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学报入选论文范文赏析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30 14:32:19 更新时间:2013-12-30 14:48:15
亲社会行为,又称利他行为、助人行为,指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回报的行为。举例来说,人们自发为灾区人民捐款,在事故发生地救助病患等都是亲社会行为。关于助人行为的相关研究开始于1960年左右,当时的研究重点主要局限于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和相关动机因素。到了90年代,研究者对亲社会的兴趣逐渐降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心理学家对这一领域的兴趣被重新燃起,这次的研究重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主题,而是运用新的整合性的视角,用多元化的方法探究更多的影响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摘要:亲社会行为指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回报的行为,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媒体通过有所侧重的集中宣传一个人或一类事物而对社会大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IAT内隐联想测验,探究媒体传播与大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媒体正面积极报道增强大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倾向,反面批判报道降低其内隐亲社会行为倾向。
关键词:媒体传播,亲社会行为,内隐态度
0引言
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两种,即进化的和本土的亲社会行为:前者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无意识做出的助人行为;后者则指个体因他人动机激发,从而发生的助人行为。先前研究表明,部分利他行为是个体潜意识行为。基于这一思想,对亲社会行为的内隐态度的研究成为了一个新的方向。内隐联想测验是近些年在认知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效的研究方法,而亲社行为的研究大部分采用该方法,这样能有效避免外显测量方法带来的社会赞许压力,使研究具有更高的信效度。
在人类传播史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传播方式,一是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为基础的传播形式;二是以互联网,手机等为基础的传播形式;三是以WEB2.0为基础,注重用户交互,即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又是制造者和传播者。媒体是社会发展结果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大众对现实问题及其重要性的看法与行动。媒体通过有重点的集中宣传一个人或事,可以成功地在社会上树立起人事物的典范,以此对社会大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良好行为及社会规范的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即对亲社会行为的促成有显著影响。
助人行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很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几年来,各类媒体对亲社会行为的报道日益增多,然而我们发现,其中绝大多数的报道为反面事件,甚至有捏造事实,夸大情节的嫌疑,在媒体的一再渲染之下,“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扶”竟然成为社会议题,日后还发生了“小悦悦”等事件,这一现象引发了作者对媒体传播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兴趣,研究者设想这有可能是“彭宇案”引起的一系列“维特效应”。据了解,“彭宇案”的真实情况是以彭宇承认自己确实与老人有身体接触而庭外和解的,这与社会大众所熟知的情况大相近庭,这一事件在媒体的大力报道之下,就究竟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研究者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探究媒体传播对大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依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大学生在行为方式上对媒体传播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学习的方法,将媒体提供的信息转换为行为的符号表征,并将其添加到自己的行为库中去,以此来学习新的行为。这正是媒体传播对大学生行为方式有重要影响的原因。
先前研究大多注重亲社会行为正面报道对于受众群体的积极影响,而本研究则意在结合社会真实报道反面批判说教较多的事实,重在探究反面批判报道对大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IAT内隐联结测验,旨在探究媒体传播对大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影响。
1研究方法
1.1被试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共118名,男生61名,女生57名。随机分成三组,A组40人、B组39人、C组39人,其中其中A、B两组为实验组,C组为对照组。在实验之前,A组观看正面积极报道视频,B组观看反面消极报道视频,C组观看一无关视频。后进行实验,实验分为七步,第三,四步为初始联结任务,对所有被试呈现“目标—属性”相容联结任务,考察表示助人的目标词与表示自我的属性词,表示“非助人”的“目标词”和表示“他人”的“属性词”之间的联系;第六,七步为相反联结任务,所有被试呈现“目标—属性”不相容联结任务,考察表示“助人”的“目标词”与表示“他人”的“属性词”,表示“非助人”的“目标词”和表示“自我”的“属性词”之间的联系。被试均为自愿参加,视力正常,右利手,先前为参加过类似实验,实验结束后均获少量报酬。1.2仪器和材料实验视频共三段,分别为对同一事件的正面积极报道,反面批判报道,以及无关报道,内容均为亲社会行为事件。
实验仪器为IBM/Celeron433/18寸平面显示器/PC机,刺激材料用自编的E-priem程序呈现。计算机屏幕距被试双眼约60cm,呈现的汉字大小13×13mm2。
内隐联想测验(IAT)所用材料共20个词,分为目标词和属性词两类。目标词包括“助人”和“非助人”词汇;属性词包括“自我”与“他人”词汇,均借鉴先前相关研究统计结果。“目标词”和“属性词”各10个,分别为“助人”词汇包括:关爱、奉献、帮助、支持、保护;“非助人”词汇包括:拒绝、攻击、藐视、辱骂、欺骗。“自我”词汇:自己、自我、我们、我的、咱们;“他人”词汇:他们、别人、外人、他人、她们。
1.3方法不同组进行观察不同的亲社会报道视频,看完后进行内隐联想测验(IAT),通过观察“目标—属性”相容反应与“目标—属性”不相容反应后进行比较,观察是否产生内隐联结启动。
采用Greenwold(2001)七步范式,具体步骤和呈现材料如下表1。
被试首先阅读计算机屏幕上的指导语,明白实验要求后点击“开始”。测验过程中,属性词分别呈现屏幕的左上角和右上角,目标词呈现在屏幕中央,若被试将目标词归为左侧类别,则按“F”键;若将目标词归为右侧类别,则按“J”键。其中步骤四、七包含40个刺激反应项目,其余5步包含20个刺激反应项目。计算机将自动记录反应时和正确率。
将“目标—属性”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得出IAT效应值。将每一个项目反应时做对数转换后,计算相容反应和不相容反应的反应时对数平均值,它们之间的差值即为IAT对数效应值。
该方法要求被试把目标词归类到与目标词同时呈现的预先设定的概念词或者属性词。所谓目标词就是实验中要求被试做出,将其归入相应类别反应的词语。概念词和属性词是代表目标词所在类别的词语。比如,“自我”与“他人”;或“利他”与“非利他”。概念词是内隐联结测验中被试要判断的主体。属性词是代表某种特性的词语。如,在判断自我利他认知的联结时“自我”和“他人”作为概念词,“利他”和“非利他”作为属性词,每类词各有5个目标词。被试在实验中的任务就是在目标词出现的时候,将其归类,按对应的按键进行判断。实验中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目标词与属性词相容,和目标词与属性词不相容。所谓相容,是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关系和内隐态度相一致,如自我—利他,而不相容就是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关系和内隐态度不一致,如自我—非利他。研究的基本逻辑是,在目标词和属性词相容时,被受的反应时间较短;反之,在不相容的情况下,反应时间较长。相容和不相容反映时差值越大则说明被试的内隐态度越坚定,反之则越模糊。
2结果分析
对所获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分析数据时,剔除错误率大于30%的被试,将反应时大于3500毫秒的项目以3500毫秒计,低于350毫秒的项目以350毫秒计,共得到80个有效数据。其中男生41名,女生39名;对每个项目的反应时进行对数转换。结果见表2。
对表2中目标词与属性词匹配的反应时和目标词与属性词不匹配的反应时进行比较,两者的反应时差异显著(t=10.179,df=78),相容反应的反应时显著少于不相容反应的反应时。将反应时转换为对数之后,两组数据的值差异显著(t=7.546,df=78)。反应时和对数值的统计分析均显示出显著的IAT效应。
对三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F(2,78)=4.53,P<0.05,反应时存在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A组与B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其余不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积极亲社会报道视频会提高目标词与属性词匹配的反应时,延长目标词语属性词不匹配的反应时;反面批判报道视频会延长目标词与属性词匹配的反应时,提高目标词与属性词不匹配的反应时。
3讨论
本研究主要是尝试把目标词语归类到与目标词同时呈现的预先设定的概念词或属性词。概念词是内隐联结测验中被试要判断的主体。被试的任务就将在目标词内进行归类,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以下两种情况,即目标词与属性词相容或目标词与属性词不相容。相容是二者间关系和内隐态度一致,而不相容就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内隐的态度不同,所以本研究的假设是,在目标词和属性词相容时,被试的反应时间较短,反应时间较长;反应时的差值越小则说明被试的内隐态度越模糊,反之则越坚定。
有的学者被坚持本能论,认为亲社会行为部分主要是由人类本能而产生的,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由于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通过研究不难看出,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特征,个体对自我和利他范畴词语的联结速度要显著快于自我和非利他范畴的联结。但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报道有提高了个体对于自我和利他范畴词语的联结速度,相反,消极的亲社会行为报道降低了自我和利他行为范畴词语的联接速度,从而增加自我和非利他范畴联结。
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作者发现当代媒体传播的形式存在一定问题,为了吸引眼球,利用读者的好奇心,一味的报道反面亲社会行为的事例,甚至肆意夸大事实,会对大学生的亲社会模仿行为产生反面影响,从而降低其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概率,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在不同的观察下,呈现的情境也不同,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两种,即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和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3]。有危险的情况下,个体有主动意识进行助人行为的成为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没有危险逼近的情况下进行助人行为的称之为非紧急情况的利他行为。研究者认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内隐和外显亲社会行为会有明显的不同,后人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晓敏.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J].心理学探新,2000,20(75):59-63.[2]蒋达.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2008,31(1):79-82.
[3]付慧欣.助人行为的研究综述[J].前沿,2008(07).
[4]刘志军.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5).
[5]郑显亮.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编制.Chinese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Vol.19No.52011.
[6]王雁飞,朱瑜.利他主义行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37-41.
[7]张文新,纪林芹,宫秀丽,张茜,王益文,陈欣银.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1):49-52.
[8]杨治良,刘素珍,钟毅平,高华,唐永明.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4):418-421,509.
[9]寇彧,唐玲玲.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5).
[10]Amichai-Hamburger,Yair.Potentialandpromiseofonlinevolunteering.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08,24:54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