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论文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4-03-12 16:29:04 更新时间:2014-03-12 16:01:04
[摘要]林业建设一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环境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林业建设发展历程来看,病虫害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森林植被的破坏相当严重,本文主要分析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的策略,为促进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林业发展,病虫害,防治措施,林业工程论文
一、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1.森林公园
为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恢复,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我县大力发展森林公园,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但是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威胁,随着森林公园面积的不断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和程度也在提高,对原生态森林和森林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森林公园结构单一、树种单一,其抵抗力较差,容易在外界的稍微影响下就会失去平衡,一旦遭受破坏,就会波及到原始森林系统的平衡和发展。
2.社会活动
人们在日常的各项活动中,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淡薄,随心所欲的对原始森林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对原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森林旅游的开发,加重了病虫害的人为性传播,尤其是落叶松鞘蛾、梢斑螟、黄斑天牛等重大病虫害的入境。近些年来,我县森林疫情大面积蔓延,严重影响了森林植物的生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遭到砍伐,随意开采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大量天然木材的较少,破坏了正常的生态平衡,超负荷的利用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
3.管理不当
管理工作是林业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其严重失职造成了林业的缓慢和不科学发展,主要体现在:在日常的林业建设中缺乏必要的规划和管理体系,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方向;二是在新的林业树木种植后相关下属组织没有及时的采取抚育措施,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三是政府重视不够,而且存在片面的认识,多看重事后处置,轻视了提前预防工作。在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后,一律采用大量化学农药,使病虫产生了抗药性,加重了森林资源的破坏。防治工作得不到重视,传统的防治方案满足不了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需要。
二、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1.种类繁多,危害严重
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给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也给森林植物造成巨大的破坏,根据当前收集的资料显示,我省位于我国西北部,现有森林面积254.96万hm2,森林覆盖率9.04%,全省年均森林病虫鼠危害面积约18万hm2,其中病害约2.3万hm2,虫害约9.1万hm2,鼠害约6.6万hm2,每年经济损失约1亿元,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也影响了经济收入。
2.面积扩大,效果一般
由于森林公园的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单一树种是造成森林公园受病虫害威胁的主要原因,病虫害发生的面积也在增加,加之最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气温有所升高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害虫越冬死亡率降低,造成了来年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国有林区病虫害的加剧,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生态环境、各项建设的发展,虽然林业部门采取了防治措施,但是防治的效果不佳,防治错过最佳时期等因素,使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一般。
3.顽固难治,呈暴发趋势
对于抗药性较强的病虫来说,最初治理效果比较明显,但是随着其抗药性增强,会反复发生,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一般性的病虫初次治理后不会再发生。中晚期危害较为严重,并且大都是暴发性发生,难以控制和根除,有些几乎年年发生,呈局域性。这就要求林业部门的检测能力要跟上,否则在早期不能及时发现,达不到最佳治理效果。
三、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1.保护和增强森林物种多样性是可持续控制的有效途径
森林物种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保持物种多样性能够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抗性,要尽可能创造适宜动物、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免疫力,尤其是病虫天敌的种类多样性,能够使食物链更加复杂,系统更加稳定,有效控制病虫的发生和影响速度,很好的限制了病虫种群的扩大。
2.引进新技术,更新模式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对病虫害的防治模式和理念必须及时的更新调整,才能满足新时期林业建设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县林业建设主要的问题是病虫害防治工作与生物多样性发展、环境保护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思路,更新管理和工作模式,加大科研工作,积极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引用飞机防治技术和3wf-3s喷雾喷粉机等一系列高新设备进行病虫害防治。
3.搞好防疫、监测预报工作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就是检疫工作,做好检疫工作能够及早的发现病虫害隐患,便于提前采取有效应对和防治措施,目前,许多国外的病虫害大量进入我国,通过各种途径的传播,对我县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已经出现疫情的区域必须及时进行隔离处理,以免病虫害蔓延。对于木材种子、苗木等材料的运输要加强检疫工作,保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4.育苗消毒,保护天敌
育苗时要进行合理的消毒处理,保证幼苗健康生长,增强其抗性,育苗所用的种子和土壤也可能残留病源和害虫,在育苗的过程中也要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保证幼苗出苗率。在森林保护工作中,要着重加强对以林业害虫为食的寄生性虫类、捕食性昆虫和鸟类、微生物等有益生物进行保护,尽可能的为其繁殖生长创造环境。
5.资金投入,引进设施
政府部门必须增强对林业建设的重视力度,加大财政投入,使得林业建设有能力引进各种引进的设备和技术,不断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要坚持以地方自给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落实承包责任制,按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办事,形成多方面、多渠道、多种力量的综合防治系统,不断筹措资金;政府要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3]张仁兴.浅谈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和预防措施[J].大观周刊,2011(10):173.
[4]苑国.浅议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J].山西林业科技,2011,40(1):45-46.
[5]马义,杨艳娟,李珊.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J].科学与财富,2011(3):263.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