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论文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路径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4-10 10:20:19 更新时间:2014-04-10 10:23:04
草根性,即大众化、平民化、普及化。教育的草根性研究,即指所有中小学教师个体的实践性、运用性研究。其关键在“研究”,过程在“研究”,结果也在“研究”。
摘要:草根性,即大众化,平民化,普及化。教育草根性研究指中小学教师个体理性思考问题的过程和思考后更理性、更有效的行动。每个个体要通过研究改变自己,幸福生活。要通过怀疑发现、转换发散、深入探究、主动介入、反思挖掘去提炼"我"的研究问题;要掌握精炼问题提出假设,精细操作实证假设,精要总结探寻规律,精心提炼推广成果的主要步骤;要运用观察验证、反思改进、行动研究的主要方法;要有提高文化素养,改进实践方式,物化研究成果的成果意识;要贵在行动,贵在投入,贵在坚持。
关键词:草根研究,内容,步骤,方法,成果,保障
一、为什么要研究
研究,《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许多一线教师认为,研究是属于专业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并非人人有之,特别是独立研究,应具备丰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研究能力才能进行,其实不然。
教学就是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改善教师生活的质量。比如,上了一节课,你对上课的感受满意吗?你对教学的效率满意吗?你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生活得愉快和幸福吗?你想让自己上课变得愉快吗?有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与不满意,你就需要研究。教师的教学研究就是让自己上课的感觉更好,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收获,成长进步得更快,这本身就能给教师带来舒心、快乐的教学感受,也能从中收获到生活的幸福。
基于此,笔者将“教育草根性研究”的内涵界定为:所有中小学教师个体理性思考问题的行动与通过理性思考后的更理性、更有效的行动。
教师参加研究的意义在于:
(一)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幸福生活方式
幸福应该是伴随人的一生,应该与人的基本生存活动联系在一起。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这样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二)让教师通过研究促进自己的改变
研究成果的取得固然能使人产生满足感,但内在更加积极的自我认知、更加主动的自我体验,更加自觉的研究型教师生活方式的变化,会更让人欣喜。因为研究,自己的内心在不断充实和丰富;因为研究,体验到的认识和改造教育的力量在不断增强。
二、研究什么
(一)问题
研究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研究总要指向某个问题。在研究中,“问题”至关重要。问题是研究的源动力,有了问题才能进行研究;研究的价值在于创新,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没有问题就难有创新;通过研究能推动我们所研究的领域的发展与前进。
事实上,问题又是颇多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作为一线教师,应选择哪些问题展开研究呢?
立足点:“我”。即研究“我”的现存的问题,“我”既指教师,也指学生,还指育人。
核心点:高效、有趣。即研究影响“我”高效、有兴趣地教或学的问题,这“效”又至少包括三个层面:效果、效率、效益。
(二)发现问题的思路
1.怀疑发现
要发现问题就不能没有怀疑和批判,怀疑是产生研究问题的最简便、最常用的思维策略,要善于在原以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新的问题。怀疑不仅可以指向我们在实践中遇到困难的问题,而且可以指向我们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观念和做法。当实际效果不理想时,应该对现有的做法和理论进行怀疑;当新的事实与既有认识和理论发生冲突,或者不一致的时候,可以怀疑既有的认识和理论。
2.转换发散
有了怀疑的意识与精神,接下来就是怀疑的角度问题,要善于变换角度。变换角度是改变原来的或者定式的思维路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发现新的探索天地,它不以否定原有结论为前提,但它需要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式和已有知识的影响,另辟蹊径。对同一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看,会有不同的感受,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会形成不同的问题。转换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能力。
3.深入探究
具有了发散思维素养以后,还有一个思维深刻化、体系化的问题。要善于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牛顿曾经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教育研究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敢于研究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4.主动介入
学校要改革、要发展,就必然会提出学校的研究问题。作为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教师,要自觉、主动地探寻研究学校问题对自身工作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从中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位置。
5.反思挖掘
教学有许多的“规定动作”,譬如阅读、备课、引入、授课、结课、作文、考试、听课、评课、培训、试卷分析等等,每完成一个规定动作就有一个句号。只要我们善于抓住这些句号里的某些细节或有待改进的地方予以深入挖掘,就不愁无东西可“研”,不愁自己的教学能力提不高。
三、怎样研究
(一)主要步骤
1.精炼问题,提出假设
(1)辨析关键词:内涵、外延;(2)确定问题域:现象、范畴、本质;(3)描绘关系树:要素、关系。
例:基于有效教学的集体备课研究。有效:效率(量)、效果(质)、成效(成果的影响)等。
2.精细操作,实证假设
围绕假设和猜想收集资料。
(1)文献资料:相关研究的概念、方法、对象、结果、结论;历史档案;由近及远;重要人物、报刊、文件、著作;(2)调查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记录、观察记录;文字、图片、数据;(3)效果资料:改革(改变、行动、措施)引起的变化(现象、数据、品质、趋势)。3.精要总结,探寻规律
主要是归因分析、概括抽象。
(1)提出新概念,如“师本教研”、“心语作文”、“4+1”教学模式等;(2)概括新原则、模式、策略等;(3)总结新方法,如“五步导学法”、“二三三”课堂观察法等;(4)构建新体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5)得到新结果;(6)给出新解释、讨论、原因分析等。
4.精心提炼,推广成果
主要是教育写作。
(1)写用心想过的—自圆其说;(2)写真实做过的—实做实证;(3)写效果明显的—实际效果;(4)写因果相关的—逻辑严密;(5)写紧扣题意的—名实相符;(6)写与众不同的—创新发展。
(二)主要方法
常见的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等。对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常用的主要有三种:
1.观察·验证
主要是融合观察法、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于一体的研究方法,其特征为用眼看,用脑思,用行动验证,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形成研究成果,用教育写作呈现出来。
2.反思·改进
主要指反思性研究。
“反思”一词源于哲学,本指思维,即反思性思维。威廉·杜拉姆在《思维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常见的反思方法如下:
(1)反思总结法。反思总结法是指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
(2)对话反思法。对话反思法是通过与同伴交流研讨来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理解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
(3)课堂实录反思法。课堂实录反思法是指通过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整个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观看课堂实录时,应注意比较哪些地方按原教学设计进行了,哪些地方进行了调整,哪些地方甚至失控走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4)教后反思法。教后反思法是指把教学中感受深刻的细节记录下来,写成教学后记、案例评析的方法。
(5)课后备课法。课后备课法是指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6)阅读新知法。阅读新知法是指教师采取各种手段搜集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信息,通过阅读相关的信息获取与自己过去不同的想法和价值观,帮助教师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为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新的解释、见解和可能的新方案。
3.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式循环的研究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实践,它是一种行动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要求边实践边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观点,然后用这些观点来指导实践。
以上三种方法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三)主要成果
1.提高文化素养
通过研究实践,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发现行动和行动结果(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比如教的行动和教的效果,学的行动和学的效果……,研究的结果,是获得对其中关系和联系的认识,得到关于自己,关于学生,关于教,关于教材等方方面面的认识,这是一个修正和更新,完善和丰富研究者原有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知识内容、知识结构都将随之而改变,并得到了重新建构,知识面拓宽了,认识提高了,理论素养丰厚了。
2.改进实践方式
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面的拓宽、认识的提高以及理论素养的丰厚,必将促进自己对教育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深刻洞悉把握,有利于认识、理解和预测教育事实和现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进行更有效的促进或控制。这样,教与学的手段和方式肯定会有新的突破,由此获得更好的实践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3.物化研究成果
将自己的研究心得、体验、酸甜苦辣与他人分享。这种分享的过程是一种充实的过程,一种深入研究的过程,一种提高的过程。对一线众多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主要方式是论坛与写作这两种方式,其中,教育写作是最重要的一种物化方式。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肖川教授强调:“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思想在学习和相互交流中生成,在思考中得到提升,在写作中得以梳理”;“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四)主要保障
1.贵在行动
一次扎实的行动胜过一打空洞的口号。如果不付诸行动的话,就不可能体验到研究的乐趣,不可能收获到研究的成果。所以,要变“教育研究,我要行动”为“教育研究,我在行动”!
2.贵在投入
投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费,二是时间、精力。要研究,必备的书籍肯定要买,必备的学术期刊肯定要订阅,这只需要从买香烟的钱中挤一点,从家庭无形的浪费中抠一点,足矣。要研究,肯定需要花时间,花精力,这只要挤一点打麻将的时间,少一点看电视的时间,足矣。
3.贵在坚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戴玉强演唱的“心的舞台”中有这样两句富有哲理的歌词:“当坚持成为唯一的选择,我的命运就被星光恩泽”。搞教育研究,只要坚持就会有成效,也唯有坚持才会有成效。笔者从事反思性研究已近20年,实现了从山区村校复式班到到县属学校教师,再到县教研机构教研员的岗位变换,并有幸被评为特级教师。
坚持吧!只要坚持,就会心想事成!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