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期刊论文
所属栏目:天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11 10:01:08 更新时间:2014-06-11 10:35:07
《气象》为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象中心主办的气象科学专业刊物,是我国现有气象期刊中历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她的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天气月刊》、《天气》和60年代的《气象通讯》,60年代中期停刊,1975年更名《气象》正式复刊。内容涉及大气科学及其各个分支学科,侧重应用技术的研究,着眼于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普及。设有综合评述、研究论文、气象业务现代化、天气气候总结、经验交流、专业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知识介绍、台站园地、每月天气、每月气候与影响等栏目。
《气象》复刊三十多年来,在中国气象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在气象部门及相关领域更是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欢迎。多年来,《气象》一直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历年的统计中,《气象》在气象类刊物中也位居前列。1992年,《气象》荣获中国气象局优秀期刊一等奖。近年来被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CEPS)等MGA(MeteorologicalandGeoastrophysicalAbstracts)收录,并在互联网上发行。《气象》认真贯彻“以天气气候监测、预报为中心,以灾害性天气为重点,充分展示气象现代化的最新进展”的办刊方针,为气象业务现代化做贡献。读者对象为气象科技人员和相关院校师生。
投稿指南

《气象》征稿简则
1《气象》主要刊登以下几方面的稿件:
气象科技有关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报技术;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气象灾害的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气象科技兴农及台站园地;气象科技信息动态及书刊评介等。
2来稿注意事项
2.1来稿务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附图准确清晰,文字精炼。每篇文稿(包括提要、图表、参考文献)不超过6000字(附图一般不超过5幅),须清楚地打印或誊写在16开打印纸或稿纸上,并寄软盘。
2.2文章的书写顺序为:文题名、作者姓名、所在单位、技术职称、邮政编码、提要(200~300字)、关键词(3~8个)、正文、参考文献。
2.3正文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数字间用圆点间隔,如“1”,“1.2”,“2.1.3”等。每个标题一律左顶格,在数字编号后空一格再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2.4参考文献按在文内出现顺序连续编码。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献书写次序为:序号作者姓名(列出3位).题名.期刊名,年,卷(期):页.在专著、教科书上发表的文献书写次序为:序号作者姓名.译者姓名.文题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页码.
2.5文稿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图表中量和单位间用“/”隔开,表示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书写,并用铅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码等。表格用三线表(参见《气象》),附图一式两份请清绘在标准底图上,数据及坐标清楚地标注在图上,尺寸一般比刊用时大一倍。
2.6评述、论文及业务技术报告请附相应的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所在单位、技术职称、邮政编码、中、英文提要及关键词。
3请勿一稿两投。本刊一般不退稿,若6个月内未见刊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光盘版稿酬和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本刊视为同意将其稿件纳入此两种版本进行交流。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