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偏远地区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2-19 10:43:02 更新时间:2014-02-19 10:11:0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每个学校的硬性指标。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情况已经步入规范科学的发展轨道,而偏远地区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还很突出,更亟待解决。
摘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是学校考评的硬性指标之一。但在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就偏远地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能规范开展,浅谈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偏远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一、偏远地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
1.认识偏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已经成为学校的硬性指标。偏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更重要的是人们认识的偏差,导致这门课程目前处境尴尬,甚至沦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时临时抱佛脚的课程。
(1)学校领导的认识偏差
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学校的教育经费比较紧张。学校领导为了争取资金改善本校教师待遇和学校条件,往往更愿意在争取生源上下工夫。保证良好生源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尽可能提高本校升学率从而扩大知名度。于是,学校领导在管理方面对提高升学率上下了很大工夫,一味强调学生的分数。于是,所谓的不考试的科目就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挤占这些课程,使之名存实亡。
(2)教师的错误理解
心理健康真正落到实处就是要渗透到所有学科中,所有老师都有承担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和义务。而实际上,校领导包括广大教师也认为那些学习差、纪律涣散、不听话的学生都属于“心理疾病”的典型。学生不交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成绩差统统交给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而且希望心理健康老师三言两语就可以让“差生”洗心革面,奋发图强。结果导致很多学生望“心理咨询室”而却步,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室似乎成了学校的“检讨室”,导致很多学生担心被嘲笑,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倾诉。
2.师资力量薄弱
人们认识的偏差导致很多学校在选择心理健康与教育专职教师时过于简单。例如某个说话慢、声音轻柔的老师虽然对心理学知识一窍不通也可以被选中担任心理辅导员,有些学校是觉得哪位老师任务量小就指派其做心理辅导员。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队伍的整体力量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及学生的心灵成长。目前,绝大多数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是半路出家,有政教处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也有长期担任班主任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临时凑数的。这部分人虽然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技术。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按照传统的思路教育、帮助学生。这样不仅没有在心理上对学生予以关心和辅导,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厌恶,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加重。
3.开展工作时的某些误区
(1)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权由政治教师做,虽然也按照课程要求讲了情绪、意志、认知等等心理学知识,但都是枯燥无味,不但对学生不起任何作用,相反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2)建起心理咨询室犹如“守株待兔”
一些学校按照上级要求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也安排了相应的教师。可是从来不把心理知识带入课堂,让大家了解心理学知识,意识到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咨询室的最终结果是“门前冷清”,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所以,一个学校仅仅设立心理咨询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心理学知识带入课堂,普及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3)工作、评价机制不完善
很多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都遇到了极其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效果的评定。以我多年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历来讲,心理咨询室的设立及开放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形同虚设。因为教师上班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一致,学生在上课时间是无法去心理咨询室的。时间久了,同事和领导也会误以为心理咨询室就是养闲人的地方。事实上,大多数时间学生上课,我必须按时上班,学生放学后有时间找我,我都是占用了我的休息时间。所以心理咨询室在要求上不能和其他科室一样,搞一刀切的政策,对上班时间、工作任务等都需要从实际情况考虑,合理设置。
有些学校搞所谓的竞争机制,其他有考试成绩的教师拿成绩论高低。而心理健康教师无考试成绩,学校为了“一视同仁”,居然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规定作业和考试,完全把国家在基础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与教育课程的本来初衷搞乱了套,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二、偏远地区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对学校领导以及教育主管人员的培训
学校是个育人的地方,所以必须关注人性,只有人性和谐发展了,才能使家庭和社会和谐。如果一个学校的管理人员知识陈旧、思想落后,那么管理出来的学生和教师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学校管理者表面上是管理了教师,殊不知因为自己的认识偏差或者管理瑕疵,最终的受害者就是学生。让一个完全不懂心理知识的人给一个患有人格障碍的学生去治疗,简直不可想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其目标就是形成、维护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最高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健全个性的形成,其次是预防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所以,我国还是要继续加强、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水平。应该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中,甚至是普通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的普及、培训工作,以增强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尤其是对其目的和意义的认识。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的开展才能得到领导和管理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得到其他教职工的同步配合,效果也才能更明显。2.加强对心理健康与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培养
做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者不仅体现在听几场报告和讲座上,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搞心理学不仅仅凭一腔热血,只有在不断学习和反省中才能成长起来。人的心理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自我学习的同时一定要走出去。心理学知识比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参加各种培训,从而提高个人水平。但是在落后地区,教师培训依然针对的是主科,心理学的培训可谓“千年等一回”。即使有相关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也是最基础的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当然这也与落后偏远地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层次有重要关系,毕竟大部分都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但是对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来说,这种培训味同嚼蜡。
3.将心理健康渗透到学校与家庭
谈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们首先会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有人怀疑教师也有心理健康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及社会文化等原因,人们往往重视教师的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教师的家庭生活质量;重视教师对于社会的责任,而忽视了其对于家庭和孩子的责任;鼓励教师的牺牲精神,而忽视了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可见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之重要。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这就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加强教师自身心理状态的调适与人格的提升,用教师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在很多发达和较为发达地区,心理健康的学习不仅限于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职工都定期进行心理测量和疏导,首先排除教师的不良心理,绝不让教师“带病上岗”。而在落后偏远地区,这些工作依旧处于空白。
其次,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即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与社会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也就是相当于社会这一大环境的小环境。所谓的“家校分离”即是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分离。一个孩子一天在学校的时间不低于6个小时,在社区大约3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在家庭。因此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时代,社会参与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沟通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而在社会参与力量中,家庭参与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影响。家庭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学校折射式地反映出来,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困难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实施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与心理素质完得到善。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充实,就不可能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关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从措施上进行深化,切实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机制和环境。特别是偏远地区,一些中小学生路还没走就已经严重走偏,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反思。多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而不能任其错误地发展下去,关注人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才是教育的首要前提。
参考文献:
[1]赵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及反思[J].黑龙江教育,2011(1).
[2]何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2).
[3]刘兰,洪顺刚.学校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
[4]曲波,于宗魁.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2(02).
[5]马建青主编.高中心理健康与辅导[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期刊推荐:《新校园》
期刊简介:《新校园》(理论版)是山东出版集团主办,中国教育科学思想研究会协办,中学时光杂志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育教学类综合性教育期刊,国内邮发代号24-188。本刊以“贴近教师,关注教研,牵手校长,扎根校园”为办刊方针,倾力打造集“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博学性、指导性”于一体的一流刊物,搭建起全国教育工作者之间学术交流、理论探讨、经验传播、成就展示、动态报道的教育专业类期刊平台。
读者对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各级从事教育理论、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各大中专院校教师及其他从职人员;各中小学、幼教、特教等一线教师及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在读研究生。
期刊栏目:巻首语、理论探索、学术纵横、管理与评价、高教研究、课程与教学、高层视野、校长论坛、研究生园地、明校风景线、班主任天地、学科教学、素质教育、教育创新、德育与心理、多媒体教学、校园文化、家长课堂、当代教育家、外国教育、调查与实验、编读往来、新闻视窗等。
期刊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网》《龙源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