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分析
所属栏目:心理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5 17:19:01 更新时间:2025-01-08 15:20:48
杨志鹏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提升施工项目质量,能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做好建筑项目工程的全过程造价和管理,有利于节约项目成本,解决企业在施工过程出现的经济问题,稳定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
1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的要点分析
1.1决策阶段
(1)做好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企业对建筑工程整体状况展开分析,对施工现场环境展开全面性的勘察,对工程项目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工程的实际施工规模、建设规范标准等诸多方面展开系统化的分析和论证,之后做出合理规划,安排工程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相关项目的投入资金能被控制在预期规划范围内。
(2)做好投资估算
按照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规模、建设规范标准要求、施工采用的具体用量等有关指标,然后再考虑相关方面的参数。例如,供电供水、征地拆迁等有关方面的费用指标,选取相适宜的估算方法(系数估算法、指标估算法等),尽最大限度确保计算具有合理性,从而编制出精确度相对较高的投资估算,实现既不提高估算标准,也不降低估算标准的目标,促使该阶段的工程造价能成为预测和考核成本控制的基础。
1.2设计阶段
(1)做好设计概预算,加强设计概预算审核
设计概算往往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规定的计价依据等有关资料,通过对概算指标、概算定额、取费标准等相关利用,对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从最初的筹建阶段直至竣工交付所有费用展开编制。施工图预算通常是以施工图设计文件作为依据,根据政府部门规定的有关计价程序、预算单价等对建筑工程费用展开精确的预测和计算。
在对设计概预算展开编制期间,会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市场因素、编制因素、定额因素等。当概算出现偏低或者是偏高的现象,不但会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投资计划的真实性造成影响。基于此,必须加大设计概预算的审核力度,防止设计概算出现冒算或者是漏项少算的情况,使得设计概预算的编制质量能得到显著性的提升,进而确保总投资能实现准确性和完整性的目标,进而使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能有明显的提高。
(2)实行限额设计
要对限额设计加以积极推行,设计人员要按照限定的额定展开方案选取和设计,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展开优质化的配置,对建设资金展开有效使用和控制。需要注意的是,限额设计绝非是盲目性的节约投资,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循客观需求,确保设计具有科学性。
在展开限额设计期间,要凭借BIM有关信息化技术手段,根据建筑工程的功能性和美观性等构建数字化模型,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性能有进一步的提升,以便为建筑工程后续施工和验收提供准确的数据。
1.3招投标阶段
基于招标结果对建筑工程后续的整体支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企业必须保证招标过程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以便提高建筑工程整体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第一,在编制清单期间,理所应当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合理,在对工程量展开计算时,要做好不重不漏。第二,做好评标工作。选取综合实力强和信誉高的投标单位。中标单位整体水平与工程质量和信誉息息相关,所以要选取资质良好、信誉度高、经济实力雄厚的投标单位。评标要做到科学化,遵守法律规定,依照有关规定展开招标,杜绝采用暗箱操作的方式展开投标。第三,施工材料和供应商的选取,关于该方面的工作能够推行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或者是战略合作的方式,这样可以使企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采取招投标方式既能减少施工期间突发情况的影响,也能避免施工材料水涨船高的现象,但是要对供货时间和效率等诸多因素加以考虑。
1.4施工阶段
(1)材料方面的控制
工程材料费用毋庸置疑是工程造价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通常占据了总体工程造价的70%左右,材料价格的高低通常能对工程造价大小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其展开科学化和合理性的管理。其一,要对建筑工程材料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对建材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展开分析,并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展开采购工作,然后在众多材料供应商中选取质量好、价格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其二,在准备要使用某种材料时,要到施工材料现场做好实地考察,在确保施工材料无任何问题以后,再签订对应的合同。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使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得到保障,而且还能使材料质量得到保证,防止劣质的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其三,施工材料在进入到施工现场以前,要有规范化的验收制度,并根据合同中的约定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化的验收,针对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拒绝签收。其四,在领用施工材料时,要根据材料消耗定额规定和工程实际进度实施限额领取,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监督和管理,杜绝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材料浪费的现象。
(2)工程变更
与其他项目相比,建筑工程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难免会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况,这样既对整体工程施工造成了影响,也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确性和未知性。因此,要给予工程变更足够的重视,以便能降低投资风险的概率,使得市场行为能得到规范,减少工程中出现缺乏科学性的变更现象。就常规情况来讲,通常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控制:①在合同中,明确承包范围,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在合同中进行约定与考虑;②要对工程变更展开及时处理,防止引发纠纷;③在审批工程变更期间,要展开技术经济分析,对工程变更的依据、数量、金额展开全面且详细的检查,确保其不会对投资目标造成大的影响;④工程变更必须实行主动监控,做好事前控制;⑤聘请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展开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防止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不必要的支出,最终使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能收获良好的成果。
1.5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的收尾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明确最终的实际造价,确保资金能得到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利用。第一,检查是否按照合同规定完成所有工程并验收合格,然后再展开竣工结算。第二,根据竣工图对工程量展开审核。审核工程量既是结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极为繁琐的部分,需要对竣工图、签证、工程变更等展开全面性的研究,同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计价依据来对工程量展开计算。第三,深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全面了解各个方面的情况。由于部分竣工图纸并未详细标明所有变更位置,因而造价人员必须翻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深入到施工现场测量和核对,才能促使变更计算能更加准确。第四,不管是建筑工程的人、材、机价格,还是定额套用和取费标准等都要与有关规定规范标准要求相符。
2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其控制水平高低对工程项目的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与工程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有关造价控制管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精确把控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的要点,加大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力度,从项目各个阶段对造价进行控制和管理,使建设项目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望.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相关问题分析[J].居舍,2019,(27):2.
[2]潘琦.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1):107-108.
[3]吴成启.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及实施方式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29.
[4]李丽剑,李彦师.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研究[J].门窗,2016,(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