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杂志
所属栏目:化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4-05-21 16:56:26 更新时间:2014-05-21 16:30:26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是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她力求反映我国本学科研究和防治实践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以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与本学科的融合,加强国内外专业人员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向更高水平发展。本刊为本专业人员提供了一块发表研究成果、探讨不同学术观点、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的科学园地。本刊为季刊,主要包括论文、综述、简报、论坛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包括我国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科研、教学、临床医疗、卫生防疫、动植物检疫、畜牧兽医、植物保护和医药工业等专业人员和生物学、医学领域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和国内外同行学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目前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作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对象,同时本刊也被美国的《化学文摘》(CA)、英国的《动物学记录》(ZR)、俄罗斯《文摘杂志》(AJ)以及英国国际农业和生物科技中心5种索引期刊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包括论文、综述、简报、论坛等栏目。
期刊名称: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1005-0507
国内刊号CN:11-3158/R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现用刊名: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创刊时间:1994

【投稿须知】
一、本刊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昆虫学会联合主办的定期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包括蜱螨)的具有创造性且未曾发表过的研究论文和简报,并酌登学术讨论和专题综述等内容。
二、来稿要求文字简明通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著全文(连同图表、参考文献和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六千字,简报控制在三千字以内,综述不超过八千字。论文题目要明确、简短,文前须附不超过三百字的中文摘要,文后有外文摘要(以英文为主列出题目和作者姓名、单位、所在城镇及邮政编码),并根据内容,在中、外文摘要后面分别给出中、外文关键词(不超过五个)。
三、文章署名最多以五人为限,并须附有工作单位、所在城镇及邮政编码,对文章的工作确有贡献的其他人员的姓名可列在首页下方脚注处。外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和地名请一律使用汉语拼音。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一些地名的特定英译法请参照地图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以后出版的《中国地名录》。
四、来稿正文字体选用小四号宋体,且须隔行打印(即留出空行),以便修改和进行编辑(手写稿件须用钢笔在绿色400字方格稿纸上誊写清楚,请勿用繁体字或自造及不规范的简体字,外文和生物学名须用计算机打出,并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须用斜体字者在字下划一横线)、黑白体(须用黑体字者在字下划一波纹线)和拉丁、希腊字母。除常用者外,外国地名的译名须附有原文,外国人名一般不译。按照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要求,凡度量衡、浓度、压力压强、能量和功、酶活性、时间、红白细胞计数、旋转速度以及放射学中的一些单位等,均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五、文中的插图要求清晰,线条均匀(昆虫分类图片请寄硫酸纸原图),图题和图注标于图下,图内注字须与图片反差强烈,层次清晰,大小适当,以利制版。表格宜采用“三线表”(不设竖线),其设计应符合统计学要求。图题、图注和表题、表头及表注均应为中英文对照,图、表须另页附在文稿后面,在文中划出方框标示插入位置。
六、参考文献选列最主要者,内部资料和未发表的文献请勿列入。文献不必编号,按中文、日文、英文顺序排列。中文文献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外文文献以作者姓氏字母为序,同一作者则按年份为序。期刊文献的书写格式为:作者.年份.题目.期刊名称(英文刊名用缩写),卷(期):起讫页码.
【杂志目录】
2013年3期
1.抗微小隐孢子虫Apple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张颖,孔令聪,张静,赵权,尹继刚,ZHANGYing,KONGLing-Cong,ZHANGJing,ZHAOQuan,YINJi-GANG
2.上海市城区中心地带三带喙库蚊种群新动态及应对措施的研究高强,周毅彬,曹晖,冷培恩,GAOQiang,ZHOUYi-Bin,CAOHui,LENGPei-En
3.五株虫生真菌对白纹伊蚊成蚊及幼蚊致病力的研究卢健聪,曾润深,曾科,魏姗姗,李雪兰,陆洋,彭鸿娟,LUJian-Cong,ZENGRun-Shen,ZENGKe,WEIShan-Shan,LIXue-Lan,LUYang,PENGHong-Juan
4.白僵菌对不同生境淡色库蚊的致病力研究刘丽娟,寇景轩,田宝振,王海防,程鹏,崔勇,公茂庆,LIULi-Juan,KOUJing-Xuan,TIANBao-Zhen,WANGHai-Fang,CHENGPeng,CUIYong,GONGMao-Qing
5.云南香格里拉山地自然风景区蚤类多样性的研究葛军旗,龚正达,栗冬梅,刘起勇,和耀兰,GEJun-Qi,GONGZheng-Da,LIDong-Mei,LIUQi-Yong,HEYao-Lan
6.松节油基萜类化合物对德国小蠊驱避活性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韩招久,李丙军,姜志宽,廖圣良,王宗德,谭伟龙,陆年宏,郑卫青,郑剑,贾德胜,HANZhao-Jiu,LIBing-Jun,JIANGZhi-Kuan,LIAOSheng-Liang,WANGZong-De,TANWei-Long,LUNian-Hong,ZHENGWei-Qing,ZHENGJian,JIADe-Sheng
7.河南蚋属一新种(双翅目:蚋科)郭晓霞,严格,安继尧,GUOXiao-Xia,YANGe,ANJi-Yao
8.结膜吸吮线虫感染3例报告栗绍刚,LIShao-G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