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文初中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探索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3-15 09:37:57 更新时间:2014-03-15 09:15:57
新课程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数学课堂的面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看看考试后的及格率和优秀率,看看上课时那些为数不少的百无聊赖的学生。要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发展智力因素,同时必须重视和培养非智力因素,挖掘学生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造成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非智力的原因,并对培养非智力因素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方法
一、中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
一方面,中学生时期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时期,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品质、行为习惯、人生观、世界观等都正由可塑向定型逐渐转化。他们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还不够成熟,还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因而在学习中容易缺乏持久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另一方面,数学作为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抽象、逻辑严谨、应用广泛等特点。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具有正确的、迅速的运算求解能力、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此情况下,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主动进取等心理品质的学生,不仅学习积极性高,而且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会乐观自信,勇于进取。可见,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起着巨大的调节和动力性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是数学学科教学的要求,而且是当今时代和客观现实对教育的强烈呼唤。
二、当前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存在的问题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巨大的调节和动力性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容易出现以下一些负面现象,如:
首先,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
其次,数学学习中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再次,意志力薄弱,学习没有持久性。
最后,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心。
新课改实施后,一方面由于初中课改教材内容安排方面的不衔接,导致学生几何演绎推理能力的薄弱等;另一方面因为初中知识要求和学习方法的发生转变,初中数学课程定位是“大众数学”,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导致非智力因素的负面影响有所加剧。
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和措施
新课标强调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把蕴藏在于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力发挥出来,煅炼学生坚强学习意志,培养学生严谨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实施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的重要环节。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必须克服那些在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以有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教师只有用自己真挚无私的爱去温暖学生心,才能使其产生前进的动力,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
(二)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教学倘能从培养非智力因素出发,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以提高概括力为基础,以教学思想方法训练为主线,以培养逻辑思维为重点,以培养思维品质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将数学教学与思想观念教育有机结合,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形式需因课设计。
如,开展“五分钟解题比赛”、“跟我学作图比赛”、“课堂提问小组积分竞赛”、“数学趣味题攻关”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一节课下来不觉得疲劳和厌烦,且有意犹未尽之感,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这样,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智力上的不足,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要做到:①做好预习、复习工作。课前对新课进行自学,并初步理解新课的内容;课后或考前,能针对笔记、课本等进行复习。②专心听讲,会记笔记。③教会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勤学多问。④做单元小结,使知识纲目清楚、条理清晰,形成体系。⑤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⑥自我评估,对自己学习的进程、质量或方法进行检查、评定,并选用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
(四)手脑并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将自觉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如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指导学生动手画图实验,分别剪两个两边夹角,两角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判断定理。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记忆深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五)增强成就感。
教师要因材施教,分类要求、区别对待,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积累成功中得到强化,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总之,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1]石国峰.《中学数学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2]文海山.《初中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策略》《中华教育论坛》,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