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
所属栏目:心理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0:47:33 更新时间:2025-01-08 11:44:51
谭井伟山东省齐河县实验中学
数学是高中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科目,不仅有广泛的应用,可以解决诸多的数学问题,同时也是一门基础学科,为其他理科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学习工具。高中数学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是难度较大的,在教学中往往会给学生一种枯燥乏味感觉,于是造成学生学习比较困难,从而导致教师教学难度加大。所以,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就成为了广大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想搞好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教师的教学入手,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学习进行,探索更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从教师这方面来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教师必须能够深入理解教材。宏观上,教师对教材要能够整体把握,对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有深入的理解,准确把握各部分知识的地位和作用。细节方面,教师必须准确无误地掌握各个知识点,能灵活处理各种各样的重点和难点,能有效地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只有做到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其次,数学的教学工作不仅是讲解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其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要求思维缜密,思想灵活,解决问题要有严格的步骤。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掌握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生如果真正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很容易,学生的学习也会很轻松。
再有,教师在教学中的治学态度必须严谨。数学这一学科有他的固有特点,那就是无论是学知识还是解决问题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是非曲直必须一目了然,不能似是而非。我们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但面对问题时必须严格谨慎,丝毫不可松懈。学生如何对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甚至是以后对人生的态度,势必将受到我们影响,绝对不可以因为我们的原因而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最后,教师不仅是要很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也要学习一些相关相近学科的知识,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业务素质。数学知识理论的学习起来确实会让人乏味,教师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和联系实际,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从学生这一方面来看,学生学习时也必须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点,学生学习不能只是的学习知识,还必须学习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必须从题海中走出来,要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技巧、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处理解决问题。学生做题时必须有一定的想法,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要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知识、方法、问题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和处理问题。
第二点,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去学习,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学而不得其法,事倍功半,一场徒劳而已。学生要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学会如何去预习,学会如何去听课,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学会如何去复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的学习,进而提升学习成绩。
第三点,基于数学学科的特征,学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能力。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学习高中数学的。基本的运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学生应努力提升这些能力,教师也应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这些能力,以更好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数学的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的。没有教师谁来教,没有学生来教谁,二者的作用同样重要,不能忽视任何一方。教师和学生必须通力配合,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