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作物学报杂志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4-06-10 10:19:57 更新时间:2014-06-10 10:28:56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全国独有的一份麦类作物学术专刊。主要刊登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食品加工、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学术性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国内外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及高级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人员。本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和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农作物类核心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精品期刊”。
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文献检索分析中心2004―2008年的统计分析,本刊的影响因子连续5年稳定在1.0以上。本刊还曾多次荣获省部级及其以上优秀科技期刊一、二等奖,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学文摘》(CABI)、日本《科学技术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国内外十多家权威性文摘期刊和数据库固定转载与收录。
《麦类作物学报》为双月刊,单月中旬出版,A4开本,180页码。每册定价20.00元,全年120元,国内刊号:CN61-1359/S,国际刊号:1009-104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52-66。漏订者可直接汇款至编辑部补订。国外总发行:北京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号:1479B。
投稿指南

《麦类作物学报》稿约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性专业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多次荣获省、部级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现已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性文摘期刊和数据库固定转载或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全国农业核心期刊”。
本刊主要刊载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管理、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学术论谈。
1.来稿要求
(1)来稿要求内容充实且具有创新性,数据可靠,条理清楚,论述有据,文字精练,图表简明。一般不要超过6个版面(包括图表在内。上下左右页边距各2厘米。正文用5号宋体字,一级标题用小4号宋体字,二级标题用5号黑体字。每页约44行,每行42字,或者双栏每栏每行21字;图表中用小5号宋体字,能排半栏的就排半栏,但不能缩小字号硬压缩成半栏)。请在首页下方注明课题资助项目名称(批准号)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电话、电子信箱等信息)。
(2)图表中的所有汉字(包括注释在内)都要有英文,图中大量出现品种名称时(如聚类图)请用代号表示(在第一次出现代号的图或表下,以注释的方式给出各代号所指代的品种中英文名称)。
(3)参考文献均以英文的形式出现,中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1]ZhangYP(张永平),WangZM(王志敏),ZhangYH(张英华),etal.Photosyntheticperformanceofwheatvarietieswithdifferentgrain-leafratiounderlimitedirrigation[J].JournalofTriticeaeCrops(麦类作物学报),2009,29(5):859-866(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2]JINShanbao(金善宝).ChineseWheat(中国小麦学)[M].Beijing:ChinaAgriculturePress,1996:13(inChinese).
[3]ZhangRQ(张瑞奇).ChromosomeLocationofGenesforHard-nessLocusandStorageProteinsinH.villosaandCreationtheTranslocationLines[D].PhDDissertationof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201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无英文摘要的中文期刊文献请尽量少引用。
(4)本刊对综述性稿件还有如下要求:国内其他期刊上尚未刊登过同类选题的综述文章;来自学术性期刊的参考文献不少于40条,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条,近5年的新文献不少于10条;要有归纳分析及作者自己的观点,不能只是文献堆砌;表达要精炼准确,语言要完全由作者组织,不宜复制参考文献中的语句。
(5)学术论谈类稿件一般应由有关专家撰写,要就麦类作物研究方面存在的某些焦点问题、尚存争议但具有应用前景的理论或实践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或商榷争鸣。
(6)为了保持学术性期刊的严肃性,本刊每期限登品种介绍4个以内。为了避免品种培育人与文字介绍作者不一致而造成的各种纠纷,品种介绍来稿时要盖上单位印章,并附品种审定证书复印件。
2.投稿方式
通过本刊网站在线投稿(不用邮寄纸样),具体方法见网站上的投稿指南。投稿过程中若遇到问题,可向编辑部电话(029-87082642)反映。
3.稿件处理周期
本刊从投稿到反馈审稿意见一般不超过2个月,到稿件刊出一般不超过5个月。投给本刊的稿件,可点击“作者查稿”,随时查询处理进程。若投稿1个月后稿件状态仍处在“审稿中”,可通过电话向责任编辑查询审稿结果(稿件进入“待审”状态之后,点击您的稿件标题,即可在打开的页面下部看到稿件责任编辑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在4个月内请不要另投他刊,若有此类现象发生,务请及时来函告知。
4.收费
文稿在本刊决定录用后,即向第一作者酌收文章发表费。为了限制文章篇幅,增加信息密度,超过6个版面的,超过部分要酌量加收发表费。
5.稿酬
稿件刊登后即付稿酬,并赠送样书2本。本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于“中国期刊网”优先出版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线发行。作者若不同意其论文在以上媒体转载,请在来稿时说明,否则视作同意。入编以上媒体,作者应得著作权使用费加于稿酬中由本刊一并下发。
6.文责与版权
来稿文责自负,凡因文章内容有政治性错误、不实、泄密、数据错误,以及侵犯其他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的(包括署名纠纷在内),作者应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而给期刊编辑部造成的损失;作者来稿发表后,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编辑版权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将其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对此,作者如不同意应在投稿时向本刊声明,否则视为同意,届时编辑部将不再通知作者。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