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参考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28 10:21:25 更新时间:2013-12-28 10:30:17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关键在于培养和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这一主体的基本素质可谓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动机和愿望是否能顺利生成,影响着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运用及其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可见,思政课教师队伍本身的素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探究思政课教师基本素质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摘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一方主体,思政课教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学生评价构成教学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过程中直接参与者与体验者——学生所形成的评价内容,可以得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基本素质应包括有坚定不移的信仰力、能动高效的学习力、以身为正的示范力、直接有效的指导力和自然真切的感染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评价,基本素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特殊性
教师的素质体现在德、识、才、学、体等各个方面。与社会上其他劳动形式相比,教师劳动有其显著特点,即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化。教师主要不是通过使用其他工具对劳动对象——学生产生影响,而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作风、情感、意志、知识和才能等方面去影响学生,即影响受教育者的是教师本身的言行。教师本身具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教学具有教育性永远是一条客观规律。由于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特殊的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应具备一般教师的专业要求外,还必须具有一些专属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特殊要求,如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理想信仰、思想境界与品德修养等内容。思政课教师这一社会角色决定了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较之其他专业教师有更高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离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有些教师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素养,有些教师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些教师未能做到言行一致。因此,他们的教学往往使社会上一些人产生一种误解:做思政课教师似乎非常容易,随便“吹水”便能上完一堂课。
可见,对教育对象而言,只有学生能自愿接受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所传递的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而学生是否愿意接受并相信教师的授课内容离不开教师深厚的理论素质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评价的客观性
教学评价体系一般由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几方面组成。学生是教学的直接面对对象,在一般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构成教师授课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通常占到70%~80%。学生评价通常是在授课课程结束前,学生通过一学期对课堂的直接参与和现实体验,参照学校提供的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匿名评价。学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自由表述课程学习后所呈现的效果,并可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形成体现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一定结果。
一般说来,学生评价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学生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教师教学常规标准的要求、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都体现在评价内容中。其次,学生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学生评价建立在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个体成长体验基础之上,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学生评价方式的直接化。学生本身就是教师授课的直接面向群体,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主体。最后,学生评价人数的主体性。通过一定的辅助保障方式,参与评价的学生人数可以占到上课学生总人数的80%以上,足以保证上课的绝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到最后的评价中来。
综上所述,学生评价的最终结果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做出比较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学生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检验与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拟通过学生的评价结果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相应的基本素质。
三、学生评价角度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
学生评价构成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参考依据,对教师来说,应善于从日常教学实践中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尤其在当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对课堂的一些需求、要求、感受、心声、建议等更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教师的尊重、吸收、体现和采纳。结合学生的评价分数与学生切身体验,教师可以不断总结自己在信念、知识、行为、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努力弥补自己素质的欠缺,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本文参照多位思政课教师的学生评价和学生留言,对2007~2010学年共六学期学生对“基础”课、“概论”课等政治理论课程的评价结果和留言进行详细梳理、整理分类和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得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体现为坚定不移的信仰力、能动高效的学习力、以身为正的示范力、直接有效的指导力和自然真切的感染力。
1.坚定不移的信仰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并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生。学生认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首先来自于教师自己是否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思政课堂上,教师本身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坚定程度在讲述过程中会自然而然流露出来。如果教师自己都表示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怀疑,自己都不能从内心认同并信服马克思主义,很容易让教师教学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学生也容易对教师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教学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如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思政课教师可能会不自觉地用一些错误的观点误导学生,使教学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因此,即便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或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教师能否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明确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正确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否旗帜鲜明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毫不动摇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教师能否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信服马克思主义。学生希望思政课教师能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通过对社会现实事例的客观、深刻的分析,让学生在现实世界里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由与根据,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锐敏性和政治鉴别力。
2.能动高效的学习力。学生认为,一堂精彩的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表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需要有对政治、哲学、伦理学、法律、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在体现出一定高度的同时也体现出相应的厚度。教师这种深厚广阔的知识背景体现的就是他应具有能动高效的学习力。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正是这个含义。“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思政课教师课程内容展示的广度和深度,解答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的满意程度,引导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方式的能力,无一不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学习力。这种学习力使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熟悉中外历史和思想史、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流派,同时也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不断提高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3.以身为正的示范力。学生认为,教师平日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所有教师都应是学生言行一致的楷模。思政课教师因为其地位与角色的特殊,更应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品性教育,如何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修养便成了高校教师任务之一。行动往往比语言更具有示范性与说服力,因此,对学生的品行教育不能仅仅靠教师课堂的说教,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身教。思政课教师课堂上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身在现实生活中应先行做到。学生对教师往往是听其言又观其行的,这种言传身教体现的就是思政课教师以身为正的示范力。
教师以身为正的示范力表现为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真正让学生在教师身上看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实质。具体说来,表现为教师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诲人不倦,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中勤奋刻苦、踏实认真,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信守诺言、品德高尚、行为端庄。教师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塑造,这种人格魅力就是教师在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人性的光辉。只有如此,学生才会在内心真正信服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各种理念与观点,主动把教材的知识体系转换为自我的信仰体系和行为体系。
4.直接有效的指导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与生活教育。之前的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知识记忆的考核方式,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作为个体的学生他们本身的成长需求与心灵沟通。当这些学生来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他们难免会带着对高中政治理论课的先有印象与先有经验,认为政治理论课无非是枯燥、空洞与说教的代名词,觉得很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关联,自然对思想课的关注度不大。但在通过一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后,我看到了学生内心里渴望教师能对他们进入大学后的迷茫、空虚与无聊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解答内心的困惑,为他们的大学生活指出方向,引导他们拥有一种更加健康有效的大学生活。如T学生在学生评价中写道:“受益匪浅,它以一种科学、自由、创意的形式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发展,它是我们的生活教育”,“我几乎全神贯注听老师讲完一节课,没分过神,因为她所讲的,带给我的感触很深,让我的感悟很深,因为,她所讲的内容是我从没遇到过的,却恰恰是我最渴望领悟到的。”可见,学生并非天性讨厌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是思政课教师能不能结合课堂内容有效指导学生解决其面临的实际问题,指引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直接有效的指导力就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体验课堂甚至享受课堂的最大动力。
思政课教师直接有效的指导力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来作为基础的。教师把自己置身于良师益友的角色,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实需求,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有效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科学的、客观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指导自己的实际学习与生活,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性与有益性。
5.自然真切的感染力。政治教学是需要讲究语言艺术、追求语言美感的过程。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艺术表达,其效果迥然不同。思政课教学内容本身具有的高度抽象性、科学性和严密逻辑性,也需要教师选择用朴实、直白、富有逻辑性、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语言风格来表达课程要传授的内容与思想。学生喜欢教师通过言语的表达和情感的叙事等方式,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对自己心灵的指引,因而不断自觉调整自身价值目标与行为方式,不断加强自我的个体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学生这种对教师教学语言风格的要求体现为思政教师自然真切的感染力。
正如Q同学在学生评价留言中写道:“老师还能感动人,上老师的课,我感觉到老师的心灵很纯净,很热爱与尊重学生。”M同学也写道:“最喜欢的一门课程。每一堂课都觉得学到许多应有的人生态度。老师独特的授课方式,让我们在课堂上感觉很舒适,不是一堂枯燥无味的理论课,而是一次与长者的思想交流。”这种感染力是教学情感和教学方法两者的融合,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让枯燥的理论学习焕发出现实的光芒和感人的力量,才能让学生自觉向往和追求世界的真善美。
四、结束语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没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教师队伍作支撑和后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无从谈起。与此同时,学生评价内容往往体现了学生对思政课堂的真实评价、感受,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需求与期盼。认真总结、解读、反思学生的评价内容,将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和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