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论文
所属栏目:工业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03 10:53:34 更新时间:2014-06-03 10:06:34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园林、给排水工程、工程管理、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工程、工程力学、化工以及相关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技改技革成果报告、科技信息。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现用刊名《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获奖情况:建设部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合栏目、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科技动态、简讯。

【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格式与示例如下:
(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
(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7)文献重复引用标记: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只出现一次,其中不注页码;而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
11.基金项目: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14.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杂志目录】
2013.03期
1.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与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脱氮除磷机理研究吴鹏,刘捷,计小明,沈耀良,WUPeng,LIUJie,JIXiaoming,SHENYaoliang
2.公众温室气体灾害风险感知的对比研究金非,邹丽萍,吴燕,顾川云,黄艺博,杨洁,JINFei,ZOULiping,WUYan,GUChuanyun,HUANGYibo,YANGJie
3.硫酸盐废水在ABR中的转化机理研究李宽峰,沈耀良,吴鹏,徐融,张海芹,LIKuanfeng,SHENYaoliang,WUPeng,XURong,ZHANGHaiqin
4.超低温保存箱复叠式制冷循环特性分析赵之贵,孙志高,王功亮,焦丽君,ZHAOZhigui,SUNZhigao,WANGGongliang,JIAOLijun
5.强震下抗弯钢框架滞回能层间分布影响因素周海兵,顾强,ZHOUHaibing,GUQiang
6.钢绞线预应力的改变对自复位钢框架性能影响蒋成良,李启才,JIANGChengliang,LIQicai
7.基于FLUENT的移动车辆下的车桥气动特性研究戴云彤,蒋明,DAIYuntong,JIANGMing
8.掺入专利添加剂的水泥土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方咸美,顾欢达,殷志文,FANGXianmei,GUHuanda,YINZhiwen
9.单调扭矩下角钢桁架型钢混凝土构件复合受扭性能研究柳丽荣,邵永健,周月艳,LIULirong,SHAOYongjian,ZHOUYueyan
10.利用钢板剪力墙耗能的自复位结构有限元模拟朱昱,李启才,ZHUYu,LIQicai
11.加劲板连接双层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承载能力分析渠晶,赵宝成,QUJing,ZHAOBaocheng
12.基于土地制度创新的小城镇土地置换策略研究沈洋,SHENYang
13.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偶春,姚侠妹,张建林,OUChun,YAOXiamei,ZHANGJianlin
14.对封闭住区负面效应及和谐城市空间构建的思考黄耀志,苏善君,HUANGYaozhi,SUShanjun
15.运动目标的识别跟踪控制研究王琳,董兴法,郎科伟,WANGLin,DONGXingfa,LANGKewei
16.印刷品缺陷检测系统的快速配准方法研究胡伏原,顾亚军,姒绍辉,HUFuyuan,GUYajun,SIShaohui
17.液体介电常数测试方法研究与测试盒开发钱文虎,曹海霞,张勇,QIANWenhu,CAOHaixia,ZHANGYong
18.考虑爆裂的高强混凝土柱耐火性能研究郜秋鹏,毛小勇,行盼娟,GAOQiupeng,MAOXiaoyong,XINGPanjuan
19.橡胶混凝土梁在纯弯状态下损伤及分形研究李文兵,孙洪泉,周文慧,王勇,LIWenbing,SUNHongquan,ZHOUWenhui,WANGYong
20.相关变量情形下基坑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可靠度分析刘旭,廖瑛,孙雷江,LIUXu,LIAOYin,SUNLeijiang
21.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弯扭性能试验研究郁文,邵永健,YUWen,SHAOYongjian
22.开洞砌体填充墙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俊涛,唐兴荣,CHENGJuntao,TANGXing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