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经济思想引导环卫经济投资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0:56:08 更新时间:2021-02-27 11:18:19
让绿色经济思想引导环卫经济投资
谢良辉
永州市零陵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通过对绿色经济的解析,呈现了现行环卫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的弊端,探讨了绿色经济道路的可行性,并通过绿色经济的思想指导环卫经济投资,将垃圾处理产业化,实现循环经济。
关键词:绿色经济;环卫投资;垃圾处理;循环经济
一般来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尤其是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投资主导型经济,就更加显示出投资对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讲到绿色投资对绿色经济的作用,基本状况也是如此。要使绿色经济得到发展,首先就要有绿色投资的支撑。但是绿色投资的效益大小,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大小上,更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小上。例如,生态、环保、文化、教育等投资,可产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大。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是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而极少关注投资的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在宏观投资效益方面,有一系列统计指标,诸如:投资GDP系数(即投资效果系数)、投资劳动者报酬系数、投资就业系数、投资企业收入系数、投资政府收入系数以及相应的边际投资效益指标、投资弹性指标,还有投资对贸易额的贡献、建设项目建成投产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等等指标,这些指标大都反映的是投资的经济效益。只是在近几年,国家统计局才开始成立课题组开始研究和设计有关资源消耗方面的指标,包括土地占用、矿产资源利用情况、主要原材料消耗、水资源消耗等具体指标;有关环境影响方面的指标,包括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各项投资指标、投资对环境影响的各项指标、对环境污染进行评价的各项指标等;对10多个高能耗行业拟定了节能降耗的具体指标;在循环发展方面,也设计了不少指标,包括流通环节废旧物品的回收投资、废旧物品加工工业和生态建设投资、企业内部利用废弃物进行的产业投资、可循环利用资源等。
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大前提下,我们作为一线的环卫经济投资者,又该如何做好份内的事,推进整体经济循环化发展呢。我认为在这种前提下,将垃圾的处理产业化可以大大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垃圾处理产业化是一种机制上的转变,是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按照企业运行处理的垃圾量进行补贴的一种市场运作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选择,这是政府运用有限财力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成为推动垃圾处理及相关产业的最佳途径。因此,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化是实现环卫经济循环的客观要求,是垃圾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的有效途径,是城市垃圾实现综合处理的根本出路。
一、树立垃圾处理产业化理念
垃圾处理产业化实质是按照经济循环理念,在保证垃圾处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多渠道、多方面提高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在保证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的同时,不断提高垃圾的资源化,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和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垃圾处理市场化机制。
二、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收费机制
垃圾处理产业化的核心是由企业投资建设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并运营,由政府来支付其投资回报和相应费用,这部分费用除了特殊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支持外,主要来源渠道就是收费。推行和完善城市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目的:一是补偿投资和运营成本,实现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良性循环;二是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确立“环境消费”的意识,使企业、单位和广大居民对环境保护履行应尽的义务。城市垃圾处理收费虽已实行多年,但收费标准偏低,不足以补偿投资和运营成本。
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2002]872号文件精神,按“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由垃圾产生者支付垃圾处理费用,建立合理的价格政策。政府部门要加强征收垃圾处理费的宣传教育,让交纳垃圾处理费的单位和个人明白征收垃圾处理费的用途以及加强垃圾管理、减少垃圾污染的重要意义,促使垃圾产生者主动回收废旧物质,减少垃圾产生量。
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总的原则是收费标准达到保本微利,按照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成本,合理赢利的原则核定。各地政府应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加强收费管理,费用专项用于城市处理设施运营和项目建设,严禁截留、挪用,促进垃圾处理的良性循环。
三、培育垃圾处理市场主体,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
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化,必须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培育垃圾处理主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建立和完善鼓励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的收费、税收、信贷、融资、土地、供电、供水等政策,推动垃圾处理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培育垃圾处理的技术产品市场、社会资本和投资市场、社会化服务市场和经营市场,为企业营造投资城市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空间,引导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培育和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垃圾处理实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垃圾处理。
以永州市为例,为解决该市中心城区垃圾处理问题,该市成立坦塘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资金来源为国内商业银行贷款3500万元、国外政府贷款6300万元、国家专项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6651万元、企业自筹流动资金80万元。该市垃圾处理资金来源多样,市场主体明确,减轻了政府直接投资的财政压力,是用绿色经济思想指导环卫投资的一个成功案例。
四、实施“三化”方针,推进垃圾处理技术进步
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城市垃圾污染防治,贯彻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针,形成垃圾处理产业,带动环卫行业发展,是实现环卫经济循环的一项重要策略。因此,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实现环卫经济循环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将垃圾减量收集、清运、处理、处置和回收利用视为完整的系统,变仅重视垃圾末端处理为重视垃圾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是垃圾资源化的前提。垃圾分类收集不仅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时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废品从垃圾中分离出来,不但减少了垃圾总量,减轻政府对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作业负担,而且废品的回收利用,对回收企业、加工企业、加工单位和居民都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应坚持政府组织、社区承办、行业管理、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原则,制订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计划、推行计划,并积极筹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规范废品回收市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建立生活垃圾资源回收企业,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从源头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
五、改革城市垃圾处理体制,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
5.1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由城市垃圾处理的投资者、管理者和经营者转变为城市垃圾处理行业法规的制定者、规划者和编制者,投资的引导者和行为的监督者。打破现行城市垃圾处理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局面,把城市垃圾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通过企业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约束行为,减少资金浪费,降低投资和处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益,打破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政府一管到底,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被动局面,成为真正的依法监管者。让城市垃圾处理通过市场运作,将资源重新配置,淘汰计划经济产物,按市场规律进行产业化调整。
5.2加强政府调控
转变政府职能不是削弱而是加强环境卫生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