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导刊杂志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14:46:59 更新时间:2013-12-19 14:10:57
1965年12月,在联合国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保罗·郎格朗首次提出“终身学习”理念,并很快为世 界各国所接受,成为人类为了适应社会生存的一种新理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发行《学会生存》一书,用终身学习作为描述未来社会形态的概念, 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极大关注。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终身学习理念已经被世界各国广为接受。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人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需求的重要手段,是21世纪需要具备的基本生存素质。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要求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除了个人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养成外,学校教育中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调动对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键词]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终身学习能力是时展的要求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通过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等途径,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既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又是21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学校教育可以使我们系统地获取知识,但学校教育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不能满足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人的一生中,校园里所获得知识仅占所需知识的很小一部分,很多知识要在离开学校后在社会上继续学习获得。当今世界,科技水平飞速发展、信息量呈爆炸态势增长,社会每一个领域的发展所需要的知识都在由单一走向多元,向着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一个人都通过需要终身学习获取足够的知识,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的需要。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需求的必由之路。
二、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一)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主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要求人要适应信息爆炸的、新的社会环境而主动学习,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当今社会,各种知识和信息浩若烟海,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无疑能事半功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快节奏、高科技、竞争无处不在的21世纪,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需要培养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
德国教育思想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大致有三类情况:一是缺乏自主学习习惯的被动型学习,学习过程中仅满足于听懂、会做、考得出,没有主动预习、认真探索、复习等习惯;二是具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应付型学习,通常都有懒于思考、作业拖拉、抄袭、考试作弊等不良习惯;三是具有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主动型学习,具有勤学好问、独立思考、探究体验、合作学习等良好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不同,学习方式就不同,学习水平也不同,可见自主学习习惯对学习水平的影响很大。哲人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伴随、影响着每一个人,并在人生道路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如何通过教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新任务。研究学习习惯的形成特征及其培养方法,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培养,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们常把习惯称为人的“第二天性”。学习习惯的形成就是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能力、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它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方式。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教育义不容辞
(一)基础教育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基础教育不应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创新;教学手段的实施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缺失;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考虑如何进行知识讲解,而很少考虑学生的情感兴趣。这种教育模式过于强调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拓展和潜力的主动开发。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层次来看,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情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和主动观察、思考、探索,使学生掌握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自主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要达成上述目标和要求,需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注重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意识以及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仅仅放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上,也不能放在某一门课甚至放在某一节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科内容,逐步向学生渗透式地传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寻找正确的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激发者代替领导者,成为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理念的引路者。
2.宽松的学习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过程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建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进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设计或寻找与生活情境密切关联的有趣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造轻松的心理基础和宽松的外部环境。教师要通过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下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给予最大的信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操作的探究式学习激发潜能。要明确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目标、方法与要求,在知识传授之余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究空间和时间,为学生创设出自主探究的氛围,逐步建立和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信心。
3.正确处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科学的学习活动,不可能单纯地依赖学生的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学习的基本途径。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形式,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习惯不会与生俱来,需要教师长期系统地加以引导与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学习的不同形式,没有主次之分,都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只有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有资格去和别人共享,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双赢,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及特点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
1.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的突变,需要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经济全球化、教育信息化、学习终身化的当今时代,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过度的依赖性学习,理论与实际动手能力脱节,创新能力低下,自我控制能力差,应付考试、厌学逃课等消极学习现象在不同层次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如何尽快适应学习环境的改变,培养主动学习方法和能力,从自己已经习惯的旧的学习方法向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新的学习方法过渡,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要经历从教师为主导的中学教育向以学生为主导的大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在教师课堂讲授后,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是要通过大量的课后阅读进行拓展性学习。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升息息相关。大学期间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能尽快意识到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学习特点的巨大差异,使自己尽快走出“应试教育”误区;能通过自主分析独立确定未来的学习目标,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近期、中期、长期学习目标及学习计划;能够选择合理的学习策略,主动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和课余的学习实践;能主动进行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学会查阅资料,了解自己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多听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专题报告、讲座;正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及时调整自己,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消除自己的紧张心理和焦虑状态等。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处于“高度放羊”的教育管理模式中:离开父母只身来到学校,从高中老师的保姆式管理突变为无导师制或名义导师制,从中学的海量作业骤降为几乎“零”作业。面对突如其来的自主管理权责,相当数量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高校的学习模式不匹配,致使出现松懈怠学、无节制地沉迷于网络等诸多问题。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着专业口径狭窄、人文素质教育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过时、教师创新意识滞后、学生只能被动选择发展空间等违背教育基本规律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妨碍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制约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求知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高等教育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充分的可能性。大学生自主学习,从时间和潜能来看有着充分的可能性。宽松的管理模式、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漫长的假期,使得大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大大增加。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远比高中阶段轻松悠闲,加上大学生的心智已经相对成熟,具有更大的潜能去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拓展资源,因此完全有可能将自由支配时间转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时间。
3.大学阶段初期,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高等教育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和教师相互配合,加强沟通,才能逐步形成。作为一线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尽快转变“角色”,主动摆脱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观念,确立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学习的科学理念,主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信任、合作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自由和谐发展。作为学生,要尽快熟悉新的学习环境,适应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的改变。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