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青年干部学院英国主流职业教育思想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3 14:02:44 更新时间:2013-12-13 14:04:43
英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面向社会最底层劳工到面向所有社会成员,由自由市场模式到建立完整的体系,由知识本位价值取向到能力和素质 本位价值取向,由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到与普通教育相融合,由阶段性教育理念到终身性教育理念,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教育思想不断更替发展。职业教育作为 工业化的产物,其主流教育思想的起起落落与工业革命的步伐息息相关。
[摘要]英国作为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职业教育发展实践深受主流职业教育思想演变的影响,从保守主义思想主导的绅士教育传统,到早期个人自由主义思想、理性主义教育思想,直至新职业主义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英国的职业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这些教育哲学思想与经济学、社会学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英国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研究英国的主流职业教育思想的演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英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从中吸取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英国,职业教育思想,发展实践
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是实现工业化最早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英国职业教育却有着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轨迹,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近三十年其特色才得以显现,这与英国长期以来传统的主流教育思想和价值取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教育思想是造成英国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英国自1999年开始的地方分权,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职业教育发展无论从政策还是实践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研究的英国职业教育主要指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职业教育。
一、英国主流职业教育思想演变
1.工业革命前:绅士教育传统及保守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工业革命前,英国长期奉行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绅士教育影响深远,融合了传统的贵族精神与近现代中产阶级的个人本位价值观。这个阶段,英国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为发展经济培养劳动力,更主要的是培养绅士。“绅士文化”造成各级各类学校以人文教育、理论教育、德育为主培养有绅士风度的通才,极大地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英国早期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现了保守主义的特点。保守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只有“学术性的”学科才配冠以教育之名。英国传统的保守主义认为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可以不通过学校职业教育获得,自然形成了英国国民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普遍心态。
2.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早期个人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兴起。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产生的前提条件。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是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然而,受早期个人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国家对教育放任自流,职业教育更是严重衰落和滞后,无法为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因此,从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逐步处于劣势地位。早期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是卢梭、巴泽多、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他们提出要将儿童从教室和长辈强加给他们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3.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理性主义教育思想统领。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60年代是英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起,英国越来越感觉到其他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迅猛,展开了关于教育与技术培训对经济兴衰的影响的大辩论,意识到要巩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期间理性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盛行。理性主义具有非功利性特点,本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反映在课程的实施中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自由思考,注重教学的自由和个性。19世纪后半叶,英国理性主义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是R.A.巴特勒,他建议建立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三轨制中等教育体系。这一阶段,英国发展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实现“人人接受中等教育”的目标,把职业教育视为扶贫济困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4.20世纪后半叶:新职业主义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但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的经济实力不断衰弱,并陷入欧洲经济危机的困境。受当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英国开始重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培训。
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英国的新职业主义思想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培训革新计划(NewTrainingInitiative),其主要目标是把职业教育纳入主流教育,核心观点是强调核心技能理论,认为做中学的方法比其他的方法更重要。“新职业主义”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职业教育乃至其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仍无法摆脱精英主义价值取向的阴影。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受其影响,美国福斯特(PhilipJ.Foster)提出了著名的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作为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技能战略政策是在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出台的。福斯特的核心职业教育思想表现为: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职业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是正规学制的职业学校,而应该是非正规灵活的在职培训等;倡导“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反对普通教育职业化等。
平等主义价值取向。20世纪50年代起,持平等主义价值取向的一些代表人物对职业教育实施形式展开讨论,提倡用“人人有受综合教育的机会”取代“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
5.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思潮引领。进入21世纪,受世界教育思潮的影响,英国职业教育发展更多地体现终身职业教育的思想。职业教育强调面向人人,满足人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教育对象涵盖了14岁以上的所有人群,职业教育课程领域广、层次多,学习形式灵活多样,真正为每个人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的选择。英国国家资格与学分框架更是把职业资格教育与普通教育联系起来,为人的终身学习搭建了有效路径。尤其是布莱尔政府的技能战略,体现了机会、公正、合作、正义和关注弱势等价值理念。
二、英国职业教育在主流思想影响下的实践发展
1.职业教育的早期形式:学徒制和济贫性质职业学校。工业革命前,在绅士教育的传统主导下,作为教育主体形式的大学及文法中学对职业教育有偏见。12世纪,英国的行会组织开始组织和监督行会内部徒工的职业训练,即学徒制职业教育制度的起源。1562年《工匠徒弟法》颁布,学徒制由行规走向法制。1601年《济贫法》颁布,确立了学徒制之外的另一种职业教育性质,这两种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
2.现代职业教育的开端: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英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向技术工人普及技术知识和促进科学、工艺发展的各种协会和讲习所,标志着英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始,最有影响的是后来转变为工业学校的“机械工人讲习所”。1814年《工匠徒弟法》被废除,直至19世纪末,学徒制走向衰落,呼唤职业教育新形势的诞生。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理性主义教育思想引领英国的现代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下半叶发起的“科学运动”是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力支持,英国出现了开展职业教育的学校类型。《1944年教育法》颁布后,英国中等教育阶段三种类型学校并存,其中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是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但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的地位远远低于文法中学。
3.现代职业教育的革新:综合中学及高职教育大发展。一是中等教育综合化改革。在新职业主义与实用主义思想主导下,1965年国家号召以综合中学统一中等教育,20世纪70年代末,一贯制综合中学在英国占大多数。但综合中学并不重视职业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的一系列训练计划,实际上是对综合中学政策的修正。二是建立国家资格制度。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相继发布白皮书,开始重视职业教育问题。为了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联系,1986年英国设立了国家职业资格(NVQ),1991年进一步设立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更灵活的选择。三是高职教育大发展。发展高职教育不仅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技术专家,同时也把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扩张的重要方面。到1972年,有三十多所多科技术学院诞生。此外,20世纪末,英国的现代学徒计划开始正式推行,再次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
4.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技能战略和学分与资格框架。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引领下,英国发起的技能战略促使现代职业教育迅速发展。2003年7月,英国颁布《21世纪技能实现我们的潜能——个人、雇主和国家》成人教育白皮书,简称“技能战略”,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课程的支持力度。近年来,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也有加强的趋势,政府试图通过此种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适合的技能型人才。此外,为了满足终身学习的要求,英国建立了学分与资格框架,便于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的沟通和转换,搭建了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联系的桥梁,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英国职业教育的思潮演变与实践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职业教育发展与工业革命以及经济发展密切联系。在一次、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处于领先地位,工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提出大量需求,现代职业教育逐步得到发展。从三次工业革命开始到工业革命后期,由于技能型人才培养落后于德国等其他国家,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霸主地位逐步丧失。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在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通过加大投入、建立资格框架等政策,鼓励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提高技能水平。可见,即使到了经济高度发达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教育形式。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但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现代农业、服务业或者高新技术产业等,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仍然肩负着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要使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现代学徒制引领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对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范围最广、影响时间最长的哲学思潮,其倡导“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提倡企业本位职业教育的思想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深入合作的职业教育形式,在英国日益得到加强。学徒制在英国出现得很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逐步走向衰落。英国政府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台鼓励政策,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政府对于18岁以下接受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实行全免费,所有经费由政府承担,对于中小企业雇佣的年满18岁的学徒,政府仍然给予一半的经费资助,以鼓励更多的企业雇佣现代学徒制的工人。英国政府每年都增加现代学徒制的名额。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是基于企业招聘工人基础之上的,企业把自己的员工送到职业学校或者培训机构学习学徒制的课程,这是现代学徒制的最重要特征。虽然现代学徒制在英国发展迅速,但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同,我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徒制的外部条件较难协调,可以小范围试点。但可以从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中学习其“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经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密切结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3.终身学习思想主导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终身学习思潮已经影响到世界各国,成为各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指导思想。英国职业教育的资格框架设计以及实施体系建设都体现了为终身学习服务的理念,统一的资格框架建立起各种资格和证书的衔接与转换的桥梁,有利于学习者不断积累自己的学习,达到更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既考虑不同阶段学习者的需求,设置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又提供不同学习时间、学习难度的课程供学习者选择,真正体现了面向人人、服务终身。构建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或者框架也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乃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将职业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总体框架中,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
4.以学习者为中心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英国的职业教育处处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所有的教育条件,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管理、教育场所、教育教学过程等,都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效果。“以学习者为中心”应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而且要将这种价值取向体现在职业教育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的改革中,真正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