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居住区水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0:36:52 更新时间:2021-03-19 11:04:08
摘要:水的文化、景观、生态优势,使其在现代居住区开发中体现出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对于现代居住区水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水景观的设计形式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居住小区设计,水景观,规划设计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艺术的要求也随之增强,对各种城市、居住区的活动场所和景观也不断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目前各类城市大建各种广场、公共空间等休闲环境的社会氛围;在居住区的建设中也应运而生了多样的强调文化内涵与环境品质的各种住区,尤其是各种亲水、滨水、水景楼盘,更是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受到了社会的追捧[1]。本文对于现代居住区水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水景观的设计形式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水景观的设计形式
水体平面形式可分为几何形式和不规则形式两种。西方古典园林的水体常采用几何形式,在现代环境中也常常采用这种形式,水面一般都不大,采用人工形式营造。几何的构图以圆形方形等为基本构图元素,组合变化出丰富的造型,与现代建筑形体相协调。这样的景观环境中注重构图,常常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效应。而中国古典园林则讲究自然,对于理水多采用自然的、不规则的水形,水体的岸线自然曲折,不拘泥于形,依自然地形迂回于建筑环境之间。
现代居住环境水体的设计中,追求自然绿色生态的环境主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体的形式也较多地采用不规则的形式。当然,各种平面形式的运用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环境的主题,采用多种的表达方式。设计中通过控制水的运动形式将水景分为动水和静水。借此体现环境的不同气质。根据不同功能的空间要求采用动或静的水体。在人流活动较为密集的场所适当地采用动态的水景,从而使环境氛围更加活跃。但在住宅周边或私密半私密的空间中,水体要避免因混乱的水声对住宅群体产生噪声污染所以静态的水景更能使环境显得安详幽雅。
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使得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水体景观的各种形式也总是被结合在一起,共同构筑优美舒适现代人居环境,也正是因为水景的天然可塑性,使水景在现代的居住环境中更为表现不同的地域文化、风格特点提供了造景素材[2]。
2.1小溪与河流
小溪与河流是水体的线状形式,有方向性,是界定联系引导环境空间的重要水景。它提取了山水园林中溪涧景色的精华,再现于城市园林之中,居住区里的溪涧是回归自然的真实写照。小径曲折多次,溪水忽隐忽明,因落差而造成的流水声音,叮咚做响,人达到了仿佛亲临自然的境界。其形式是多样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为居住环境中运用最多的水景形式,并和桥、板、石块、雕塑、绿化以及各类休息设施结合创造出丰富、生动的室外空间。小溪与河流走向形式与住宅布局还可结合传统的风水学说做一定研究探讨。为了使居住区内环境景观在视觉上更为开阔,可适当增大宽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块石,并与水生或湿地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溪流的形态应根据环境条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宽和所用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两种。可涉入式一般常见于城市景观设计中,它的溪流水深应小于0.3m,以防止儿童溺水,同时底部做防滑处理。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
2.2水池与人工湖
这是常见的形成点或面状水景的造景手段。较小的水池,能起到点景的作用,常作为空间的视线焦点,布置灵活。而人工湖水面较大,总是居住区环境中的控制性景观,对景观视线,交通流线,建筑布局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需要在初期的规划设计中就认真地考虑,并要尽量考虑和城市水系相联通。较小的水池常作为构图的重点,形状宜采用几何形,即可单一设置也可以多个组合成复杂的形式,若加以叠合就形成立体水池。若将水池与地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跌水或瀑布。池边做安全处理,如果是涉水池应加强安全,水深0.1-0.3m左右,池底作防滑处理。娱乐休闲用游泳池的水深一般为0.5-1.5m左右,将水深差保持在20cm以内,池底坡势相当于一般排水坡度。人工湖作为大面积的控制性景观,水面的形式主要通过岸线来表达,可以是自然的缓坡,或人工的堤岸,一般在居住区环境中人工湖的形式以曲折多变的岸线形式为主,便于体现轻松休闲的生态型住居环境。较大湖面的岸线应该采用多种形式,避免单调或过于直白的水面视线而使环境景观缺乏耐人寻味之处。其布局要充分与周边环境功能景观特性相结合。在居住区环境中的公共空间,湖岸视线宜开阔,岸线以人工造型,突出构图与形式美,能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而在私密或半私密的空间,水岸倾向于采用自然型,利用石、原木等材料来构筑岸线,并以植物的配置来控制视线的通达。有些地方水岸也可采用湿地的形式。
水池与人工湖和溪流常常相互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水系,便于管理维护,并有利于突出居住区环境的水景主题。水面还常常和其他的构景要素在一起,如洲岛、石桥、汀步、踏步等,使水面更有趣味和观赏性。
2.3喷泉
喷泉是西方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主要是以人工形式运用,利用动力驱动水流,根据喷射的速度、方向、水花等创造出不同的喷泉状态,在环境中成为引人注目的视觉焦点,调节环境的氛围,使环境空间妙趣横生,增加了水体景观的观赏性。
但是居住环境不同于公共的城市空间,喷泉的运用更多的是用它所创造的丰富形象来烘托和调节公共活动区域的环境气氛。所以在这些活动区域中,可以适当点缀富有趣味的喷泉小品,规模尺度和住宅建筑及活动场地相协调,而不是采用在城市广场上的那些高大,集中的大型喷泉。由于喷泉的水声容易对住宅区环境形成干扰,所以应该更多的采用噪音较小的涌泉等。而且较大的喷泉容易增加小区的维护管理成本,许多小区因为这一原因而使得喷泉形同虚设。
现代的技术还能营造另类的喷泉—水雾。由多组微孔喷泉组成,水流通过微孔喷出,看似雾状,多呈柱形和球形,使小区环境中的水体蒙上一层迷幻的水雾,使人们宛若置身于仙境。而且水雾景观没有噪音,很适合在居住环境的趣味活动空间中设置。另外,在居住区环境中,可以将喷泉和水池、人工湖结合配置,其动力能让静止的水面活动,利用水体维持生态平衡与提高自净能力。
2.4瀑布和跌水
瀑布和跌水给人展示的也是水动态的效果,容易在视觉与听觉上吸引观赏者,成为视觉的焦点。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联想,这类水景设计总是要与地形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居住区中也可以通过人造的地形变化来营造。同喷泉景观一样,动态水景的展示总是需要在对居住环境进行精心的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认真区分活动空间的性质,把握声音传播方向与距离,深入了解这类景观的运营成本。
瀑布和跌水主要运用于大型的社区环境而且在同一环境中不宜多用,特别是在有较强的围合性的居住环境中,并且由于其较强的视觉冲击,在居住环境中应避免和喷泉景观近距离同时配置,以免出现纷乱。瀑布跌水按其跌落形式分为滑落式、阶梯式、幕布式、丝带式等多种,并模仿自然景观,采用大自然石材或仿石材设置瀑布的背景和引导水的流向。瀑布因其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视觉、听觉效果,因此,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的控制成为设计的关键参数。
2.5湿地
现代的居住环境中,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系统的优化是重中之重。城市中过多的硬质景观使得地表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水土流失严重。居民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愿望在人工堆砌的空间中很难真正实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在居住环境中尽量地减少硬质环境的运用,减少人为干预自然环境的手法,而是同过较好的景观营造措施,让环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自主地保持相对的平衡,在这种景观处理中,湿地的规划与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湿地是许多生物滋生和繁衍的栖息地。这个生态系统是因为地表过湿,常年积水而形成的。俞孔坚教授在他实践创作中给予湿地这样的定义:“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挺水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他生物)相互作用构成.其内部过程长期为水控制的自然综合体。”因此湿地是一种水体景观,但与一般的传统意义上的水体不同,最重要的是湿地是一个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在居住区环境中,可以通过人工的手法来模仿自然的湿地。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能力的特点,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人工湿地在居住环境中的运用具有显著的特点:可以减少水体景观的运营费用,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可以产生出效益,并成为生物教育的场所。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国内目前较新的水体景观系统是值得推广的,但是,只有在规划规模较大的区域中,才能较好地实现湿地系统,规模较小的小区环境则要通过减少硬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十分注重这一点,努力打造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住居环境。
3水景设计中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1与场地的关系
在对一个居住区进行景观规划之前,首先是对地形、小气候、生物的多样性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确定场地的适宜性。场地适不适宜做水景?适宜做哪种水景?有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做水池?有没有地形的高差可以利用?场地周围有没有水体可以借景?是否可以从附近的水体引水造景?水体怎样与建筑配合?怎样与居民的休闲生活配合?等等的一系列问题都应该在设计之前精心策划与研究。(1)借景。对于那些傍河、傍湖的居住小区,小区建筑的排列走向就应该考虑如何能更便于观景,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水景资源。(2)就势。住宅居住水体景观设计应该注重建筑组群总体布局和远观效果的表现,追求亲和力的创造。“势”的塑造和表现应根据基地的地形、地物和地势,顺应山水,重视突出自然景色的特点,使水体景观的“势”融于基地自然的“势”当中。(3)轴线。轴线是景观设计中强有力的构景要素,它有抑制和中和其他景观特征的趋势,在水景规划中也一样。具体怎样运用轴线元素,则应根据不同的场地、环境、主题等来判定。(4)均衡。视觉的均衡对所有完美设计而言,都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非对称布局是更巧妙的、偶然的、有趣的和富有人情味的,在水景设计中更加广泛地被运用。
3.2与建筑的关系
生命发展是从水中开始的,人类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人类开始建筑活动时,即由被动的利用水源,到把自然界的水引至人类生活之中,利用水来进行建筑创作,以改善及美化人类之生活,因而呈现出各式各样的水景建筑空间。动态水体是建筑环境中人工所创造的水景观环境,例如喷水、涌泉或瀑布等;静态水体也是建筑环境中人工所创造的水景观环境。以不同深浅之水池形成平静的水面。静态水体的功能是静化环境、反映建筑实体的造型、划分空间且扩大空间,以及丰富环境色彩与增添环境气氛等。
3.3与入口的关系
入口包涵两个方面:一个是与整体环境的入口关系,一个则是与住宅入户口的关系。在居住区环境中,水景观是构成环境景观“亮点”的重要元素。位于入口处的水体景观总是需要与环境中的其他景观设施一起共同构成识别性强、能体现建筑与环境空间个性的标志性景观。水体景观可以小而精,不妨碍交通,便于行人的观赏。在这样一些公共区域的水体景观较多地采用各种手法使水景能活泼生动、声情并茂。对于住宅入口处的水景则更需要表达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缓缓的浅滩流溪,或是一小片平静浅浅的水面,配以木桥或石景,产生“小桥流水”的意境突出体现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场景。
3.4与路的关系
道路系统作为小区重要的硬质铺面,与由绿化、水体所形成的软质铺面相辅相成。而且道路是小区动态的景观流线,也是观水赏景的重要场所。所以在环境景观设计中一定要掌握水景与道路的关系,平抑张扬,开敞封闭,有节有序。
对于小区干道首先保证交通流线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也须注意在流线中的景观问题。对于步行道,则要注重处理景观的变化,水体更可以和道路紧密结合,或以小溪流淌于路边,或让小桥汀步横于水面,创造出富于变化的水体景观。在我国传统的园林中有多种处理手法可以借鉴。但是要避免过分的曲折而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3.5与人的关系
水景的设计与其他环境景观的设计一样,首先需要对人的行为学,心理学进行研究,要做到以人为本。例如,在居住区中的居民普遍都有这样的心态,就是既愿意在公众场合中与大家一起热闹,又不愿意自己太引人注目。在环境设计中,不能忽视这一点。在开放的空间里,一定要保留私密性较强的空间。另外也要对各地居住的风俗,生活习惯进行了解。可以采用当地喜闻乐见的一些主题,确保水体景观设施更能为居民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曹国圣.文化视野中的城市水景观建设[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05.
[2]廖浩深.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