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范文大型食用菌物种类初报
所属栏目: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03 14:39:25 更新时间:2013-12-03 14:38:23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5′ ~108°24′,北纬26°15′~26°32′。保护区北起台江县的南刀寨,南至雷山县的开屯、高岳山,西抵雷山乌尧、乌东、猫鼻岭一线,东达台江县 乌迷寨、剑河县大坪山、榕江县小丹江一线,最高海拔2178.8米,最低海拔650米,南北长约30km,东西宽约15km,总面积47300hm?,森 林覆盖率达89%,是以保护台湾杉Taiwaniacryptomerioides等珍稀生物为主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摘要:本文报道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大型食用菌物有8目24科43属83种及各种的生态习性,并对部分珍稀重要种进行了重点调查及研究。
关键词:雷公山,食用菌,种类
1雷公山保护区基本情况
雷公山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的气候特点。冬季,东、北坡气温较西、南坡低;夏季,西、北坡气温较东、南坡高。雷公山地区雨量较大,年降雨量大致在1300~1600mm之间。并以春、夏季降水较多,而秋、冬季降水较少。降水集中的5~7月,各月降水量均在200mm以上。由于雷公山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多样,为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现已查明区内共有各类生物609科5098种。其中:动物281科2253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云豹、豹、黑熊、猕猴、大鲵、红腹锦鸡、白颈长尾雉等21种,贵州新记录201种,中国新记录20种,3个新属,170个新种,特有164种。高等植物278科2582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异形玉叶金花、伯乐树、秃杉、十齿花、水青树、马尾树等32种,省级重点保护有三尖杉、红花木莲、深山含笑、长苞铁杉等21种,列为《濒危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74种,贵州新记录2属50种,雷公山特有种10种。大型真菌有50科263种。
2雷公山保护区大型真菌概况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以其高耸庞大的山体,森林植被的大面积覆盖,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水、热,土自然条件,加上地史上未受第四纪冰川侵袭,成为许多古老孓遗生物的避难所。因此,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本文对该地区的大型食用菌物多样性及分布情况概述如下。
经调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菌物263种,分属于112属,50科。其中担子菌239种,99属,41科;子囊菌24种,13属,9科。其中,可供食用的8目24科43属83种,占大型真菌种的31.56%,属的38.39%,科的48%,见表1。
3雷公山大型珍稀重要食用菌物种类简述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263种大型菌物中,可食用的种类有83种,常见的有银耳TremellafuciformisBerk.、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香菇Lentinulaedodes、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鸡枞菌Termitomycesalbuminosus、绒柄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floccopus等。
3.1银耳TremellafuciformisBerk
担子果胶质,直立,叶状,鲜时纯白色近半透明,或略带黄色,瓣片不分叉或顶部分叉,由许多瓣片丛集成菊花状或鸡冠状,直径4~13cm,基部黄褐色,干后瓣片暗白色或带淡黄色,基蒂常黄褐色。子实层遍生瓣片表层。菌丝具锁状联合。原担子近球形,成熟时下担子卵形,十字形纵分隔,11~15.5×8~13μm。分生孢子近球形,4×3μm。上担子圆柱形,30×3μm。担孢子卵形,无色、透明,成堆时白色,5.5~8×5~6.5μm。生态习性:春秋,栎类及柳、杨、合欢、相思树、赤杨、杜英、乌柏、枫香、枫杨等等许多种阔叶树上单生或群生。
3.2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L.:Hook.)Underw
子实体单生,耳状,或群生,花瓣状,胶质,半透明,中凹,1.5~6×1~8cm,上表面有极短的短毛,毛长36~135μm,直径4~5.5μm,毛不成密丛状,有时上表面几乎光滑,并偶微有脉络状的皱纹,棕褐色、黑褐色,干时黑色,干后体积强烈收缩,子实层面变为近灰黑色至黑色。子实层厚约145μm,担子45~55×3~5.5μm,孢子腊肠形或肾形,9~13×4.5~6μm。
木耳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和药用菌,为棉、麻、毛纺织工人的保健食品。
生态习性:春至冬生于麻栎、栓皮栎、榆树、枫扬、杨树、枫香、小果榕、小叶榕、酸果藤、顶果木、刺桐、槐等多种阔叶树的木头上。
3.3香菇Lentinusedodes(Berk.)Pegler
菌盖初期呈扁半球形,后逐渐平展,直径4~12cm,有时中央稍下凹,淡褐色、茶褐色至黑褐色,常覆有淡褐色或褐色的鳞片,呈辐射状排列,中部的鳞片色深而大,至盖缘渐淡而小,有时有菊花状龟裂露出菌肉,菌盖边缘初时内卷,后伸展,幼时菌盖边缘有白色至淡褐色棉毛状的菌膜,后期消失,以小破片残留于盖缘。菌肉白色,肥厚味美。菌褶白色,弯生至直生,有时具垂齿,后与菌柄分开成离生,密集,宽长不等,褶缘完整或呈锯齿状。菌柄中生或偏生,近圆住形或稍扁,长3~5cm,粗0.5~1cm,上部白色,下部白色至褐色,肉实,常弯曲。菌环以下往往覆有鳞片。菌环丝膜状,易消夫。孢子印白色。孢子椭圆形,有时一端稍尖呈卵圆形,无色,光滑,4.5~5×2~2.5μm。担子棒状,20~28×3.5~4.5μm。生态习性:生于阔叶林中腐木桩上。3.4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
担子果单生或群生,幼时成鸡卵状,白色至浅灰褐色,3~4.5×3~5.5cm,托下部具多数菌索相系,菌盖帽状、钟状,高5cm,子实层为不规则的网络所组成,橄榄褐色、黑褐色,上部中央有开口。菌柄柱形,白色,海绵质,中空,高12~18cm,粗3~5cm,下固着于菌托的中央,菌幕网状,洁白色,从菌盖下垂,长度近菌托基部,边缘宽达成10~15cm,网眼多角形,孔径3~8cm。担孢子呈不规则的棒状、长肾状,或长卵状,微弯曲,3~3.5×1.5~2μm。生态习性:多见于竹林或竹阔叶混交林地。
3.5鸡枞菌Termitomycesalbuminosus
菌盖呈尖顶斗笠状,盖径5~25cm,中央淡褐色、浓茶色至灰色,渐近盖缘,颜色渐淡,呈淡灰白色。成熟时,盖缘呈放射状开裂。盖表菌丝淡褐色,菌丝粗5~7μm。菌柄圆柱形或纺锤形,内实,纤维质,外部淡灰或淡褐色,内部白色,假根细长与蚁巢相缔结,在蚁巢表面形成一吸盘状的基垫。菌褶密,近离生至弯生,白色。侧生囊状体圆柱形,顶端尖或圆钝,20~55×15~20μm。担孢子椭圆形,一端稍渐尖,透明,光滑,7~9×6~5μm。生态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3.6绒柄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floccopus(Fr.)Karsten
菌盖宽3~12cm,初半球形,后平展,灰褐色、淡黑褐色或紫褐色,被粗糙毡毛状、直立、反卷或松塔状鳞片。菌肉厚1~1.5cm,白色或带白色,受伤时变淡红色,后渐变黑色。菌管直生或稍下延,长1~1.5cm,初期由菌幕覆盖,菌幕脱落后其残片留于菌盖边缘,菌管污白色或灰色,后渐变褐色或淡黑色,管口多形,宽1.5~2.5mm,初期白色后渐变成黑色或受伤时变黑色。菌柄长4~10cm,粗0.6~1.8cm,与菌盖同色,上下略等粗或于基部稍膨大,顶端具网纹,下部覆有鳞片和绒毛。孢子淡褐色至暗褐色,近球形,有网纹,8~11×7.5~10μm。生态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
参考文献
[1]吴兴亮.贵州大型真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1-199.
[2]张华海等.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200-224.
[3]周正贤等.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355-379.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