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论文我国城市环保参与缺失原因分析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03 15:52:47 更新时间:2013-12-03 15:39:46
在中国城市中,环保的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开展多年,长期的熏染使市民普遍表现出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以及参与环保的积极意愿,但现实实践得出的结论与条件却是矛盾的。许多市民在面对最基本的环保行为——把自己制造的垃圾扔进垃圾桶时都不能完全参与,对环保事业仅仅只是在停留在思考与言论的层次上。?
摘要:中国城市中,社会个人普遍具有环保意识及行为能力,可令人不解的是,现实社会中却又非常缺失环保行为。对于这样一个疑惑,不同于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之解释,通过引入协同论分析方法,从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来探讨环保参与缺失的机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缺失集聚民间环保力量的有效组织,并认为非政府组织(NGO)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环保参与,协同论,非政府组织
1初步分析环保参与缺失之原因?
门瑟·奥尔森在其《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做出解释,假设人是自利、理性的,在其贡献公共产品之前会衡量其行为的收益与代价,收益若大于代价意味着公共产品的产生,反之则意味集体行动的失败。表面上来看,中国环保现实论证了这个结论。?
不同于奥尔森的是,笔者认为人并完全不是自利、理性的。不完全自利体现在人有时会做出利他的行为,例如有不少积极的环保志愿者,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却奋斗在环保事业第一线。不完全理性,体现在信息不完全、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决策行为能力的缺失之上,这三个缺陷足以使人不能完全理性地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定。?
基于这个逻辑起点,笔者认为“收益——成本比较方法”并不能解释环保参与缺失的根本原因,而重视个人环保行为发生之时的环境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于形形色色社会关系之中的个人,在与关系中的其他人发生各种形式交流之时,彼此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所以分析个人面对环境压力之时,是如何做出环保参与与否的决策,就不得不分析其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环境,即其所处的系统。?
2研究平台——环保社会系统?
2.1协同论?
对于系统,钱学森定义它为一个复杂的、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贝塔朗菲说“存在适合于综合系统或者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而不论其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情况如何”,所以,系统论就是研究一切复杂系统的普遍模式、原则和规律的新学科。?
协同论,亦称协和学,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教授创始,作为系统三论(自组织、协同、突变)之一。它基于子系统的合作受相同原理支配,而与子系统特性无关的原理,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或是从一种有序到另一种有序的转变规律和特征。?
哈肯教授指出,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不是热力学平衡还是不平衡,也不在于距离平衡有多远,而在于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有序的时间、空间和时空结构,即产生新的有序状态。其分析逻辑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不稳定性原理、支配原理和序参量原理。?
2.2环保社会系统?
本文从微观个人入手,认为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家庭,其更基本的组成细胞是个人,并通过个人的分工合作达成其功能。马克思说人是其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社会中的每个人具有多重的社会性质,多重社会角色,而任何一种社会角色,从社会层面上理解,则意味着不同角度的一种社会系统,比如说,市场条件下的个人具有的“经济人”属性,政治环境使个人具有的“政治人”色彩,相应地社会层次上就表现出“经济社会系统”和“政治社会系统”两个系统。?
所以,本文以“是否具有积极的环保意识,愿意投身于环保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判别依据,并以“是否参与环保行为”为分界线,把社会个人区分为“环保人”和“非环保人”,而“环保人”组成的社会系统称之为“环保社会系统”,反之则为“非环保社会系统”。?
以此为标准,中国城市目前还只能归类为“非环保社会系统”,所以下文将以协同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中国城市从“非环保社会系统”转化为“环保社会系统”的阻碍。?
3以协同论探讨环保参与缺失之原因?
协同学抽象出系统演化的共同特质,认为内部变量受到外部变量的变化驱动,通过耦合关系达到某个临界值,使系统远离平衡态而达到不稳定状态,系统内的子系统及其参量在彼此的耦合作用关系中产生不同模式,竞争后获胜留下的慢变量通过扩大和强化自己的力量,形成能够支配、同化整个系统的序参量。?
3.1不稳定性原理?
不稳定过程在系统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中,扮演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对于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结构,每个子系统都与外界发生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而当系统外部参量的变化引起内部子系统出现涨落时,系统就处于不稳定状态。?
对于“非环保社会系统”的微观个体而言,每天不仅接收大量有关环境恶化的信息,同时身体还在亲自感受环境恶化带来的不良反应。所以当温室效应频频发作,气候出现非均衡剧变,自然灾难不断降临之时,自认为是万物之灵、地球之主的人类不得不在承受眼前痛苦之时,还得担心明天环境又会带来什么惩罚??
于是,重新定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张两者和谐共处的思潮卷席社会,严重冲击人们传统思想,例如“人定胜天”、“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环境问题”等观点一时间销声匿迹。反之大小媒体上到处可见对环境恶化的担忧,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宣扬,同时社会中也涌现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志愿者。?
内部子系统呈现这种状况,虽然尚不能颠覆整个系统结构,但是已经推动处于稳定状态的“非环保社会系统”走向不稳定状态。新兴“环保人”构成的子系统与传统“非环保人”构成的子系统开展斗争,希望瓦解、同化对方,即系统呈现出宏观层次上的非均衡性,出现宏观层次上的排斥、竞争现象。?
“非环保社会系统”不稳定状态的出现,是其向“环保社会系统”转化的机遇,可以说,中国的大城市已经具备这一条件。?
3.2支配原理?
协同学认为,不稳定状态的系统内部存在一系列快、慢的变量,快变量代表系统的稳定模式,是保持系统返回稳定态的因素,数量大、阻尼大、易衰减;慢变量代表系统的不稳定模式,是推动系统离开稳定态的因素,数量少,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阻尼小不易衰减。即慢变量的变化支配旧结构的瓦解及新结构的出现。?
当“非环保社会系统”受到外界因素,即持续恶化环境的影响下,其内部参量发生一系列变化,当中就有快、慢变量之分。快变量数量多,主要体现在系统基本单元,即微观个人之上,具体表现为其思维、言论、行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环保倾向,比如说,担忧未来的环境变化,号召大家参与环保,甚至参与环保实践行为。?
慢变量则表现在有关环保的法律保障、政治环境、理论基础和技术力量的变化之上,而这些变化的发生是因为一部分“环保人”的集体行动之结果,当他们能够有意识、有组织地共同参与环保行动之时,慢变量就可能会产生。比如说,具有人民代表身份的“环保人”众志成城,共同推进了有关环保法律的健全和完善;具有政府背景的“环保人”殊途同归,共同促进了有关环保之政策法令的出台及执行;具有研究分析能力的“环保人”提出其有关环保的独到见解,共同形成了最具革命性的理论阵地;具有科技研究能力的“环保人”精诚合作,共同推进了环保技术的发展。?
快变量的出现,即微观个人的环保言行,就像扔进池塘的石子,小小水花过后一片平静,对系统结构不能产生任何影响,但是慢变量则不一样,当部分“环保人”共同行动,推进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缓慢前进之时,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推着“非环保社会系统”向“环保社会系统”进化。?
3.3序参量原理?
序参量作为宏观参量,从无到有,表现为不同规模影响力的宏观子系统出现,它是微观子系统集体合作效应的表现。?
虽然“非环保社会系统”已经趋向于不稳定状态,系统中涌现出大批“环保人”并产生了环保慢变量,但是这些慢变量并没能发展为具有颠覆旧结构力量的序参量,占据主导支配地位的仍然是“非环保人”序参量,所以整个社会才会呈现出非环保的特性。?
通过抽象分析“非环保社会系统”已经出现的慢变量,可以发现促成这些慢变量产生的“环保人”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能够把工作和环保行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即其工作岗位为其参与环保实践提供良好平台。但是对于普遍的社会大众而言,并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这些慢变量不能把民间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力量吸收进来,自然这些慢变量就不可能发展成为支配性序参量。?
所以,文章认为在中国的城市中,缺乏一种能够把普通群众的、微不足道的环保力量点滴集聚起来的有机结构,也就是说,中国城市中缺乏环保参与,其主要责任不在于个人,而是在于社会。?
4对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NGO)的思考?
借鉴外国成功经验,本文提出把非政府组织(NGO)发展成为推进环保慢变量的有力平台,把游离的环保因子集中起来,并挖掘其内在潜力,发展为推动环保事业的决定力量。?
环保非政府组织,即是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由民间力量发起,通过各种方式谋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非政府组织,它具有下列特征:合法性、独立性、公益性、非盈利性、组织性等等,结合中国环保之环境现状,为促进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本文提出下列建议:?
(1)完善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法律体系,使其发展有法可依;?
(2)保持其与政府的独立性,同时顾全大局,避免暴力、宗教色彩;?
(3)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避免公益性组织效率低下的通病;?
(4)充分利用同城、同区的优势,作力所能及的事,避免资金短缺劣势;?
(5)加强对其资金来源管理,避免被别有用心的捐钱者或机构利用;?
(6)建立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人才机制,充分发挥有限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路·冯·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1978,(2).?
[2]?周玉萍,武杰,李润珍.从协同学看中国近代社会系统的演化[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4).?
[4]?叶林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定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