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法治论衡杂志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4-22 14:17:51 更新时间:2014-04-22 14:36:50
《清华法治论衡》(TsinghuaJournalofRuleofLaw)(简称《论衡》)是清华大学法学院高鸿钧教授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集刊,创刊于2000年,原是清华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课题“法治基本理论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后成为以“法律与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为主要旨趣的理论性法学集刊,至今已出10辑,2007年底入选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检索,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来源集刊(2008-2009年度)。
《论衡》以倡导发现与创建适合中国自身的法律与社会理论,在古今中西、民族主义与普适主义、法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所形成的张力中寻找平衡或超越。《论衡》所刊之文力倡平实言理、从容著文,鼓励通畅明快、优雅隽永的文风,而希望尽量避免旁征博引、玄奥晦涩之论;每期将提前策划,集中于一个主题,特邀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深度讨论,并以专号形式推出。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7年底入选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检索,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来源集刊(2008-2009年度)。
期刊名称:清华法治论衡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版周期:半年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32开
现用刊名:清华法治论衡
创刊时间:2000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主题研讨(MainTopic),法治文论(Articles&Comments),法苑品茗(BookReviews),文心法言(CulturaltalkandLegalSpirit),域外法音(SoundsAbroad)。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杂志目录】
序号篇名作者页码
1
古易新读:原生态之音高鸿钧;1-2
2
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钱易;3-13
3
环境永续过程中之法制缺漏与新制度之建构——以环境救济法典之建构为任务陈慈阳;14-37
4
论有限修改《环境保护法》的有效性课题汪劲;38-48
5
环境污染致人体健康损害的法治问题研究王灿发;49-67
6
破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难题——以生态法益为进路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柯坚;68-84
7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结合《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思考王树义;罗吉;85-94
8
公民可否成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兼与美国、我国台湾地区相比较陈冬;9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