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杂志
所属栏目:畜牧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5-28 16:37:08 更新时间:2014-05-28 16:05:08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优先报道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亦欢迎来自不同气候带的植物科学研究论文,重点刊登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与进化生物学、环境退化与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育及可持续利用、农业及食品质量安全与植物化学资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利用以及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新成果。几十年来,本刊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结合现代植物科学的蓬勃发展趋势以及本科研团体的学科优势,不断丰富和拓宽报道范围,对传承经典植物分类学研究、推动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开发该地区植物资源、服务区域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生态学及其交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并在国际上具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陆续被BIOSIS、CAS、CAB、《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设有研究报告、快报、综述、评论、书评和会讯等栏目。
期刊名称: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国际刊号ISSN:1005-3395
国内刊号CN:44-1374/Q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现用刊名: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创刊时间:1992

【投稿须知】
1、来稿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每篇研究论文(包括图表、英文摘要、参考文献)不超过6个版面,研究简报不超过3个版面,综述文章不超过8个版面。关键词3-8个。
2、来稿须在正文前附加封页,写明中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单位后应写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多作者签名;正文只写中英文题目,不署名和单位。
3、正文内容按如下顺序书写: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中的中国作者姓名和我国地名,请用汉语拼音拼写。
4、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须概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字;英文摘要内容应详于中文摘要。
5、文稿字号不小于5号字,1.5倍行距,用规范化简体字。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规定的国际统一名称符号。首次出现的种、属名称请附拉丁学名,并请核对无误。稿中的外文字母、数学符号请标明文种,大、小写,上、下标,正、斜体。
6、参考文献只列与本文有关的主要近期文献,未正式发表的内部资料请勿引用。作者或编者为3人以下的(含3人)应全列出;3人以上的,在第3作者或编者后加“等”字。中、日、俄文文献一律用英文引用,中文文献作者姓名、期刊名附中文对照,并加“(inChinese)”。每条参考文献的著录项必须完整。
7、图、表、照片力求精简,总数一般勿超过6张。图、表题及内容均需中、英文(或拉丁文)对照。并请自行插入文中;表格用三线表,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反差较大为宜。线条图用绘图纸黑墨绘制,线条粗细均匀,电脑绘制的线条图的主线粗0.25~0.5mm,辅线为主线的一半,请用激光机打印。每个图版不超过版心(220mm×165mm)。所有图表应插入文中相应位置,不要全部放在文后。
8、来稿请采用word文件,通栏排版,不要分栏。请勿一稿两投!本刊在收稿后4个月内告知处理意见,不拟刊登的稿件当妥为退还。
9、文责作者自负。本刊编委会对采用的稿件可作必要的删改。稿件一经刊登酌付稿酬,并寄当期本刊2册。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作者稿酬与本刊印刷版稿酬一次付清。若作者不同意所著文章入编光盘版和上网,请在来稿时声明。凡属本刊发表的论文,荣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者,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或单位证明。
10、欢迎英文投稿,但须附中文题目和摘要(500-700字)。
【杂志范例】
2013年第5期目录
(F0003)《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征稿简则无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389)中国橐吾属(菊科-千里光族)的分类学研究(二):植夫橐吾的名实订正任琛杨亲二
(397)白背叶(大戟科)性系统和传粉生物学研究唐雅麦罗世孝张奠湘
(406)福建省野牡丹属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郑涛陈振东林秀香郑少缘何雪娇苏金强
(414)扇脉杓兰和无距虾脊兰的核型分析钱鑫连静静李全健刘芬王彩霞田敏
(420)中国刺蕊草属(唇形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姚纲邓云飞葛学军
(423)蒜昧草(商陆科)——中国一新归化植物童庆宣池敏杰
(426)安徽省兰科两新记录属洪欣张挺王鸥文李中林周守标
(429)中国大陆一苔类新记录种——膨体异萼苔孙中文熊源新石磊杨冰刘正东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432)不同氮素水平对油麦菜栽培效果的综合评价分析林俊芳林义章丘武昌汪镇坤钟凤林林碧英
(439)栀子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高蓝朱碧云
(446)垂叶榕叶片表面蜡质化学组分及蓟马锉吸胁迫对其含量的影响余德亿姚锦爱黄鹏陈峰康文斌
(453)紫茉莉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赵倩林景卫冯雅萍陈丽静马慧钟鸣
植物生态与资源管理
(459)三种水库消落带草本植物对完全水淹的适应机制研究李秋华刘送平支崇远李小峰陈峰峰曾庆凯
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等
(466)鸦胆子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苏志维邱声祥
研究进展
(471)赖草属植物的分类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苏旭刘玉萍陈文俐
(479)基于^15N示踪技术的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研究进展汪庆兵张建锋陈光才
目录·2014年2期
1.掌叶橐吾地理分布的订正及对我国植物志书中一些明显问题的述评杨亲二,YANGQin-er
2.香港桦木科一新种--香港鹅耳枥童毅华,彭权森,夏念和,TONGYi-hua,PANGKuenShum,XIANian-he
3.中国毛茛科翠雀属的分类学研究(一):鞘柄翠雀花二新异名袁琼,杨亲二,YUANQiong,YANGQin-er
4.中国毛茛科翠雀属的分类学研究(二):狭菱形翠雀花的名实订正袁琼,杨亲二,YUANQiong,YANGQin-er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