等。从目前研究的实际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都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论题也集中在与网络应用有关的具体问题上,但是笔者认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后将蓬勃发展。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立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
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学科的分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实践以后,往往会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带出一些新的边缘学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和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一个分支,成为-r-]新的学科。在此,可以把它叫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产生、发展本身就是当代人类实践和认识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积极产物,是当代大科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内在组成部分。立足于当代人类实践和认识的深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也在深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形成了一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就其学科结构而言。当代科学的深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主要通过大量新兴学科、分支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而得到表现和实现。所谓分化,是指科学研究向着更加专业化、专门化、专科化的方向发展。展示出日益精细化、精微化和深入化的特征。所谓综合,是指各种具体学科研究之间在对象、规范和方法等方面相互交叉、渗透、移植和借鉴,从而不断建立起新的科学联系,建立起新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呈现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分化趋势,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向各个不同领域拓展深入的结果。由于许多专家、学者在这个学科的不同领域的长期的艰苦努力研究和探索,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许多分支学科,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按研究方向性划分的分支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出现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行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深度分化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也出现了综合趋势。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相关领域的渗透,与相关学科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渗透结合,就是及时吸取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方法,不断充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分化与综合趋势,总是相辅相成的。分化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化,不管分化还是综合,都是探索和创造,都是新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这种深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发展趋势的实践过程、表现和实现。这是因为,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向着更加专业化、专门化、专科化的方向发展,展示出日益精细化、精微化和深入化的特征。
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对象、规范和方法等方面与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网络通讯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移植和借鉴,从而不断建立起新的科学联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学能够吸收相关学科的的最新研究成果,直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现代化技术与手段,而且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外延即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成为这门新兴的综合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确立起来,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走上科学化的发展轨道,确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形象,所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创立符合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