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所属栏目: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5-12 15:11:55 更新时间:2014-05-12 15:31:5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以发表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学术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74年,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30年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双百"、"二为"方针,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和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努力繁荣社会主义科学与文化。主要刊载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学术理论论文,力求有创见、有新意、有深度。学报还开设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学术专栏,对关系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学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文章。其中"邓小平理论"、"西部论坛"等受到理论界及有关部门的好评。"巴蜀论坛"开设近30年,发表较高学术水平的巴蜀文化研究论文数百篇,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基础教育研究"、"教师教育论坛"、"中小学文科教学与研究"等专栏着眼于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也很有特色。学报所发表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巴蜀文化研究的论文体现了学科优势,许多文章代表了四川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和海内外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并由《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摘,多篇文章获各级奖励。
从1990年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直被评定为四川省一级期刊,蝉联四川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1992年起,评为"中国教育类/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综合性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999年和2002年,蝉联"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评为"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创刊30周年又获佳绩,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4年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综合性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
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ISSN:1000-5315
国内刊号CN:51-1063/C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现用刊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时间:1974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栏目设置
主要刊载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学术理论论文。
投稿须知
(一)注释注释是对论文篇名、作者及论文中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解释或说明。篇名注包括论文产出背景、基金项目等。作者注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或住址、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篇名、作者注置于论文首页地脚。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本刊采用文末注的形式。文末注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释义性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信息,如: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档案资料,内部资料,书稿,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仅有**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类文献,待发表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会议发言,以及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文末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注释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顺序编码,置于标注处的右上角,注释条目按顺序集中罗列于文章末尾参考文献前。
(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论文引用、参考的文献资料,包括引文出处和观点出处。参考文献著录采取顺序编码制,即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顺序编码,如[1],[1,3],[1-3]。同一文献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参考文献表列于文章末尾注释条目之后。引用文献的确切出处,如页码、卷数、章节、篇名等,以上标形式标注在正文中的参考文献序号后。
1.普通图书、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参考工具书——[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次要责任者(任选).版本(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
[1]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亚里斯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报纸题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
[4]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3.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期刊题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
[5]陈驰.论人权的宪法保障[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1):1-9.
4.标准——[序号]主要责任者(任选).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任选):出版者(任选),出版年(任选).例如:
[6]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5.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类型标志]//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
[7]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C]//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8]王家益.1995年湖南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G]//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9]杨慎.丹铅总录[G]//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志].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例如:
[10]刘江.假如陈景润被量化考核[N/OL].新华每日电讯,2004-03-12(7)[2004-04-04].http://search.cnki.net/ccnd/mainframe.asp?encode=gb&display=Chinese.
[11]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7.外文文献〖HTSS〗——用印刷体书写或打印。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英文书名、杂志名用斜体,题名的首字母大写,期刊的刊名等可用全称或按ISO4规定的缩写格式,并以(S××××-××××)格式在刊名后加ISSN号。例如:
[12]CRAWFPRDW,GORMANM.Futurelibraries:dreams,madness,&reality?[M].Chicago: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1995.
[13]加古舜治.园芸植物の器官と组织の培养[M].东京:诚文堂新光社,1978(昭和53年):237-239.
(三)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不标载体类型,非纸张型载体文献需在文献标志的同时标注载体类型。以纸张为载体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为:M——普通图书,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G——汇编,K——参考工具书,Z——其他未说明文献类型。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志为:M/CD——光盘图书,DB/MT——磁带数据库,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DB/OL——网上数据库,EB/OL——网上电子公告。
杂志目录
目录·2013年6期
1.汉代巴蜀经学述论舒大刚,吴龙灿,SHUDagang,WULongcan
2.论三苏蜀学的哲学思想蔡方鹿,CAIFang-lu
3.张栻对朱熹心性论的影响张卉,ZHANGHui
4.巴蜀近现代哲学思想的转型、发展及其特征刘俊哲,LIUJun-zhe
5.论民族国家建设与西康师范教育的再兴和发展凌兴珍
6.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共重构四川乡村权力结构的努力与成效冉绵惠,RANMian-hui
7.儒家美学之“本真”生存论李天道,LITian-dao
8.论康德的地域美学思想--以《自然地理学》为中心钟仕伦,ZHONGShi-lun
9.戴维·哈维的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维度阎嘉
10.城乡分割、城乡一体与农村人口发展--兼论四川省农村人口发展模式张果,曾永明
11.进步运动时期美国市政管理的企业化改革张卫国,ZHANGWei-guo
12.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基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分析与建议杜伟,黄敏,DUWei,HUANGMin
1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实施路径何克东,邓玲,HEKe-dong,DENGling
14.欧债危机性质研究:透过救助效果反观危机性质蒋若凡,李菲雅,刘强,JIANGRuofan,LIFeiya,LIUQiang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