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化学杂志
所属栏目:化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4-01-11 10:13:38 更新时间:2014-01-11 10:39:37
生命的化学杂志社/杂志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国内刊号:31-1384/Q
国际刊号:1000-1336
杂志是中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期刊(双月刊)。办刊的宗旨是反映当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状况、研究动态、介绍有关的研究技术,以及帮助科研工作者交流思想和为学术组织沟通活动信息。办刊的方针是提高与普及兼顾,重点刊登综述性、进展性的文章,同时也旁及技术和方法、书评、会议报道等内容。
本刊的读者对象是广大会员以及从事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有关研究和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包括医药工作者)、大专院校生物系和化学系的师生等。本刊以投稿和约稿并重,除接受来稿外,还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为其领域的进展撰写综述,并针对国内外生命科学的动态及时组织专题介绍和评述。
生命的化学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09)、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
生命的化学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新进展、小综述、生化与医学、技术与方法、热点报道、知识介绍、生化教育等。

生命的化学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投稿总则
1内容和篇幅综述性、进展性文章应结合作者的研究领域,深入浅出地介绍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篇幅以不超过4000字为宜;其他文章也应内容新颖、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叙述简明、文字精炼,篇幅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译文只接收科学新闻或消息的摘译稿,并需附寄外文原文的复印件,以便审校。
2投稿要求来稿只需一份。在输入文稿的末尾和打印稿件的最后要另附以下内容:英文题;作者姓名及其汉语拼音、工作单位全称、地址和邮编,以及第一作者或联系作者的性别、年龄、职称、学位、电话(传真)号码、电子信箱(E-mail)等个人信息。
3网上投稿本刊接受E-mail或软盘投稿。用E-mail或软盘投稿的作者,仍需寄一份包括图表完整的打印稿。文稿录入用Word软件,插图尽可能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并插入文稿中。不能插入文稿文件中的插图,必须用激光打印机打印一份,随打印稿件一起寄给编辑部。文章中出现的斜体、上下角等应在文稿文件中作好标识。
4收稿通知编辑部收到来稿后,会立即发出“收稿通知”;收稿后3个月内,编辑部将对初审没有通过的稿件作者发给通知;自“收稿通知”发出日起4个月后,还没有收到“录用通知”的,作者有权对稿件另作处理,编辑部不再退稿。
5版权作者来稿发表后,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编辑版权属本刊所有。另外,本刊有权将其编辑的刊物制成光盘版或被其他正式出版的光盘版收录,目前,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与入网“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等。作者如不同意将稿件被其他电子刊物(网)收录,应在投稿时向本刊声明,否则视为同意。来稿刊登后,即付稿酬(以后被电子刊物收录,不另付稿酬)
文章规定
1题名文章的题名应言简意赅,方便检索,以不超过10个汉字为宜。
2工作单位应写标准全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
3摘要只要求中文摘要,以第三人称撰写,必须在300字以内。
4关键词不超过5个,列在文章摘要的下边。
5中图分类号本刊所发表文章需要学科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查询可见《生命的化学》编读之间板块或查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列在关键词后。
6图表每篇文章图表总数不超过3幅。插图、表格放在文中应该出现的地方,不要集中附在文末。从外文资料引用的图表必须将其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7度量衡单位、名词度量衡使用国家计量局198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的单位名称和符号。科学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以及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汉?汉英生物化学词汇》、《英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词汇》、《英汉化学化工词汇》、《英汉生物物理词汇》等新近版本中的汉译名词(一般不必再出现英文写法)。个别有争议的译名附英文或拉丁文,由本刊商定;无译名的用英文或拉丁文。外国人名、地名,以及生物的学名一般可用原文,如译成汉文时,应用国家或国家授权部门公布的、惯用的译名。对读者不太熟悉的译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务于其后加括号写出原文。国际通用或上述名词汇编中已有的缩写词,可直接引用。基因座名称的英文缩写一律要用斜体,全部大写或全部小写或首字大写;基因的位点用正体大写;突变或等位基因的符号或数字也用正体。蛋白质名称的英文缩写一律要用正体,全部大写或首字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名称的英文缩写前3个字母要用斜体。
8参考文献应引用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的主要文献(以期刊为主),以6~12篇为宜。引用期刊的格式为:文献序数,作者姓名,题目,期刊名称,年份,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3]廖贡献等.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1,33(3):331-334
[4]HermanJGetal.CancerRes,1997,57:837-841
引用书籍的格式为:文献序数,著者[或加In(见):编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5]KimaiterC,HoltenD.In:DeisenhoferJ,NorrisJReds.Thephotosyntheticreactioncenter,SanDiego:AcademiaPress,1993,49-70
(说明:一般情况下,尤其同一书内引用内容涉及多章节时,可以只引书的编著者和书名,省略章节作者和题目。)
正文中所引参考文献的编号要与文末参考文献的序号一致。请勿引用还没有正式公开发表的论著。本刊提倡来稿作者应在参考文献中对国内同行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给予充分反映。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