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勘设计杂志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4-03-30 14:57:08 更新时间:2014-03-30 14:24:08
《四川林勘设计》是由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办的技术类科技期刊,1979年创刊,季刊。30年来期刊秉承“服务林业科研、生产、管理和决策,提高林业调查规划水平”的办刊宗旨,宣传党和国家在林业调查规划及勘察设计方面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林业政策和生产方向的调整,结合四川省林业工作重点,突出行业技术类期刊的特点,本着为学科、为行业服务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稿刊发。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知网,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刊名:四川林勘设计
主办: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周期:季刊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四川林勘设计
创刊时间:1979
目前状态:内刊

本刊设立了“研究与探讨”、“林业实用技术”、“3S技术应用”,“工程技术”等精品栏目。传统栏目“研究与探讨”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刊发大量涉及林业政策法规、基础理论、森林经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等综述及研究探讨类稿件,包括森林经营、生态环境建设、林业发展、调查规划、园林设计、资源保护和利用、生态旅游等,“工程设计”栏目刊发公路、桥梁、电站的设计、改造,建筑结构,以及林产工业方面的稿件。
投稿须知
1文稿内容和格式(可参考本刊已发表的文章样式或《四川林勘设计》期刊。
正文要求论点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文稿一般不超过8000字。
1.1题目和摘要
题目应简明、准确,不宜用缩略词.英文题目翻译必须准确,中国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用横线连接.如刘少华(LIUShao-hua).作者单位必须写出全称和邮政编码.
摘要须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方面内容(四要素).英文摘要可适当增加信息量,内容可多于中文摘要.
1.2关键词
文稿须选出能反映文稿内容特征的中、英文对应的关键词,各2—6个,分别列于中、英文提要后,按其重要性顺列、用分号间隔开.
1.3第一作者简介和基金全称及批准号
给出第一作者的个人简历(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专业、工作单位及电子信箱)和基金来源及批准号,以脚注注于首页.
1.4单位与符号
文稿中用国际标准的缩略词、符号和计量单位符号及计量单位系统使用时,全文文种一致,摘要和正文中的缩略词在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后附缩略词,并用括号括起,下面直接引用,不再写全词.
1.5插图、照片及表格
在文稿中按出现的先后次序顺序编号,插图曲线要求墨色均匀,彩图要求色彩分明,清晰.照片要求黑白反差大.图中线条粗细均匀,坐标线宜用细线,图面清晰勿折,图和照片的宽度小图不超过8cm;大图一般不超过16cm.
附表置于正文相应位置处,用三线表.图、表名称为中英文对照.图、表中的文字,以中英文对照为好,图、表中的量或用来标记图形轴线的量,用“物理量符号(斜体)/单位标准化符号”或“物理量名称(单位标准化符号)”形式标记.
1.6公式
公式左齐排版和连续编码,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用圆括号括起置于稿纸右边.公式中的符号在首次出现时必须说明含义.变量(指定正体的函数除外)用斜体,矢量和矩阵符号为黑斜体,其他为正体.
1.7中、英文稿标题
第1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1.2.3.……;第2级节标题用1.1,2.1……,2.1,2.2……;第3级标题用1.1.1,2.1.1,……表示.
2来稿请注明联系作者姓名,服务单位及详细通讯地址,Email,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
3《四川林勘设计》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3.1著录说明
《四川林勘设计》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国家标准(GB77140-87)之《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清华大学光盘中心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采用顺序编码制.
以字母方式标识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J],专著[M],论文集中析出文献[A],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报纸文章[N],标准[S],专利[P],网络文献[OL].
非正式出版物不能作为文后参考文献。
3.2著录格式
3.2.1期刊中析出的文献[J]
序号作者姓名.文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2.2专著[M]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码.
3.2.3翻译文献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码.
3.2.4会议及论文集[C]中析出的文献[A]
序号作者姓名.文题[A].见:论文集名称(年)[C].出版地:出版社,年.
3.2.5报告[R]
[10]报告编制单位.报告题目[R],年,卷(期).出版地:出版社,年.
3.2.6学位论文[D]
序号作者姓名.文题[D].论文保存地:保存单位,年.
3.2.7国家法令、标准[S]
示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S].1990-09-07.
[2]GB/T16159~196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4来稿请注明是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部省级重大攻关项目和基础研究基金等资助项目。
5文责自负,署名无争议,文稿涉及保密等方面问题,请作者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来稿请附作者简介—份(内容包括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从事专业、职务职称),并告知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地址。
6依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编辑部有责任对来稿作适当文字修改,请勿一稿多投,来稿处理意见将于收稿后4个月内告知作者。录用后提供文稿软盘。来稿一经刊登,按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赠当期期刊两册。
四川林勘设计
最新目录
1“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生态修复重建研究进程综述沈茂英;1-7+76
2理县地震灾后植被恢复策略新探侯俊;韩礼勇;8-13+43
3西昌邛海湿地生态重建模式初探张红实;赵勇;杨军;李国祥;14-21
4芦山震区次生地质灾害对林业的影响张炎周;许金华;22-25
5汶川地震灾后松潘损毁林地立地类型划分及植被恢复措施李晓君;王国荣;徐向东;张诚;26-28+59
6大竹县香椿实用栽培技术研究甘国辉;曾昭胜;欧才维;29-33
7西藏林芝地区鲁朗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分析吕永磊;34-39
8城市森林对PM2.5的调控作用杨怀林;车勇;任建;40-43
9宣汉县马尾松地径与胸径模型研究秦鹏飞;罗文盛;陈旭;44-46
10空心莲子草干叶片水浸液对白三叶、黑麦草种子发芽的影响梁剑;47-48
11新西兰、澳大利亚生态文化考察启示闵东来;49-54
12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与模式研究张思丽;李明辉;王英;李江;55-59
1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研究——以四川草坡自然保护区为例李健;孙强;罗智;马青;董刚明;60-63
14镇远古城环城景观生态林建设初探蒲应春;田茂恒;64-67
15西昌城郊植被恢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莉萍;郭先锦;彭彬;68-70
16浅析隆昌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程从定;程瑶;71-72+86
17浅论退耕还林与彝区林业发展威色约达;73-76
18小金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邹永刚;覃伟;77-79+89
19华蓥市国有天池林场改革发展的思考黄卫东;钟奇志;80-82
20喜德县核桃基地产业发展思路白小平;毛旭峰;83-86
21汶川县核桃产业发展探讨罗智;孙强;李健;董刚明;87-89
22旺苍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曾楚;杜昕东;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