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杂志
所属栏目:车辆论文
发布时间:2014-03-30 15:10:55 更新时间:2014-03-30 15:35:54
上海航天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宇航学会协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宗旨是传递航天科技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主要刊登与载人飞船、应用卫星、运载火箭、防空导弹系统及其分系统的研制、试验和使用有关的学术技术论文、研究报告、技术报告、专题评述等。本刊是交流航天工程及相关技术的园地,是对外展示航天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
【读者对象】
是航天工程及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人员、相关大专院校师生。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导弹与航天文献》(CAMA),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加入“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1994年航天系统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6年上海市优秀期刊二等奖
1988年上海市科协系统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期刊名称:上海航天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ISSN:1006-1630
国内刊号CN:31-1481/V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上海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上海航天
现用刊名:上海航天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技术讲座。
【投稿须知】
1.内容充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文字简练,字数一般以5000~6000字为宜,综述类一般不超过7000字。凡属专项基金资助的项目、攻关项目和获奖项目等,请在来稿中注明,并提供编号。
2.正文按GB1.1-93和GB7713-87规定的格式书写;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1;1.1;1.2;2.1;2.2;3;……。要求有150~200字的摘要和3~8个关键词,并译成英文,最好能提供中图分类号。
3.提倡通过E-mail投稿,或软盘投稿,软件请用Word或WPS,并提供打印件。无此条件者,可用16开文稿纸书写,但字迹务必清晰,尤其是名词术语中易混淆的字要书写工整。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简化字。
4.务必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符号;数学公式要书写正确,特别是上下标应书写清楚,并用铅笔注明大小写。同一篇文章有两个以上公式时,在公式后面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
5.插图和表格应放在正文第一次提到的自然段下方,并注出图题、表题及序号。图中文字请用8磅(6号)宋体;图的横向尺寸尽量小于7cm。
6.引用他人作品时,请按《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在正文引用处的右上角标注[1],[2]……顺序号,并以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附在文末。切忌使用密级或内部资料。根据所引用的文献类型,采用不同的著录格式,如
专著[1]姓名.书名[M].版本(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
期刊[1]姓名.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页).
标准[1]标准号,标准名称[S].
专利[1]姓名.题名[P].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1]姓名.题名[EB/OL].出处或网址,日期.
7.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部可对文稿进行文字性删改,不同意者请来函说明。
8.请在文末附上一份30字左右的主要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职称、从事的工作领域)。
9.稿件内容必须是公开的。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请作者对稿件作非密化处理。凡涉及在研型号的稿件必须作非密化处理,并加盖单位公章或保密委员会公章。
10.本刊已全文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同时加入“中国期刊网”和ChinaInfo,作者稿酬已一次付清。如不同意文章上网,请来函说明。
11.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一经刊出即按规定付给稿酬,并赠当期《上海航天》2册。未被录用的稿件在3个月内退回,但复印稿和打印稿不退。
【杂志目录】
1.星载双面多波束相控阵GNSS-R海洋微波遥感器设计周勃,陈银平,夏莹,ZHOUBo,CHENYing-ping,XIAYing
2.二轴框架平台动力学特性及其可镇定性的研究詹世涛,崔宇,闫维新,邓文昊,付庄,赵言正,ZHANShi-tao,CUIYu,YANWei-xing,DENGWen-hao,FUZhuang,ZHAOYan-zheng
3.红外头罩电弧风洞试验状态的量化新判据梁强,许泉,阳华,LIANGQiang,XUQuan,YANGHua
4.基于拟牛顿方法的非线性求解及应用崔书华,刘军虎,宋卫红,胡绍林,CUIShu-hua,LIUJun-hu,SONGWei-hong,HUShao-lin
5.舰空导弹红外/雷达探测设备低角跟踪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王国田,王琦,WANGGuo-tian,WANGQi
6.防空导弹导引方法研究综述吴洪波,WUHong-bo
7.国际空间站内部主动热控系统陈自发,徐云东,郭涛,刘颖,CHENZi-fa,XUYun-dong,GUOTao,LIUYin
8.运载火箭上面级功能与技术发展分析林木,LINMu
9.国外固体捆绑运载火箭技术与方案综述张娅,刘增光,郑庆,ZHANGYa,LIUZeng-guang,ZHENGQing
10.鸭式布局旋转导弹气动特性研究张平峰,周志超,ZHANGPing-feng,ZHOUZhi-chao
11.低电压响应条件下电阻测量王锐,WANGRui
12.等离子体喷嘴在超燃燃烧室中助燃的研究周思引,聂万胜,车学科,冯伟,ZHOUSi-yin,NIEWan-sheng,CHEXue-ke,FENG-Wei
13.导弹弹射发射动态燃气流场的数值模拟刘晓宁,刘超峰,LIUXiao-ning,LIUChao-feng
14.宇航用SRAM存储器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曹晖,郑渊,刘伟鑫,吾勤之,CAOHui,ZHENGYuan,LIUWei-xin,WUQin-zhi
15.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寿命与可靠性评估技术应用研究万夕干,龚晶晶,WANXi-gan,GONGJing-jing
16.基于CAD二次开发的电加热片快速设计赵凯璇,赵红,陈小弟,陈伟明,ZHAOKai-xuan,ZHAOHong,CHENXiao-di,CHENWe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