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研究
所属栏目:成人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0:21:25 更新时间:2021-03-08 15:10:59
摘要:建筑材料课是建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其试验检测技能,以便在今后实践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专业基础课
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学时少
根据大纲要求,理论教学需50学时,实验教学需25学时左右。而目前高校的建筑材料课时普遍偏少,达不到大纲要求。有的甚至因为总学时少而不做实验,只是带学生参观一遍实验室,看一眼主要的仪器设备。有的因结构、建筑、给排水、道桥、工民建等几个专业都有建筑材料课,但师资不足,也只能不断压缩总学时,过少的学时连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都有困难,更不要说作高一步的要求了。
(二)实验仪器设备少而旧
一些具有对外接受有关建筑材料性能检验资质的院校,仪器设备较多,而一般的院校因设备经费及实验场地所限,仪器设备的种类少,数量也少,能开出的实验数目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由于每班的学生人数较多,即使分成几个组把几个实验穿插起来进行,亦终因每个实验只有一台或两台仪器,不可能每位同学都能动手操作。有的实验为尽量减少误差,保证可比性,要求在同一时段进行,做这样的实验就更加难以安排了。如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就要求用同样湿度、粗细的骨料,然后用经试拌调整的同样配合比的拌合物进行试块的制作。笔者在指导上一学年的“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中,胶砂搅拌机的传动带因老化老是滑落,不能保证搅拌的连续性,开开停停,达不到“自开动机器起搅拌180s”的要求。今年购进新的搅拌机后,不仅实验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减少了误差。
(三)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
建筑材料的学习重点是掌握材料的建筑性质和合理选用材料。建筑材料课与力学、钢筋混凝土、钢结构专业课程相比,涉及范围广,材料品种多,内容繁杂而相对分散,侧重于理解和记忆而非计算。但部分学生并没有抓住这个要领,满足于一知半解,抱着“只要考试及格就行”的思想,由于期望值不高,不愿下功夫,成绩自然不够理想。建筑材料试题中问答题占了一定份量,但有的同学做问答题比答名词解释还简单,一道10分的问答题,只有一两句话。问那些匆匆出考场的同学,都自我感觉良好。可翻开他们的试卷,做错的不说,各类题型中空白未做的也不少见。不愿在考场多坐一会儿,不愿多思考,估摸着及格就行。做实验也同样存在着不够重视的情况。表现为实验前预习不认真,实验时满足于按书本上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机械操作,对实验原理一知半解;对实验结果也不善于分析,数据一出来,抄到实验报告上完事;操作不够规范。上学期,笔者在进行“混凝土非破损试验”(演示试验)前,让学生看了一遍教材中“强度回弹法”的内容,又当场提问了几位同学实验原理,然而期末考试中,仍只有少数同学答出了回弹法的原理。在“砂的表观密度测定”中,用天平称量烘干试样时,有的同学随意地拿着刮刀拔游码;把试样装人容量瓶后,并没把瓶颈上粘附的沙粒都冲人瓶中,使得这部分砂粒不能达到实验要求的饱水状态。
(四)建材教师的窘迫
建筑材料课程既是工民建专业中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但又不属专业主干课程。特殊的课程定位使得各院校的建材教师倍感窘迫:第一,学生对新型建筑材料有新鲜感,而对平时见得较多,略知一二的水泥、混凝土之类普通建筑材料知识没有兴趣;而且建筑材料内容大都是枯燥的文字叙述,要从枯燥中讲出新意,教师授课的难度自然增加。第二,一般各教研室,都是分包几门课程,但由于建筑材料课程的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相差较大,难以向其他课程发展或转化,使得建材课程老师教学工作量较少,必须寻找其他的途径补充工作量才能使年度考核过关。在找项目、搞开发方面也有同样的困难和压力。第三,建筑材料课程又是建设部对各院校工民建专业验收评估的一项内容。
二、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l)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如:在学习“混凝土的耐久性”这一节时,要求学生自学并写一篇有关混凝土耐久性的读书报告。既对混凝土的知识能够系统地理一遍,又能通过上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学会检索,还能培养写论文的方法。
(2)培养科学认真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往往实验操作部分能增强记忆,加深印象。所以要鼓励人人动手,像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操作压力机。实验成绩不合格,不得参加理论考试。
(3)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误差原因及调整等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实验室尽量敞开,除实验课外,想做什么,随时可进行。鼓励学生对实验步骤、操作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了解建筑材料的动态特征
建筑材料质量不断提高,种类不断增加和更新,应用技术不断改进和革新,标准、规范不断修订和补充,需要能够反映建筑材料科学发展新水平的教科书,以适应教学。在重视教材的更新换代的同时,又要注意各章节的轻重。如:为保护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国家已明令禁止和限制生产、使用实心粘土砖,鼓励和扶持砖瓦企业利用大宗煤歼石、炉渣、粉煤灰、石煤做生产原料,鼓励发展空心砖、非粘土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等,各地对新墙材的开发和运用也日益增多,对这部分内容就要有所侧重和补充。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筑材料实践性强,与建筑、结构、施工、环保等知识领域密切相关,为了增强感性认识,增加学习兴趣,应多带学生去水泥厂、混凝土预制厂、建材市场或施工工地参观。现在杭州市就有石材市场、陶瓷品市场、新时代建材市场等等,这十分有利于教学。讲授混凝土外加剂时,可以把几种外加剂带人课堂,使学生对其气味、颜色、状态都形成感性认识,在混凝土和易性实验中,混凝土试拌后,马上加人外加剂来直观体现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的变化。在讲授石材时,可以补充本地区的石材资源、品种、生产和销售情况。
三、结论
建筑材料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独立学科,也是土建工作者必需熟知的基本知识。随着国家建设的突飞猛进,建筑业与建筑材料也交互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也不断得到修订和补充。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作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筑材料课程内容多而杂,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章节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孙南屏,祁玲。关于建筑材料课改为土木工程材料课后教学方法改变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1,(01)。
[2]王璿。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3]金恩平,谷向韶。谈《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9)。
[4]李明兰,左秀丽,孟玲。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3,(05)。
[5]贾福根。《建筑材料》课的教学体会[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6]陈德平。21世纪土木工程师应具有环境意识——关于“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1,(05)。
[7]王刚。建筑材料课教学新方法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
[8]苏超。直观教学法在《建筑材料》课程中的运用[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1999,(02)。
[9]陈宝春。高职高专《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4,(12)。
[10]徐惠忠。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