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04:38 更新时间:2021-04-02 09:42:57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非机械工程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既考虑工程承载能力,又考虑生态承载能力,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改革开放的要求,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共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循环经济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人类社会要不断前进,经济要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转变增长方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我国自建国以来至今,一直走的是粗犷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道路,以高消耗换取高发展,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能源为代价来维持GDP的持续高速增长,这样的代价就是,我们每创造1美元利润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从而导致许多地方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令人担忧,资源贮藏已经接近枯竭,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公民的身体健康和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所以只有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才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经济模式和技术支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并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立足于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
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高能耗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
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冶金、石化、建材、造纸、印染、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在农业上要综合利用各种废弃物及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积极推进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
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的观念深入贯彻到每一个公民的心里。
在制订各项标准时,必须将可持续和绿色的理念贯入其中,将节能、减排、回收、再利用等方面作为重要的指标和依据纳入到产品标准的制定中去。在制订循环经济标准的同时,逐步摈弃原有的与可持续精神相悖的产品标准,从源头上对企业的生产进行规范。
三、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首先加大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良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全民意识,是一件事关中华民族兴衰的大事。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普及循环经济知识,着重说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让全社会都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思想基础,使得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深刻领会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其次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和建立循环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施循环经济的有效保证。通过立法的方式,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鼓励支持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明确全社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使法律法规能真正起到预防污染和绿色导向作用,通过立法以强制性的方式来实现循环经济。同时要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资源再利用制度,明确社会各方面在废物回收和资源再利用上的分工,使得政府、企业和公众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三做好循环经济标准的制订工作。政府应该制订出一套完善的合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具有可行性的循环经济标准来在现代产业模式中推广,利用现代化科技与绿色技术,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通过对减排、节能、回收、再利用等指标来制订循环经济标准,全面规划、合理组织本地的产业结构,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标准,通过试点树立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典型,对率先采用循环经济标准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用政府引导和企业自觉等多种方式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走上循环发展的道路。
最后是改变评判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依据。走科学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必然要否定以往单纯以GDP来衡量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指标,更不能以此来作为考察政府部门政绩的依据,否则发展循环经济必将成为一句空话。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以此,我们更应该制订出一套综合考虑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绿色GDP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用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总之,要真正的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道路,通过人文社会伦理教育、法律制度建设和科技创新,循环经济标准的制订、整合和优化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日益尖锐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突出的环境压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