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论文学校利用节日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存在的问题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2-26 15:36:28 更新时间:2014-02-26 15:17:23
节日一般是指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或由人们所特别规定的、具有特定风俗活动内容、以年为周期周而复始的专门时日。节日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其中都蕴含着大量的礼仪道德元素,可以为学校德育所用。中国是一个节日众多的国家,除了本土的传统节日,又有许多现代社会才形成的节日,也有从国外舶来的“洋节日”。当然,学校的道德体验活动,一般是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节日或是纪念日来开展的,如雷锋学习日、母亲节、儿童节、植树节、重阳节、春节等。如何利用节日开展道德体验活动,这是学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
【摘要】当前道德体验活动在很多学校开展,节日是学校开展道德体验活动的重要载体。但学校对节日的选择、利用和组织,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活动虽多,但收效甚微。这主要是由于对体验的片面理解,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个体差异。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体验的内涵以及道德体验生成的过程,选取适合学生的节日,组织、安排得当。
【关键词】节日,活动,体验,道德体验
道德教育的传统知识灌输方法一直为人所诟病,如今许多学校利用节日开展大量的道德体验活动,就方法上来说,是良好的转变。但就效果而言,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并不理想。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质疑。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明确道德体验的概念,准确的定位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
一、厘清道德体验的概念
利用节日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必须明确道德体验的真正内涵,才能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一词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出现频率比较高,但在哲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中意义、内涵都不尽相同,刘惊铎把体验定义为一种图景思维活动。其中,图景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整体性存在,它同时包含着个体过去的生活阅历、当下生活场景和未来人生希冀的蓝图,其显著特征是整体性、现场性和超越性。[1]通常意义上,人们把外界事物、情境引起“我”的内心感受、体会或者亲身经历,称为“体验”,包括对过去生活、现实情境和未来期冀的追忆、体味和想象。在教育领域,体验较多出现在道德教育中;体验是实现学生道德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道德体验可以充分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我们可以这样给道德体验定义:道德体验是道德情境、道德事件等引起学生内心感受、引发情感、形成理解、进而生成意义的过程。道德体验的实质就是学习者(主体)与学习材料(客体)之间的互动,体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道德体验尤为如此。在道德教育中,只有当主体对客体产生了感受、情感、联想、体验等反应时,客体才会慢慢进入主体的内心,引起主体的情感共鸣,与主体已有经验融合,导致主体既有“图示”的丰富或者调整。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道德内涵,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它不会自动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施加影响,需要学校和老师有效的组织和利用。同时,教育意味也不能过于明显,在道德体验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学校都是引导者或是管理者。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当前学校利用节日开展道德体验活动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二、学校利用节日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存在的问题
1.节日道德体验活动形式化,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每个节日本身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校利用节日开展体验活动必须清楚地把握节日的内涵及其道德要素,要让学生对将要开展的活动有充分了解。笔者曾在合肥市H小学实习,恰逢六一儿童节,学校策划了一场大型活动,主要有以下环节:区教育部门领导慰问、小学生文艺表演(诗歌朗诵、集体唱歌)。笔者随机访谈了几名学生,他们都很喜欢儿童节,但都觉得这些活动枯燥无味,没有意思。因为学生在节日活动中并未真正过自己的节日,而是在过成人安排好的节日。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多数学校在节日里开展道德体验活动都存在这种形式化的问题。形式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道德体验活动的节日化,体验式德育成了节日里才有的“特殊德育”。教育工作者只在某些特定的节日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平时学校道德教育方法依然是以道德知识的灌输为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年轻心灵厌恶有意的造作”[2],学生对于刻意安排的活动往往带有排斥感,不会从内心接受。第二,节日道德体验活动被异化,手段变目的。在节日里开展活动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德性,现在体验本身却变成了目的,为了体验而体验。许多学校老师为了完成硬性任务,如雷锋学习日规定学生必须完成几件好事、在母亲节为母亲洗脚、在植树节规定学生种几棵小树。这种被异化的体验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学生的抵触情绪,二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养成虚假性道德。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道德敏感性的降低。
2.节日道德体验活动形式单一,忽视个体差异
许多学校利用节日开展道德体验活动时,形式过于单一呆板,许多节日活动甚至形成了固定模式,每年的体验活动形式一成不变。体验必须是丰富多彩的,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同时,体验形式过于单一,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也是不利的,对每个学生而言,能引起其情感共鸣的道德体验形式不尽相同,“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3]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这一事实,教育不是农业不是工业,每一颗心灵的成长路径都有差别,每个学生情感发展都处于不同阶段,都整齐划一地进行同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只会养成无差异、毫无个性的人。体验与个体的自我意识是紧密相连的,然而,一些教师习惯在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中强调“统一性”,期望通过一两次体验,学生便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是不符合学生道德发展规律的。
3.节日道德体验活动内容空洞
大多数学校在节日开展的体验活动内容空洞乏味,缺乏情感核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4]许多学校充分利用节日开展了很多活动,节日活动热闹有余但价值不足,很多体验的内容并未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许多教师认为,体验学习就是联系实际,只要活动内容与实际生活有联系,不管学生经历了怎样的活动,有无情感的唤起,都是体验式学习。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缺乏情感的空洞的道德体验活动会造成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节日里的活动必须充满趣味性、情感性并贴近学生生活,没有情感的体验注定只是一个花架子。4.节日道德体验后续工作不足,道德体验不具有持续性
以“雷锋学习日”为例,“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句调侃之语,形象地反映了当前中小学利用节日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学校往往寄希望于一次次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这种想法显然不切实际,道德情感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道德体验只有反复进行,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学校在节日里开展道德体验活动,节日过后就又恢复到道德知识灌输的德育方法,长此以往,只会降低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学生的道德思维也将变得僵化。没有长期的情感积累,体验过程势必断层,学生道德自然不会发展。
三、如何利用节日进行道德体验,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1.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时,须尊重学生在道德体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在节日的选择上,老师不可越俎代庖,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过的节日。国外学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学校日、班级日、帽子日、睡衣日这些节日是建立在学生自主选择上的,是在学生兴趣基础上设立的,这些节日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又能引起学生强烈参与的欲望,学生对于这种喜闻乐见的节日,更容易融入道德体验中去。其次,利用节日开展体验活动,要正视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在选定节日后,在体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是导引者,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而学生则是体验的主体,“体验是体验者按照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5]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才能更有效地体验。体验的亲历性决定了体验是体验者自己的体验,别人无法代替,否则学生一旦失去主体地位,被动地去接受,就不能称作体验。以母亲节为例,大量汇报演出、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或者是“为母亲洗一次脚”这类活动,学生确实去参与了,前者是给大人们看的活动,后者则带有“节日特有美德”的性质。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地位,因为学生未能自己选择,自己主动去做。不是为母亲洗一次脚就能代表他以后都会这么做。学校的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亲自体验母亲的辛苦,刺激学生的道德神经,才能让体验深入学生的内心。
2.节日活动内容要多样化,加强体验主体之间的联系
节日本身蕴含着特定的道德元素,但是每个体验主体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经验去进行体验的;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体验到的内容、情感激发的程度等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活动内容上,学校工作者要学会变通,不是恪守某一特定内容,而是要教会学生体验的方法,这样每个体验主体都会去构建自己的体验架构。同时每个人的体验道德的情感与内容有所差异,学生彼此之间的交往,由于没有成人的约束干扰,更容易表露出真情实意,体验到最真实的情感,通过这些交往,个体可以感受他人、体验他人,进而帮助他人,不断积累道德经验,实现道德发展。所以校园里、班级里的人际关系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它是学生进行体验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在节日活动中,在学生日常生活中,都要重视这一点。实际上,体验分为想验和亲验,并不是一定要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很多学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没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无法让学生做到亲验证,就可以采取想验的方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为学生体验提供条件。通过角色扮演、多媒体的运用等手段,学生也可以完成一定的体验。
3.节日道德体验活动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体验材料
道德体验源自生活,最真切的情感也是来自生活。把体验和学生的生活割裂开,曲解生活的本意去体验,不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变化,更不会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著名现象学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说:“我们需要在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中去寻找生活体验的原材料,并对之进行反省和检查,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获得其根本特点的某些意义。”[6]利用节日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生成体验内容,这样更容易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比如儿童节开展的活动如果仅是迎接领导汇报演出,就是脱离了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体验。节日体验活动,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和学生的交往外,学生的道德养成,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课余时间,所以要积极寻找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材料。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到,他带领学生们到蓝天下、森林里、河流边,通过童话、幻想和游戏,引导他们进入周围的世界,每天都发现一点新的东西。这很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借鉴,开展节日道德体验活动,要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才能触摸最真实的体验。
4.做好节日道德体验活动的后续工作,保证体验的连续性
不是每一天都是节日,在节日里才开展道德体验活动,其他时间依然是传统式的道德知识传授,这样就会造成体验的阻断。学校要保证学生体验的持续发生,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童年时期,伴随着做好事而反复体验过的快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转化为高尚的道德意识。”[7]老师要有耐心,多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进行道德体验。学校开展的节日活动是为了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区别于社会上公益性质以及功利性的节日活动。以植树节为例,上海市某小学某班班主任老师在植树节来临时采用了如下方法:没有长篇大论的活动策划方案,没有精心安排的活动,而是组织学生自愿捐钱为班级采购了几盆绿色植物,让班内学生轮流照管。这样做就能让学生见证植物的生长,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爱护环境之心,随着情感的积累,让这种体验持续发酵,最终成为学生内心道德架构的一部分。这样比植物园一日游、一篇周记来得更加实在和有效些。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引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2][3][7][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4]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
[6][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