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3-06 15:52:46 更新时间:2014-03-06 15:31:46
我校是一所地处边远的民族高中,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农村,可以说就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成长环境较差,经济落后,消息闭塞,基本素质较差。近几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已初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民族地区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课程理念已经被绝大部分数学教师所认同、接受,并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实施。但是,由于民族地区高中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尽管理念的“种子”是种下了,可是如何用好的方法让它“开花结果”,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也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但是,作为一所偏远山区的民族高中学校,教学质量长期徘徊不前,尤其是数学学科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应该认真分析目前民族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课标,民族高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方法对策
做为一名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认清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在课程改革下出现的一些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不相符的现状,并且进行反思,采取一定对策,才能让新课改扎根于课堂,真正落到实处且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一、目前民族高中学校数学教学存在问题
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仍然较差,数学教育质量不高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民族地区数学教学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数学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国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的质量。
另外,由于民族高中招生的生源较差,加之扩容,学生的数学素质差异很大,数学基础极差,虽然教师和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在数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具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师教学观念意识不强、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新课改以后在教材编写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许多教师对新的理念认识不够深刻、全面甚至出现偏差,教学方式出现两级分化,经常改变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很难适从,同时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借鉴,部分教师还是老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照本宣读,缺乏新意,不能结合新教材的创新理念,使得课堂教学缺乏生气;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方式上,不会灵活变通,不会利用新教材中的情景教学模式,一部分的教师虽然敢于尝试,但不善于分析新教材的编写意图,还是达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2.激励机制制约着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
目前民族高中学校都实行绩效工资,但是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反应出绩效,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上,这样就激发不了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上课就像是在完成任务一样,根本没有真正的投入,老师没有教学的激情,学生哪来学习的兴趣,这样何来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另外,民族高中学校和教研部分只认定数学有效分,不认可增长幅度,对教师的考评不公平。
(二)学生方面。
1.学生生源知识基础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目前民族高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的基础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上课的不认真听课,课后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甚至不做作业,练习、作业中同样的问题一错再错,老师在课堂中反复的更正与讲评都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一旦到了考试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不复习,考好、考坏一个样。
2.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没有系统学习的习惯。
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差,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具有知识面窄、反应能力慢等特点。上课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仅仅靠简单的模拟、识记,导致学习思维迟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
3.高一新生数学思维能力较差,加之高一教材第一章进入抽象的集合与简易逻辑,然后再是抽象的函数,搞得学生进入高中学数学就不适应。觉得学数学太难。外加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处理不好从初中到高中阶段的衔接问题,只知照本宣科,不能深入浅出,不知先慢后快。
另外,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落差太大,衔接不好,加之高中数学教材章节之间的过渡性差,学生学起来很吃力。
(三)民族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扩招热风劲吹,这促使全国各地高级中学特别是办学条件比较好的省重点中学也纷纷“招兵买马”,导致招生人数陡增。这无疑给高中教育的发展赢得了新的扩招机遇,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这就使得不同高中学校生源质量差异愈加明显。由于各高中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校品牌、经费来源等教育资源的不同,各地区把高中分为重点中学、非重点中学、公办高中、民办高中等。每年高中招生时,按学校类别划分招生批次,根据中考成绩和学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批次录取。这就势必造成重点与非重点,公办与民办之间的生源大战,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因而每年必有一批在招生中处于劣势的高中,尤其是民族高中高中,新招的学生学习成绩差,有部分组织纪律性、行为习惯表现也较差,因而产生了生源基础或生源质量较差的学校。我校正是这样一所生源基础较差的民族高中:农村普通高中。
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比较落后,教学资金无法满足民族地区数学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学设备也就跟不上,这是导致我国民族地区数学教学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在传统的教学中,难题都是由教师讲解清楚后再让学生练习,因此学生碰到难题都习惯于等老师讲,而不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解决;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说得少,表现的机会也少,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不敢表现自己的畏惧心理。以上是导致我国民族地区数学教学质量较低的另一主要原因。
二、提高民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种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整改提高。
(一)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新《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二)提升教师的综合德素质。
要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广大教师多一份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少一点急功近利的庸俗思想。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自觉地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是良好的数学专业基本功,即对现代数学知识与方法、课程内容及其现代数学背景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石较高的教学能力。
(三)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开展高水平的教师培训,使民族地区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走出去,迎进来”的办法加强校际间的联系,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通过“送课下乡”的方式让一些骨干教师经常到薄弱学校帮助民族地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多方筹措培训经费,依托专业教师培训机构,为民族地区教师提供带薪脱产培训。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民族高中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学知识、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并且大部分在外打工,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
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三)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爱学生,让他们对老师有亲切感,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有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数学中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定理、难懂的数学符号常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妨碍了他们对知识的汲取。是在课堂上,如果师生间情感融洽,气氛和谐,教师不仅给学生精深的数学知识、娴熟的演算技能,高超的解题方法,还给与学生更多的理解、信任、关爱。对学生不是冷嘲热讽、极尽挖苦,而是不断的用语言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创设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每一个小小的“成功”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喜悦。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数学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
2.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挖掘绚丽多姿而又深刻的数学美,给学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善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景,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学家的故事,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讲述有关的故事,如:华罗庚与“黄金分割”,陈景润“皇冠”摘宝,钟爱科学的牛顿,轮椅上的“黑洞理论”,“海湾战争与数学”等故事。让故事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兴趣之火点燃。总之,我们应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大家感受到数学中充满了美,数学也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目,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四)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联系实际,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给学生的印象似乎是高度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它的趣味性、实践性。所以数学一旦“回到”人们熟悉的生活中,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引入数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3.巧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1.要培养课前阅读教材的习惯。
大部分学生不习惯阅读教材,只是按老师的要求看教材,完成作业,对自己阅读教材总是深入不进去,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看不懂例题的解题过程等,一些学生对“读”这个字眼理解不够,对于教材不但要读,而且要细读、要精读、要逐字逐反复推敲,通过动脑筋,细思考,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读完某一节后,要提炼一下重点内容,归纳出知识点加以整理,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还要进行必要的记忆,使读书成为由厚到薄、以精代多的过程。教学时,应让学生进行课前阅读本节内容,老师结合本节的知识点,设计出要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后进行回答,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读书的习惯。2.教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严格的常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独立的、认真的,具有严格的合理的书面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错题的习惯。
实践证明:“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平时作业和章节检测时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老师要深究这些错误的原因,分析形成的过程,寻求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吸吮教训,减少类似的错误,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严谨学风和增强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4.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培养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解法的纵横联系。适时组织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六)指导学生“会学”。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引导学生学会“回顾与复习”。
“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经常复习。教师应多向学生介绍复习的方法和技巧,如课后复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
4.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
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高中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中学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
(4)抽象与概括。抽象,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
总之,我们民族高中数学教师,能够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努力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讲求实际,他们一样的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海山.《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索》《新时代教师》,2010.06.
[2]文国峰.《新课标下民族地区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