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孔子建长廊让古韵展新晖
所属栏目:戏剧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0:52:45 更新时间:2021-03-18 14:35:22
摘要:“孔子文化长廊”位于德阳市市区滨水景观主要景观轴线上,以传承“孔文化”对其进行定位,力图在强调“古韵展新晖”的现代休闲园林景观的同时,彰显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关键词:“孔子文化长廊”,规划设计,传承孔文化,园林意境表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景观和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平衡身心、保持健康体魄的同时,接受传统的和现代的文化熏陶的需要,也为了将城市打扮得更为美丽,德阳市近年来按城市规划的要求,把文化、石刻艺术融入城市建设中,建设了许多用于健身、休闲、游憩、观光的城市广场、街头绿地、湖滨公园。于2003年设计建设完成的“孔子文化长廊”便是其中之一。
笔者参与完成了“孔子文化长廊”的规划设计,并参加了该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我们力图协调好滨湖休闲园林众多功能的同时,始终强调体现“古”与“今”的交融,运用各种设计元素象征表达,展示其“古韵新晖”的历史和现实,力求将“孔子文化长廊”建成一个融自然生态、休闲交流、文化传播学习为一体的高品味城市休闲绿地。
1. 项目概况:
1.1地理位置:
德阳市城中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清澈河流——绵远河,1991年将城中部分改建为水面宽达250米左右的旌湖,成为德阳市城中的一道风景线。“孔子文化长廊”滨水景观的建设地点就位于旌湖东岸,彩虹桥至东大桥之间,全长800余米,平均宽度50米左右。长长的滨水绿带顺水蜿蜒,旁边是波光粼粼、烟波浩渺的旌湖水面,与楼群后面青翠叠嶂的龙泉山脉遥相呼应,俯仰成趣,有良好的视线和景观条件。
1.2场地状况
“孔子文化长廊”规划用地为长条状,地势起伏,北高南低,高差达7米左右,为达到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创造了自然条件。沿旌湖有一条滨河水泥路面,交通便捷。原绿地为市民长年义务植树形成,绿荫葱茏,有不少的银杏、黄桷树、刺桐、国槐、蜡梅等可利用的观赏树木,但也因长年没有梳理,有许多杂树、杂草和老化树木,影响了景观效果。
2. 总体规划构思与设计理念
2.1背景:德阳的“孔子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南宋开僖二年(1206年),德阳就始建文庙,明洪年间迁建今址,清道光年二十八年(1848年)至咸丰五年(1855年)进行了大修,以后历年都在不断进行着修葺。德阳孔庙占地20700平方米,是四川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孔庙。
1990年5月25日至28日,四川省孔子研究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孔子、孔庙学术讨论会是在德阳召开,当时的市委书记李永寿同志为讨论论文集做序。
在德阳多处景点可见孔子的塑像、孔子讲学出游及论语的浮雕。
以上虽列举的只是点滴,但足可见孔子文化渗透和融入在德阳的文化脉络里。我们对湖滨绿地规划时以“孔子文化”为意境和主题,更是传承孔子文化的有效举措。
2.2构思切入点:
对现场反复踏勘,对任务反复解读,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孔子文化”的规划设计中,应于以重视和解决:
① 对“古老的”孔子文化儒家思想的文化定义,在现代园林中进行运用。
② 园林的空间构成,要以“孔子文化”为主题,并结合游览、观赏、休闲娱乐等因数配套进行,贯穿发展的思想。
③ 体现“亲水自然、闲适”的滨水特征。
④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符合德阳市总体规划中对本段旌湖滨水绿地的系统规划。
2.3设计理念:
2.3.1.儒家文化氛围的主题和形象
孔子生于春秋末,正逢奴隶制解体的大变革大动乱时代,为重新树立道德范畴和伦理目标,挽救信仰危机,孔子提出“仁”为道德范畴的核心,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积极肯定人生的入世态度。“天下大同”是他的最高政治理想,因而在设计中将此定为主题,设计反映孔子主要思想的四组广场均用庄重的格调表现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从园林绿化到建筑、雕塑,从广场到园林小道的铺装,均采用清雅的色调,简单流畅的线条,天然的材质,在现代园林中展现出传统的、文化的园林味道。
2.3.2“起、承、转、合”式流畅的空间布局
该工程所处地段为一个狭长的滨湖绿地,为产生一种连贯流畅的观赏效果,从北向南依次布置了大小不等的风雅广场,大同广场、中庸广场和乐水广场。沿湖滨一系列富有变化和节奏感的广场、曲墙,花溪和各种精致而朴素的石雕,既丰富了各种活动空间,更体现出“起、承、转、合”的中国传统风格,展现出一曲流畅音乐般的文化休闲空间。
2.3.3孔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保护与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历史的“文化意义”,传播孔文化的精髓。我们要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去分析过去,才能找到过去的特色,找到过去与今天的联系,理解从过去到今天,由今天到未来的发展轨迹。只有这样,才能让历史文化讲述出自己的故事来。
基于对德阳民间孔文化认识的调查,在“孔子文化长廊”设计建设中,我们采用了多种保护文化传播文化的方法:在大同广场的核心景观水晶论语墙上,石雕手书的论语文选,粗糙的墙体透明的水晶和雕刻字的磨砂感,将《论语》细腻地突现出来,让游人产生阅读的愉悦;竹林下设有弯曲的彩色曲墙,墙内镶有小块磨砂玻璃,上面书写人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警言;园路上铺装有130块黑色石板,上面用线刻的方式精心雕刻了春秋时期乐、器、兽等的图案,并将图案描为金色,无意中的俯首一瞥,都会看到穿越了千年时空的精致;园林坐凳以青石为支墩,以本色的木条为坐板,青石侧面用雕刻论语中精炼出的词语的篆字,显得古朴亲切;园林植物种植上选配了梅、竹、荷等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品种……让长廊中的每一处景致都能以不同的形式,讲述一段文化的故事。
3. 主要景点设计
3.1乐水广场
乐水广场位于“孔子文化长廊”的最南端,是长廊的南入口,得名于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以江水奔流不息,表达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碧波荡漾的旌湖畔,我们希望通过“乐水”表现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为表达这一主题,在黑色半扇形的梯形广场上,设计了一个高4.5米,直径7米的大古鼎作主题雕塑,其上设两层喷泉,开放时,上层中心水柱喷涌高达8米左右,以其强劲的动势表达不息的态度。古鼎是钢筋混凝土浇铸,为表现古风,将其外墙装饰为偏青铜色的青石板,石板精细雕刻了仿春秋时古鼎花纹,刷上清漆,古香古色的韵味十足。
3.2仁德广场与中庸广场
仁德广场与中庸广场是一路之隔的两个小广场,中庸广场上设园林休闲亭作竖向构图,仁德广场置圆形扇面雕塑墙作横向构图,在视觉上达到平衡。
中庸广场上三个木质、白色膜顶亭呈“品”字型摆放,以表现不偏不倚之意,地面用有木纹的石材仿木条铺装,体现古朴的气质和中庸的张力。
仁德广场用花草带、“气象万千”红石雕塑、硬质地面、绿地环环相套,不高的雕塑墙采用圆雕结合镂空雕,可供孩子们攀爬嬉戏,使整个空间充满趣味。
3.3大同广场
大同广场为整个长廊的构图重点,我们力求在此强调该景观段的主题,在此突现浓重的儒家文化氛围。为表达隆重的意味,将广场设计为上升式、且具有强烈聚合感的圆形,以产生“大同”的印象,圆心处设计有一块半径2米的贴地高浮雕青铜板,嵌刻了孔子大同思想的言论,并在青铜板上刻“-2004-……”,以隐喻手法将过去、现在、未来凝结为时间长河中的一点,让人浮想联翩。
广场正立面的后端,设计有3米高18米长的水晶论语墙,墙上雕有论语文选,以片石镶边,墙上端铺设有水管和向下的喷口,墙后密植4-5米高的斑竹。可以想像,薄薄的一层水在水晶墙面流动,彩色的灯光斜照在雕刻的文字上,使“论语”波光浮动,竹影摇曳,使空间氛围虚幻而又充满了感悟。墙体北端设计了一个天庭饱满、眼窝深陷的布衣孔子的头像雕塑。水晶的细腻与片石的粗糙形成强烈的对比,孔子头像皱纹密布的眉头与流畅的文章也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视觉冲击,留下深刻印象。
为了进一步丰富广场的立面构图,在广场外边线上设计了6根3.5米高黑花岗石的雕花“六艺”柱,以雕塑语言表达儒家“礼”“乐”“射”“御”“书”“数”六种为人修养。黝亮的黑色柱体上用线刻的图案语言详细的诠释了设计者对儒家“六艺”的理解,柱的顶部烫有金铂。柱高大而圆润、厚重而华丽、黑色的柱、白色细细的雕纹、金色的顶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光影变化使整个构图显得更为隆重庄严。
3.4明哲花溪
明哲花溪位于大同广场以南,以一弯清澈的溪水与大同广场相连。它清新自然的格调与庄重的大同广场相映成趣。一弯小溪,溪上架桥、水底铺石、水中植物、溪岸设石,溪水穿越一片竹林,流向远方,充满着意趣。
为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相互渗透,也为了增加游憩性,在这一段园林中设计了几段色彩鲜艳的彩色曲墙,使曲墙内地面以全木铺装,设木质座椅、花池,供人闲坐小聚。曲墙镂空的窗上,嵌入一块块刻有论语警言的磨砂玻璃,玻璃不大,但材质的巨大反差让它们很醒目,当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静静的思考儒家文化时,那俯仰之间仿佛沐浴在穿越千年的浓浓的儒家文化之中。
3.5风雅广场
是“孔子文化长廊”最北端的广场,通过仿木纹红石板铺装、4株罗伞形的大黄桷树造景,六只小“吉祥兽”雕塑等,形成有特殊文化气息的过渡性人文趣味空间。
4. 园路系统:
一级园路以原有滨河水泥路为主体,平均宽度为7米,将整个景观带连为整体。园路可通小型交通车、消防车、电瓶车等,通达顺畅,方便略览整个长廊的景致。
二级园路系统为步行道路,路均宽为2.5米,沿湖岸及一级园路两侧设计,以青石铺装,做无障碍设计。
三级园路系统为景观小道,穿于林间溪畔,多为青石汀步,卵石步道,供游人漫步,感受造园氛围和自然情趣。
5. 绿化系统及植物配置:
德阳气候为亚热带区域、多年相对湿度平均81%、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等特点,在“孔子文化长廊”设计实践中,坚持以下绿化设计原则:
① 有现代园林特征:大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游览休闲需要,同时在植物造景时形成专类植物园,以产生和谐、统一的良好观赏效果。
② 突出文化特征,配置古典园林常用植物竹、梅、兰等,使植物造景与长廊的风格相协调。我们选用了多种竹、梅类中传统植物,仅竹类就有斑竹、佛肚竹、紫竹、慈竹、水竹、琴丝竹等,使植物与园林的文化意境相协调。
③ 有自然特色,表达野趣。
④ 植物配置形成季相特征,常绿树与落叶类树以7:3比例配置,植物形成的结构层次分明,以有利于培养稳定的植物群落。
同时,在植物形成的空间围合上,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的心理体验和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溪边绿地、到疏林缓坡、建筑前后,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活力的多元化绿色空间。
6. 结语:
“孔子文化长廊”景观设计,立足历史文化造园,紧循园林文化蕴涵意境的象征表现,以丰富的造园要素组景、点景,既切合时代的要求,吻合城市的发展人们的需要,又独具个性,是一次将地方文化溶于现代休闲景观规划设计的成功尝试。
“孔子文化长廊”建设完毕后,向市民开放,获得了各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