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学报杂志
所属栏目: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06 09:39:32 更新时间:2014-06-06 09:14:3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大学术期刊社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于1951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6201,国内统一刊号:CN22-1062/C。国内邮发代号12-21,国外邮发代号:BM357。
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佳期刊。
【本刊宗旨】
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教学和科研成果,发现和扶植人才,培养学术理论队伍,为提高东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务,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事业服务。

【本刊内容】
主要刊载政治理论、哲学、经济学、历史、语言文学、教育等各学科学术研究论文。本刊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师范特色和地方特色,辟有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美国史研究、中国明清史研究、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茅盾研究、儿童文学研究、教育理论研究、中外比较教育研究等专栏,体现本校学科优势,深受国内外学术界欢迎。
【期刊荣誉】
本刊由博士生导师郑德荣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柳海民教授任主编,东北师大学术期刊社副社长王亚范副编审任常务主编。本刊坚持正确办刊方向,注重开展学术研究,提高学术质量,曾得到国家教委的通报表扬,《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等报刊均以显著位置专文介绍。本刊刊登的论文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中国史学会中国古代史优秀论文奖等国家级奖励;荣获吉林省一、二、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0多篇。本刊在《新华文摘》、《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权威文摘刊物上的年转载率连续多年保持50%以上,居高校文科学报前列。其中,历史学论文转载篇数居高校文科学报之榜首。海内外报刊经常转载介绍本刊所发表的文章,在海内外学术界颇有影响。
【读者对象】
海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等学校文科师生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内容:主要刊载政治理论、哲学、经济学、历史、语言文学、教育等各学科学术研究论文。本刊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师范特色和地方特色,辟有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美国史研究、中国明清史研究、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茅盾研究、儿童文学研究、教育理论研究、中外比较教育研究等专栏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最新目录】
目录·2013年5期
1.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韩秋红
2.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史巍
3.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恰当路径刘金山
4.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经验借鉴谢昌飞
5.东北地方政府创新动力之现状、原因与对策——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分析李靖,张舜禹
6.论审美政治的哲学基础姜永刚
7.中国宏观经济总量的非线性增长动态研究滕建州,杨帆,刘志蛟
8.进城农民工占城市经济人口比例与城市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关利平,孟宪生
9.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及地区差距的分析李盛基,吕康银,徐雄彬
10.公平信息披露研究现状分析邱龙广,刘斌
11.基于供应链的企业低碳整合盈利模型研究王奇
12.供应链产品需求量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研究张树山,孙毅,郭坤
13.《大北新报》的创办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新闻侵略刘会军,张瑞
14.“九一八”事变前满铁附属地日本人小学校教育方针确立探析谢忠宇
15.晚明商业领域中的雇佣经营孙强
16.上博(六)《申公臣灵王》疏解及其性质和意义汤志彪
17.16世纪晚期荷兰加尔文教的济贫改革略论高宇轩
18.贬低与征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书写印度的两种方式陈彦旭
19.英国19世纪小说慈善话语的动态框架图式研析龙瑞翠
20.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深度消解——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的生态解读段红玉
21.从事实到虚构:论新闻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孙明丽,孙凌
22.《氓》与《谷风》叙事风格与艺术特色比较探析李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