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新闻学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新闻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03 16:57:10 更新时间:2013-12-03 16:27:0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改革总的目标和方向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改善新闻媒介结构,逐渐形成了竞争体制[1]。在新闻写作中,做到情景交融,已经成了许多新闻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不仅是一个记者,尤其是文字记者的基本功之一,它能使一个记者在多种媒体的竞争中,在新闻界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大显身手。为了达到此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摘要:如今,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什么样的新闻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迎合受众的口味?这给新闻写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笔者认为,好的新闻作品既富含鲜活之景,又有生动之情,二者的完美结合才会使新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才能够在众多新闻中独领风骚。本文主要论述新闻写作中的情景交融以及记者在追求情景交融过程中容易闯入的误区。
关键词:情景交融,现场感,以小见大,合理想象
1描摹现场,逼真再现
这里的现场指新闻事实发生的特定时间与环境,人与人,或人与自然发生联系所构成的生活画面。它是新闻发生的场所,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新闻中的人和事,一般都是有形可感,有物可托的。美国著名记者威尔.柯里姆斯曾说过:“最好的写稿人总是把报道写成似乎可以触摸到的有形物体。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你写的报道就会变成过眼烟云[2]。”如何把新闻现场逼真的再现?具体的做法可分两步:
第一步,要细致观察、巧妙选取。巴尔扎克说过,搞文学的人应该具有“蜗牛般眼观四方的目力,狗一般的嗅觉,田鼠般的耳朵,能看到、听到、感到周围的一切”。记者更是如此。首先,要对新闻现场进行细致的观察。其次,要抓住场景的特点,有选择的写,不能将观察到的事件或事物的各个方面都描出来。要精心筛选,巧于剪裁。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选取最具特征的细节,使客观的场景的描绘与记者主观意图达到和谐统一。
第二步,语言要具体、形象、切忌抽象空洞。有许多报道写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的明快、流畅、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文采,不像普通报道那样干涩,也不像文学作品那样肆意渲染、抽象、极力华美而损伤报道的真实性[3]。
如《市场报》的一篇报道,《副总理验锅》的开头部分:“11月19日上午,北京展览馆全国稀土产品展览会大厅,气氛热烈。在人群簇拥之处,随着金属落地声,发出一阵阵欢笑。翘首可见,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也站在人丛中,观看讲解员把锅举过头顶,再让它掉在水磨石地上,做着铁锅强度表演实验。”这部分对于现场的描写,让人读后在头脑中就已经勾勒出了当时有声有色的画面,并能够同时看到记者注入到文字中的真情实感。
2凸现人物,抓住特点
新闻作品要表达一定的感情,还要凸现新闻事实和新闻场景中的人物,通过其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的描写,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在新闻中很能体现报道自身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一定要抓住人物特点,把人物写活。
像《赤子心赤子情——朱镕基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4]这篇报道中,记者将人物的风采融入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视角中,揭示出共和国总理与人民的血肉亲情,使这一震撼人心的精神化作历史的永恒。他说:“我将恪尽职守,奋力拼搏,以不辜负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足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如此感人肺腑的语言描写,深深的打动了受众。
3以小见大,寓意深刻
记者要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在细节小事上来表现大主题,细节虽小,却小中见大,例如在《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这篇报道中,记者写的都是她为邻居喂小孩,成立家庭病室,产后雪夜出诊等一些小事,事情虽小,却把李月华的形象刻画得很突出很感人,表现了李月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如果记者把自己满心的赞赏用空空的语言写出来,自然不会有如此的说服力。
于细微处见精神,是许多记者常用的做法,易于被人接受,产生很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但要明确:具体、形象、典型、传神的细微之处才是新闻的血肉和支撑,采写时,要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尽可能捕捉有新闻价值的镜头。
4倾注情感,情景交融
对于记者自身来说,这是在新闻写作中处理好情与景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记者对自己描写的人物、景物、事件要倾注真情实感,以作品的饱满的情感来打动和感染受众。
我们都知道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有一次,巴尔扎克在写作时忽然昏了过去,从椅子上滑倒在地上。这时,他的一位朋友来看他,见状吃惊大叫,巴尔扎克被叫声惊醒了。他满怀悲痛的说:“刚才我写《高老头》,写到高老头死了,心里难过极了,就一下子昏了过去。”这时他的稿纸上还有泪水的痕迹。这是文学创作上的故事,新闻写作也需要记者感情的投入。
新闻写作要达到情景交融是建立于真景真情的基础上的,即“所见者真”之景物,“所知者深”之感情。记者在作品中的真情实感,并非无病呻吟的矫情,无论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都应该紧贴新闻事件本身,都应该是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中所蕴涵的,所引发出来的,不是记者一厢情愿硬塞进作品中的。脱离新闻事实而硬塞进作品中的记者个人的主观感情,往往显的虚假和做作。也就是说,记者在情景交融的新闻报道中,要避免走入一个误区:合理想象。
在新闻报道中,但凡涉及对主题有重要意义的人物的思想或者心理活动,记者不可以推论,进行合理想象。以朝鲜战地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为例。通讯在叙述黄继光持爆破筒冲向敌人碉堡后被扫射昏倒时写到:“……他从极度的疼痛中醒来了。他每一次呼吸都会引起胸膛的剧烈的疼痛……黄继光又醒过来了,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愿望一直把他唤醒了……”这一段心理与感情描写读起来是动人的,可细细的琢磨不难发现:黄继光当时只有他一人在前面,堵枪眼后就牺牲了,谁又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呢?这就是记者把自己的感情通过合理想象硬塞进作品的,经不起细细的推敲。
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有很多记者都会故意不故意的走进了合理想象的误区,像上面的这篇朝鲜战地通讯是人们反对这种现象时所引用的典型。这个误区会引导记者走向虚假新闻,危害自身也误导受众,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应极力避免。
综上是对新闻写作中处理情与景关系所做的浅显的分析,处理好情景交融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摸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熟能生巧,写的多了,练的多了,就会很自然流畅的把应该表达的写出来,把应该含蓄的就含蓄起来。一个记者在寻求情与景两者结合与统一的基本方法的同时也就慢慢成熟了起来,有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也就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8:57.
[2]刘海贵,尹德刚主编.新闻采访写作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44.
[3]李德民著.评论写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