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放矢”
所属栏目:心理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7:16:01 更新时间:2025-01-08 11:13:54
周红明
广西钦州市 灵山县佛子镇大芦小学 535400
摘要:利用现代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明显效果。但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改革手段,我们不要患上“多媒体发烧病”,无限地夸大它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有的放矢”
实践证明,学生喜欢计算机进入课堂。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已走进了课堂。它以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等,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思考。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用”与“不用”,如何做到“有的放矢”,需要我们实践,更需要我们思考。
一、 如何做到“有的放矢”
1、使用多媒体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营造或创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性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打开学生的认知思路,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多媒体件课件可以将文章相关的背景、历史知识、文化蕴涵等融为一体,利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播放功能,快捷、明了、高效地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知识信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筛选择取所需信息,扫清阅读障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象发生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使用多媒体为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有故事情节,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可以通过动画展现给学生。没有故事情节的文章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制成连续的画面真实地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全文朗读。活动的画面形成了现场气氛,配以富有感染力的高水平的朗读,将无声的文字描写变为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故事情境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最佳情绪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3、使用多媒体为简化学生学习的难度。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多媒体电脑教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弥补言传之不足,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增强学生的兴趣。
(1)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突出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比较平翘舌的声母z-zh的发音时,我们设计了让“zh”的h闪动或者变色,并提醒学生拼读时注意翘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j q x和u相拼的规则,除了借助儿歌帮助记忆外,还设计成动画u戴了一顶帽子,帽子有两点,看到j q x走过来,他就脱帽敬礼,学生看了觉得十分有趣利用笔划变形突破字型教学中的难点。
(2)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把新授生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字宝宝,告诉学生,这些字找不到宝宝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据房间的门牌号码(即生字的读音)帮它找到家,你就能与这个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字宝宝就会对你笑一笑。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写字训练时,由演示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讲写,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在蓝天白云的底幕上,田字格显得格外显眼,一支漂亮的笔为同学们范写着生字,甜美的解说伴着轻柔的音乐,可以更好更快地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
(4)在课文教学中时,如果是低年级阶段,学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抽象思维刚刚开始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的讲解,学生就会感到很难理解。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直观形象中感悟知识。
4、使用多媒体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水平的核心,它是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到问题的解决结束,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是由问题开始。我们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现代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提出学习目标而非由教师强加,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状态,并不断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最邻近发展区”诱发学生思考,探求知识。
二、多媒体也会“华而不实”
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多媒体好比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反之,就会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1、效率不高
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有的纯粹是为“多媒体教学”而利用多媒体。如何把课件制作得精美考虑得多,如何合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料为语文教学服务考虑得少。教师在课堂上只顾忙着播放预先制作好的课件,既不深入讲解,也没有重点、难点的板书。把语文课上成了类似美术、音乐的欣赏课。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的感觉是漂亮精美,耳目一新。整个课堂显得十分热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
2、失去主导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教师表情以及身体、语言的提示,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授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对学生心理活动进行积极引导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情绪智力的过程。而我们如果一味地依靠多媒体技术,不仅对学生的个性心理活动难以捉摸,而且不利于运用教师的体态语言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控,难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书育人的目标也难以真正得到落实。
3、制作困难
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需要对声音、画面、视频、文字作综合加工处理,这就需要制作者至少掌握超级解霸、Acdsee、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应用软件,这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并非易事。
总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既不能盲目地过多使用,也不能因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拒之门外。我们应该对多媒体教学有理性的认识,本着手段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到适度应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语文教学,从而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