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精细化园林景观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54:24 更新时间:2023-06-29 15:05:02
内容提要:本文以川北公园为例,通过对其铺装及园路、植物设计、水景、地形营造、园林建筑和表示体系的仔细观察和研究,得到以下收获:“用心打造精细化园林景观”。
关键词:精细化,园林景观
2008年7月14日至19日,笔者到上海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总体感觉所有风景园林及城市景观的打造都在明确的城市功能前提下力求精细、完美。可以看得出来设计师是在“用心打造精细化园林景观”。
下面以川北公园为例就精细化园林景观的设计作一下论述。
川北公园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是一处以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园林绿地,是虹口区的第一块大型开放式绿地,占地42407平方米。公园在现代造园设计手法上融入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精髓,将生态与艺术完美结合,以“绿脉”、“水脉”和“文脉”为主线,设置虹舞乐章、绿韵琴阶、银盘托月、翠黛霓林、碧玉虹峰、兰桂飘香、夕阳幽篁等七大景区,强调自然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植物景观。纵观整个公园主线突出,景区分布合理,平面构图美观,功能分区明确,景观层次性良好。
公园中水景、地形、园路、小品、建筑所有细部设计匠心独到,考虑得十分精细。
1、铺装及园路:
广场与园路的铺装,线条流畅,颜色搭配明快大方,铺装材质丰富,应用大胆,比如公园中对防腐木的大量运用,既体现了设计的精细,又使铺装材质富有亲和感,吸引人们到这样的园路上行走。木材的应用对排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园的设计师在排水设计上同样做得精细,比如,在平台铺装木材的情况下,会在平台侧面相对隐蔽的位置设置排水孔,保证木材铺装下的雨水能及时排干,避免对木材的浸泡而产生腐蚀。
园路的设计,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与地形、植物的良好搭配创造出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有些园路布置的曲折迂回,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加之木材和石材的应用,使得园路具有了迷人的艺术表现力。
园路的排水设计打破传统暗埋雨水管,以雨水箅子、雨水口收集雨水的形式,而采用经过装饰的雨水边沟的形式。边沟位于园路两侧铺装与界石之间,边沟底部和沟壁均以直径2—3厘米的卵石贴面装饰,这样既丰富了园路铺装,又满足了雨水排放的功能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无障碍设计处处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同时设计上也使无障碍设施成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道风景。无障碍设施铺装平整,坡度缓和,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曲折的坡道线型来满足坡度的要求。
2、植物配植:
植物配植细致、巧妙,常常与景观置石搭配在一起成组的出现在绿地之中。不同形态、不同色相、不同观赏特性的植物与景石搭配在一起,惟妙惟肖、错落有致。低矮耐荫的灌木和宿根花卉作为地被或镶边,球形灌木或观花、观叶灌木作为中景,树形优美的乔木作上木,层次分明,林冠线错落有致,加之自然置石的“随意”点缀,一幅幅颇具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画面栩栩如生,随处可见。可以看出江南私家园林艺术在上海现代造园艺术上的深远影响。透过这拈重就轻,游刃有余的植物配植,可以看出设计师对各种植物形态、习性、观赏特性的熟练掌握程度。
3、水景设计:
多种设计手法综合应用,有静水、有跌水、有小岛、有汀步、有小桥、有涧溪、有水池。设计上利用了水的形态、音响、倒影等多种景观元素,将水景的艺术特性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
“水梯田”的设计与亮化结合在一起,夜间水梯田跌水流水淙淙与绚丽的灯光交相辉映,应该是一幅优美的城市画卷,曲线形的“水梯田”与地形等高线相吻合,极富趣味性,可以看到设计师独到的创意,这值得我们仔细体味和研究!
绿韵琴阶景区中,地被模纹、木栈道和水池三者的有序排列,形成了明显的节奏韵律,流水潺潺的音响、木栈道的自然古朴、地被模纹的整齐划一,三种不同质感的材质搭配在一起,产生出的景观效果出人意料,不能不使人印象深刻。
“凌波池”以一片静水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水中的倒影成为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水体驳岸做成规则又不失变化的驳坎形式,并搭配水生植物和婆娑的垂柳,使得凌波池别具一番风味。
曲折的溪涧溯流而上,源头隐于山体中部的“紫霞双阁”之下,耐人寻味。可见设计师在水体的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使的溪涧、瀑布、水塘、绿韵琴阶、水梯田、海枣岛等等诸多形式的水景浑然一体,绝无矫揉造作之嫌,设计师匠心独具,其作品浑然天成。
4、地形设计:
纵观全园,在地形和竖向设计上,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地形地势分为三个大部分,首先是西南端主入口处的欢乐广场,是开阔平整的地势,只在广场西北角结合绿地布置了微地形。欢乐广场与北侧的海枣岛和水梯田共同组成了入口的地形组合,是一处集中活动区域。
水梯田和绿韵琴阶之间的分水岭是入口与中心水景区的分界线,使分水岭两侧的区域自然分隔开来。分水岭南侧是集散广场,较为活跃的喧闹区域,分水岭以北则是以凌波池为主的水景区,是相对安静闲适的区域。水景区地势平缓,视野开阔。这也是地形地势营造的第二大部分。
第三部分是凌波池东、西、北三面环抱的山体,据参与该公园设计的设计师介绍该山体是运用中国传统园林“挖湖堆山”手法人工堆砌的。土方是挖凌波池和海枣岛水池所得,土方就地平衡,节约了投资,又合理应用了传统园林的叠山理水的艺术手法。人造山体呈三面环抱之势,对外界形成屏障,将公园围合成相对安静的区域,形成理想的休憩空间。
其中,紫霞双阁是公园内的制高点,也是公园的景观中轴线的结尾和视觉焦点。两座景亭供游人休息的同时,可以作为人们眺望公园全景和城市街景的平台。可谓一举多得。
5、园林建筑的设计:
公园内共有主要建筑三处,分别位于凌波池的东西两侧和夕阳幽篁景区内。其中,凌波池的东西两侧的建筑均为二层,立面形式独特,墙面以文化石装饰,并点缀了一些深色玻璃。建筑依山傍水,与山体完美融合在一起,与环境协调统一,特别是墙面上装饰的玻璃,增加
了材质的艺术表现力和景观的趣味性。两座建筑隔水相望,相互呼应,突出了景观轴线,又增加了景深。建筑具有商业经营的功能特性,为公园增添了商业氛围,但目前大部分房间闲置着,笔者认为若改作博物馆或展览馆可能与整个公园的氛围更加协调,这里值得商榷。
第三处建筑是位于夕阳幽篁景区内的公园管理用房,建筑采用木结构,日式建筑风格,与环境融为一体,是一处上乘之作。
6、公园内的标识体系:
公园的标识体系是公园设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们包括导游牌、指示牌、标识牌和警示牌等等。
川北公园的标识体系非常完善,在公园主入口设有公园导游图、总平面图、公园简介、游园注意事项等等。公园内随处可见标识树木的小型标识牌,这种标牌是一种科普的铭牌,对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都大有裨益!标牌的制作形式统一,容易让人们辨认。警示牌多是提醒人们不要践踏草坪和注意安全,标牌上的语言委婉谦和,让人感觉亲切。
景区标示牌也是每处景点必备的,它的主要功用是介绍景点的特色,以及设计构思,这可以帮助游人更好的理解园林意境,从而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留下深刻印象。
每种标示牌都是不同的,但它们的风格都是相近的、统一的,是与整个公园相协调的。标牌的设计精美,在发挥其功能的前提下,成为园林景观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小结:纵观整个川北公园,无论是宏观的布局,还是叠山理水、植物配植等软质景观的打造,处处都体现着设计师得细致入微的思考和对景观元素、游人心理的准确、熟练的把握。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