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报杂志
所属栏目:畜牧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5-28 16:13:04 更新时间:2014-05-28 16:10:02
昆虫学报为昆虫学领域学术性刊物。反映我国昆虫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科学实验技术的水平和进展。发表有关昆虫系统发育学、昆虫病理学、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药剂毒理学、昆虫分子生物学,以及农、林、牧及医害虫和益虫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办刊宗旨:传播报道昆虫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动态,推动国内外昆虫学界学术交流,发展我国的昆虫学事业,为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为全国核心期刊,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2001年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百刊物,曾被SCI收录,现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昆虫学文摘》(E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CAB文摘数据库和德国的“ISPIPestDirectoryDatabase”等国内外重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每期设四个固定栏目(生理与生化,毒理与抗性,生态与害虫管理,进化与系统学),并根据需要增加病理和医学昆虫等不固定栏目。
期刊名称:昆虫学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中国昆虫学会
国际刊号ISSN:0454-6296
国内刊号CN:11-1832/Q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现用刊名:昆虫学报
【投稿须知】
1.办刊宗旨
传播报道昆虫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动态,推动国内外昆虫学界学术交流,发展我国的昆虫学事业,为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征稿范围
本刊面向国内外征稿,登载有关昆虫形态、生理、生化、病理、毒理、生态和系统学等昆虫学各分支学科的中英文原始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等。本刊鼓励英文投稿。每期设四个固定栏目(生理与生化,毒理与抗性,生态与害虫管理,进化与系统学),并根据需要增加病理和医学昆虫等不固定栏目。系统学方面主要接受订正和综述性论文,一般不接受单纯报道新分类单元或新记录的论文。
3.内容要求
内容完整,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明通畅,引用资料请注明文献出处,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文责自负。中文稿件使用昆虫名称和名词应参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0年公布的《昆虫学名词》;其他名词和名称请参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相关名词规范;无规范可参考时,宜沿用最广、最久且意义无误的名词和名称。
文稿题目要求准确、简短明了,系统学论文题目要求给出所研究分类单元隶属的纲、目和科名。摘要应包含研究目的、关键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等。关键词应能反映文稿的内容范畴,其选择可参考《昆虫学文摘》(EA)所列主题词,应能方便计算机检索,不能是一句短语。观察标本须指明存放地。涉及核酸序列时,应提供在国际核酸数据库登记注册的核酸序列号。
4.格式要求
4.1文字
来稿用5号宋体字、A4纸隔行打印。正文前用中文和英文分别给出:题目、作者姓名、署名单位、所在城市和邮编,摘要,5~8个关键词。英文稿件用附页以中文给出上述信息。首页脚注给出资助项目的名称和编号及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E-mail地址)。按国家标准正确使用计量单位、汉语简化字和标点符号。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相应的中文和英文全称。文稿标题中不宜用缩略词,请使用全称。摘要中亦尽可能不用缩写词。外国人名一律用原名,不译成中文。外文字母和符号请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源自中文的人名和地名在译成英文时,采用汉语拼音。表题、图题及表图中注字均需有英文对照。生物科级以下名称首次出现时应注明拉丁学名。
4.2表格、插图和照片
表格要求采用“三线表”。文中插图请用绘图纸黑墨绘制或使用高质量的激光打印样图,要求线条清晰、均匀。图幅宽度:8cm以内(半栏)或14~16cm(通栏)。图线粗细:坐标线、指引线用细线,线宽约0.13~0.25mm,函数曲线用粗线,线宽约0.25~0.5mm。图字大小:图中所有字符的字体与字号应一致,均用6号宋体字。每幅图附清晰的复印件一份。照片请用光面相纸印出,要求层次清晰,反差适中,不污损,无折痕。以比例尺示明图像实际大小。图样和照片应大小适当,以利制版。插图另纸打印,附在文后。正文中相应处画一方框标明图的位置,框下注明图序、图题和图注,图注文字应精练。
4.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应符合国际和国家有关版权规定。正文中引用处应在圆括号内注明原著者姓名和年代,2名作者之间用“和”(中文文献)或“and”(外文文献)连接,3名或3名以上作者时只给出第一名作者,后加“等”(中文文献)或“etal.”(外文文献),西文著者只给出姓氏即可。
文后参考文献列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列出全部著者姓名,并按英文字母升序排列。只列正文中引用的且为公开发表的文献,未正式发表的资料不得列入。中文参考文献须有英文对照,排列时英文在前,中文在后并置于方括号内。刊物名称缩写请参考《昆虫学文摘》(EA)。
5.投稿要求
切勿一稿多投。请登录《昆虫学报》网站在线投稿,或通过E-mail将原稿发送至本刊编辑部;同时邮寄打印稿一份,并附第一属名单位的推荐信,推荐信中需注明“此文稿经审查,无一稿两投和泄密情况”,否则不予受理;有通讯作者时,须附通讯作者本人的签字,以示认可;另请提供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和E-mail地址。来稿请挂号投寄本刊编辑部,勿寄给个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凡拟刊登之文稿,作者须附函明示是否同意该文版权(含各种介质的版权)转让给《昆虫学报》编辑部。通常在稿件收到后4个月内决定并通知作者是否可用。
来稿须符合本稿约要求后方可受理,审改意见由编辑部转给作者。作者须在收到退修意见单后2个月内将原稿、修改稿、修改说明及稿件电子文件(Word格式)寄回或发送编辑部。逾期者,以新稿处理,重新登记收稿日期;修改内容较多的作同样处理。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必要的文字删改,作者若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
【杂志范例】
2013年9期
1.斜纹夜蛾中肠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罗婉冰,何文婧,黄玉秋,胡丹,黄立华,冯启理
2.小峰熊蜂蜂毒磷脂酶A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高丽娇,黄家兴,吴杰
3.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成虫在长、短光周期下滞育解除中体内相关酶活力变化陈珍珍,宋暖,郭亚楠,于金凤,印象初,张帆,许永玉
4.角马蜂贮精囊及精子的形态学观察谭江丽,李军林,邢连喜,陈学新
5.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影响郭建青,张洪刚,王振营,何康来
6.温度对沙蒿金叶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魏淑花,朱猛蒙,张蓉,黄文广,于钊
7.米蛾卵繁育的螟黄赤眼蜂的适宜冷贮温度和虫龄袁曦,冯新霞,李敦松,张宝鑫,王振营
8.上海地区新入侵草坪害虫早熟禾拟茎草螟的鉴定及危害高磊,鞠瑞亭,丁俊杰,徐颖,王建国
9.昆虫microRNA的研究进展刘永平,杨静,刘蕴
10.白蚁踪迹信息素研究进展嵇保中,刘曙雯,曹丹丹,杨锦锦,赵正萍,张新慰
11.木蜂的巢内行为和交配策略贺春玲,牛泽清,罗阿蓉,朱朝东,吴燕如
12.鞘翅目高级阶元分子系统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聂瑞娥,杨星科
13.印度疟疾媒介库态按蚊卵黄蛋白原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MonikaMIGLANI,SurendraKumarGAKHAR
14.不同抗药性水平二化螟幼虫中肠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张珏锋,何月平,陈建明
15.大优角蚱卵块外型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生态学意义白克强,曹成全,宋伟
16.三种花蓟马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李维娜,冯纪年
1.小菜蛾热休克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模式分析夏晓峰,林海兰,郑丹丹,杨广,尤民生
2.棉铃虫P450基因HarmCYP9A33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姬继超,安世恒,李为争,罗梅浩,原国辉,郭线茹
3.黄粉虫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黄琼,胡杰,孙灵,王勤
4.婚飞行为影响中华蜜蜂性成熟处女蜂王的基因表达吴小波,王子龙,张飞,石元元,曾志将
5.氟化物对家蚕耐氟和氟化物敏感品种幼虫中肠羧酸酯酶及全酯酶活性的影响米智,阮成龙,李姣蓉,付巧娟,武婧洁,SENDEGEYAParfait,朱勇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