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研究期刊入选论文参考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4-01-16 17:42:17 更新时间:2014-01-16 17:50:06
随着后危机时代欧美国家为应对经济减速“再工业化”、“去杠杆化”趋势的增强,国内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生产“去产能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下滑的巨大压力,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当前城镇化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如何?如何推动城镇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摘要]目前鲜有文献就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探讨了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并以我国283个地级城市横截面数据为样本,从城镇化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其对城镇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快不利于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而城镇化质量提升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机理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分别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问题进行了较多研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强调技术创新、制度、国际分工等作用。孙军(2008)强调了创新对产业“创造性破坏”的作用。Greffi(2005)将国际贸易和投资引致的产业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转移视为产业升级的一个动力。Humplreyandschmitz(2000)提出了在全球化商品链背景下集群产业链升级的四种重要方式。张少军、刘志彪(2009)等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上,功能升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应从构建国内价值链角度促进产业升级。TerutomoOzawa(2005)从制度因素分析了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而对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发展动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城镇化建设路径等方面。Cohen(2006)从经济、资源、土地、制度、交通通讯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城镇化发展动力。蒋满元(2005)、李国平(2008)等论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互动效应。简新华、黄琨(2010)等认为两者不存在互动。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城镇化角度关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刘志彪(2010)、苏卫东(2012)提出“以城镇化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朱烨、卫玲(2010)提出新型城镇化为产业结构向高级演进提供要素支持和需求导向,对三次产业结构的改造与解决产业结构偏差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王可侠(2012)结合安徽实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水平升级与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关系。李程骅(2011)对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的对应关系与互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来加速城市转型升级。Schroder,F.andWaibel,M.(2010)分析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城镇治理问题。目前关于城镇化对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在城镇化变量指标选择上主要以人口城镇化率为主,没有考虑城镇化质量影响,且数据的选择多立足于省级层面,缺少城市层面的分析,因此得出的结论将会有失偏颇。
二、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从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②。城镇化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的改变过程,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变革。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受到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推力,一种是阻力。前者表现为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后者则表现为由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问题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阻碍。具体作用机理表现如下:
(一)推力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高端生产要素供给、需求导向、集聚带来的正溢出效应以及服务化程度提高来实现。产业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支撑。城镇化过程同时也是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在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集聚、土地扩张、资本投入增加、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发展转化。随着城镇化质量水平的提高,知识、技术、信息、人力资本等高端要素也逐渐向城镇集聚,为产业不断向高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镇化发展带来人口、企业的集聚。人口、企业集聚和规模扩大推动市场需求增长。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后,将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转向非农生产活动,非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将提高其收入,而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拉动了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增长。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高级人才的集聚也将会带动消费层次的提高,如以白领、金领为代表的人群注重消费产品性能高端化、低碳化、多样化、品牌化以及服务性。需求结构的改变推进工业产品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和行业结构等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企业集聚和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必然提高对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专业化的市场、发达的信息网络结构促使城镇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信息流、技术流等实现空间网络交流,减少了信息搜寻与交易成本,共同促进公共技术创新,加快观念、思想和知识的扩散等。基于集聚效应,城镇化具有发展极作用,这就是佩鲁所说的城市作为地理上集中的综合产业极“改变了它直接的地理环境;而且如果它足够强大,还会改变它所在的国民经济的全部结构。作为人力、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集中中心,它促进了其他资源集中和积累中心的产生。当这样两组中心通过物质的和智力的高速公路相互联系在一起时,广泛的变化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视野和计划中就显示出来了”。
(二)阻力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作用主要是由城镇化过程产生的集聚不经济和城市病问题所导致的。人口、企业过度集聚和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会对城市水、电、交通、土地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压力。如果再加上空间规划不合理,城镇经济体之间关联性不强,就容易造成企业外部成本增强、企业创新性动机和能力不强,制约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空间拓展。城镇化过程中的低端要素集聚也容易促使各种污染废弃物增多,城镇环境污染程度提高、生态环境恶化。城镇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下降会对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高度要素产生挤出效应,导致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资源及市场需求减少,从而阻碍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城镇生产要素的低端化和基础设施的不健全等影响着城镇服务功能的发挥。城市功能是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从经济基础理论来看,城市功能的着眼点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部分。随着全球生产组织的服务化,服务经济在地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镇服务功能不强,难以形成对城镇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不利于城镇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是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作用力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当表现为推力时则城镇化有助于产业转型的实现,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正影响;当表现为阻力时,则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负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可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鉴于数据的来源和可获取性,在产业转型升级变量选择上,本文选取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进行衡量。而对城镇化衡量指标,则区别于以往学者仅以人口城镇化率表示的做法。本文认为对城镇化的衡量既要反映城镇化速度,也要反映城镇化的质量。因此,在指标选择上,从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其中,城镇化速度可以用人口城镇化率表示,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质量则借鉴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做法,由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表示。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主要由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指数、城镇化推进的效率指数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指数三个方面构成。
(二)样本与数据
本研究数据为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年的相关数据,由于数据缺失,不包含拉萨市、毫州市、忻州市和普洱市,数据主要来源为《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其中各城市的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指数数据选取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公布的城镇化质量评估数据。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基于前期理论分析,建立横截面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cyzx=c+β1cz1+β2czzs
其中:cyzx表示产业转型升级变量,c为常量,cz1代表城镇化率,czzs代表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β1、β2分别代表变量回归系数。利用Eviews6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横截面数据多存在异方差问题,首先采用White对异方差问题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检验结果,检验F统计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模型存在异方差。为了消除异方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R系数和调整后的R系数相对比较高,拟合优度高达0.8,说明拟合效果比较好。模型F统计量总体显著性高,通过F检验。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有影响,其中城镇化率对产业转型升级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城镇化率或城镇化速度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负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并不利于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而城镇化质量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回归系数为正数,推动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城镇化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变革的过程,其进程既包括城镇化速度的发展,同时也包含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理论和实践表明,城镇化对地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比较快,但主要表现为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进程在早期阶段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人口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其过快发展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如人口的过多增长;如果城镇基础设施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将会引发城市病问题,带来城市拥挤,也会抑制企业的创新,不利于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现阶段,随着城镇化加速,城镇化转型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在未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应过分看重速度、数量,而应更加重视质量,城镇化转型需要由人口城镇化向城镇化质量提升转变,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这就要求:
(一)实行差异化新型城镇化战略
不同层级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着力点,城镇化建设应实施差异化新型城镇化战略。合理确定各层次的功能定位,构筑科学合理、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的城镇发展体系。核心城镇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生态化发展,提升对中小城镇的辐射水平。中小城镇积极承接核心城市产业转移,提升现有产业的关联度和集群转型升级。
(二)完善城镇软硬件基础设施
城镇化质量提升离不开基础设施条件支撑。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一些城镇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或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流通与集聚。即使在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制度也还不健全。这就需要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一方面建立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搭建企业交流或交易的平台,减少要素流通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要构建适合高端要素发展集聚的软环境,以利于企业和科技人才成长发展,减少企业交易成本和风险。
(三)提升城镇服务功能
随着全球生产组织的服务化,服务经济在地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城市转型和能级水平的提升,必须转向经济体系的服务化,必须能够提供大量的现代服务活动,特别是生产性服务活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主体地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一个区域的市场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金融中心等,提升城镇的服务功能,为高端产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
(四)转变生产方式、集约利用资源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工业化模式。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当前城镇尤其一些中小城镇呈现出低端、粗放的发展特征,如空间规划不合理,城镇产业集聚效应比较弱,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城镇转型要以生产方式转变为关键,实施集约化、精细化的生产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工业土地,提高工业用地效率,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创新技术管理水平,充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最终实现资源集约化生产。
(五)加强城镇环境生态化
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的传统城镇发展模式已经让人们深刻领略到其带来的伤害。改革过去的城镇生产消费模式,构建城镇生态文明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在城镇化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提高规模效益,提升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