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5-10 16:04:26 更新时间:2014-05-10 16:14:25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类学术刊物。本刊坚持“广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办刊理念,着力探讨前沿和热点问题。本刊实行匿名双审录用制度,构建了公平公正的高水平的学术平台。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或题名收录率达106%,其中全文收录率达25%左右。
本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学苑名流、中国光谷论坛、哲学论坛、管理科学、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法学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文学艺术。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国际刊号ISSN:1671-0169
国内刊号CN:42-1627/C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现用刊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5

投稿须知
1.题名:
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题名应翻译成英文附在论文之后。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作者位于题名之下居中。多个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隔开,不同单位的作者还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序号。在作者下方的圆括号中注明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及邮编。不同作者单位连排用“;”隔开。作者及其工作单位均要翻译成英文,附在论文之后。姓氏的全部字母均用大写,名字的首写字母大写,双名之间加连字号。
3.摘要:
100-300字,位于作者及工作单位的下一行。应翻译成英文附在论文之后。
4.关键词
3-8个(应规范),关键词之间用“;”分开,位于摘要的下一行。应翻译成英文附在论文之后。
5.正文:
论文层次逐级标题序号:一、(一)、1、(1)、①,前两个序号的末尾不加标点符号。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用阿拉伯数字。年份必须用全数。计量单位。严格执行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语言和文字。力求简练、语句通顺,用字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运用书面语言和规范缩写语。严禁抄袭,文责自负。复杂图表应附清样。
6.基金项目:
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位于首页地脚。
7.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其间用“,”隔开,位于首页地脚。要求第一、第二作者的简介。位于基金项目之下。
8.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与正文中的序号必须一一对应。具体方法如下:
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期刊名称,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中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引用报纸上的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章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学位论文。[序号]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授予年。
9.注释:
题注采取隋文注的形式,其标示符为上角标的星号。其它注释采取尾注形式,列于参考文献之后,序号用阿拉伯字,以上角标的形式置于圆圈号内。正文中的序号必须与注释中所列出的序号一一对应。
杂志目录
2013年第5期目录
资源环境研究
(1)新兴工业化中等收入国家的环境执法创新刘本[荷]莱斯利·K.麦卡利斯特[美]杨帆(译)
(12)论中国节能证书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董溯战
(19)论农地发展权程序权能的实现胡中华
(25)省际煤电油气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边界模型的实证考察庞瑞芝孙长悦刘同乐
(33)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再回忆——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位一体”总体目标刘思华
(41)生态文明研究要警惕“五化”刘思华
(42)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高红贵
(49)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及干预策略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情境实验数据的实证研究张露帅传敏刘洋
(56)农产品品牌传播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产品品牌生态定位视角张晓娟
生态政治
(64)美国环境种族主义的特征、对华影响及其应对王积龙
生态伦理
(72)生态危机的根源与出路:关系维度的视角金富平
新闻与传播
(77)“舌尖上的广告”:概念泛化、健康幻想及其传播伦理郑欣
(84)权力主导下的电视公益:言说与实践的疏离——对重庆卫视“公益改革’’的反思刘国强
(90)公共善、个体善与新闻伦理——新闻传播与人类普遍善之关系论略王金礼
(98)哈贝马斯批判:基于交往行动理论的反思胡翼青解佳
高等教育
(105)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与结果分析邱均平楼雯吴胜男余厚强
管理与经济
(111)经济周期、政府控制与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聂文忠雒敏
(121)基于公司价值视角的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检验王稳王东
(130)跨组织知识管理与系统型产品创新的关系研究党建兵童亮马蕾叶心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