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杂志
所属栏目:电子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09 11:29:10 更新时间:2014-06-09 11:50:09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是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以邮电通信为主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60年,1986年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通信与电子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工程、机械电子及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及重要学术问题综述等。
1999年开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定为全文收录期刊,并被国内外多种权威文摘刊物或数据库收录。学报被收录的权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还有:英国《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邮电科技中文文献数据库》、《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近年来,学报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进步而不断提高,在编辑人员的努力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曾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评比一等奖,在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评比中获二等奖。在国家教委、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我校学报获三等奖,在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二等奖,并在历届邮电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一等奖。2004年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2006年,《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又荣获得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8年在第2届评比活动中再次蝉联此奖。
投稿指南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是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以信息学科为主导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EI)定为核心期刊。主要刊登该领域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基础研究方面的论文、研究报告及综述等。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编辑部自2006年6月13日起,投稿方式改为网上投稿、查稿。
1.投稿程序
(1)首先点击“作者在线投稿”,进入后请仔细看投稿说明,然后“注册”,用注册后的登陆名、密码进入投稿系统,如果要投稿点击“我要投稿”,仔细阅读投稿须知、论文模板、著作权转让合同,然后按照投稿向导进行投稿,(注意:作者上传的稿件其内容务必将作者信息删除,否则我刊将不对该稿件进行处理,上传稿件全文后要点击“下一步”,并继续完成下面的投稿步骤),投稿后请您耐心等待,不要重复投稿,编辑部会在一周内处理,并返回给您稿件编号及注意事项。
(2)请下载并仔细填写"著作权转让合同"(一式两份),经第一作者签名,学生作者论文须经指导教师审查并签名,再送(寄)编辑部,同时交(寄)审稿费50元,索要发票(请一定说明发票抬头,以便报销)和一份经编辑部盖章的"著作权转让合同"。
(3)务请您认真阅读下面的来稿要求,并规范您的稿件。投稿后请您耐心等待,可通过学报首页的“作者在线查稿”随时查看稿件的处理情况,如无特殊情况编辑部不接受电话查询,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4)作者收到审稿专家的修改意见后,请认真修改并撰写修改说明。上传修改稿需点击“投修改稿”。
2.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来稿务必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简练。每篇论文(含图、表、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7400字(有创新性的论文可适当放宽要求,但要突出创新点)。投稿同时必须提交著作权转让合同(PDF)。论文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摘要、关键词(3~8个)、分类号、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收稿日期。文章格式参见论文模版。
(2)论文摘要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自我评价。采用第3人称的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建议采用“为了......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等,以300字左右为宜。
(3)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对应,包括题目、摘要正文、关键词。摘要正文用第3人称撰写,并符合英语语法规范,以150--180个词为宜。必须按照(Ei)要求撰写。
(4)文稿用5号字,双栏排,行与行之间要留空,版心尺寸为44行×46字(见模板)。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要清晰,矩阵、矢量用黑体表示。
(5)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凡能用文字说明的尽量不用图表。插图一般不超过6个,不使用彩色图。插图不宜过大,图宽一般不超过6cm,图中文字、符号均采用6号NewsRoman体,主线与辅助线粗细比例约为2:1,横纵坐标刻度向内,并标明变量及单位(用“/”隔开),单位用正体表示。
(6)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内部文件和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一般知识性或陈旧史料。文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先后次序编排。作者姓名用外文的,应按中文习惯,姓前名后,名可缩写,去掉缩写点,只留空。3人以上作者只列3人,后加“等”字。书写参照如下格式: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用小写)。期刊名称(外文可缩写),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用小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用小写)//论文集主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用小写).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标准:[序号]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用小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电子文献: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B/OL](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用小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作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