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专业研究生论文由潘玉良看中国女性画家群体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7-01 14:06:53 更新时间:2014-07-01 14:33:52
在我国的近现代时期,西方资本主义殖民者、封建社会残余统治及男权社会思想歧视的三重夹缝中,一丝艺术的文明之光渐渐可以照进华夏五千年古老的土地上,于是在政权、军权、男权相对薄弱的艺术门类中,女性参与者可以较为自由的挥洒自己人生的光华,潘玉良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她坎坷的人生经历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在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又独具女性魅力的一笔。
摘要:我国美术史上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女画家,其中以近现代美术史中经历坎坷的潘玉良最为特色,我国近现代的历史造就了她特殊的人生境遇,她的画作蕴含的意义也是其心境的写照。本文研讨以潘玉良为代表的女性画家美术特色形成的原因及评价。
关键词:研究生论文,女性画家,中国画,群体
一、潘玉良的美术经历
潘玉良先生是我国近代一位著名的现代主义画家。她在美术上的成绩显赫,幼年孤苦,被自己舅舅卖与烟花之地而沦落风尘,后作为小妾嫁与潘赞化,因感念其恩德遂改为潘姓,居住上海乍浦路,初得洪野先生启蒙习画,后以素描第一、色彩优异的成绩入上海图画美术院也就是后来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师从朱屺瞻、王济远。1921年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入利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得以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在罗马美术展览会期间,作品获得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从而又进入了罗马国立美术专门学习油画和雕塑。1929年归国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的画展。潘玉良是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的第一人。潘玉良是民国初年女性接受美术教育成为画家的极少数例子。
二、潘玉良绘画风格的形成
潘玉良在其出身的方面能够受到自明代以来青楼艺文情趣的熏陶,又能较一般女性有更为大胆自由的接受西方文明开化知识的先期条件,并且能够遇上潘赞化这一虽然仍是男权象征的依附者,却能够提供其较为自由环境的知己。在她获得了留法机会的同时,她随即下定深研此道的决心。她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的交替时代,也是我国美术史的交替时代,国画主导的美术史被西洋画所打破,并有超越之势,潘玉良启蒙的洪野就是以教导素描为先的,所以潘的素描功力在长期磨练下精深异常,这就给予她绘制西洋画的基础,且能够正统的在西洋画的领域有自己的建树。潘玉良留洋期间,辗转多所国立艺术学院,跟随欧洲明师学习,获得许多有分量的艺术奖章,并能够参加各国的艺术展览,开始树立了西洋画风格的基础。潘玉良此时在国外画界应该说已经小有名气,但其真正的风格此时仍没有完全确立。
墙外开花墙内香,1929年学成归国的潘玉良携二百多件作品在上海展出,震动了中国画坛,此时在国内的荣誉也开始纷至沓来,刘海粟校长的贺电,留法时的同学徐悲鸿邀请其出任中大艺术系教授,此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的成熟。但对潘玉良影响更为深刻的该是1932年的第二次画展,刘海粟校长亲临,此时的潘玉良应该受到了不小的震动,此后她走遍黄山、庐山、浮山、扬子江等地并在巅峰、峡谷、画室、课堂、河畔、林荫奋笔疾书,完成了大量作品,这些是她再次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营养,造就自己新绘画风格的个性化所作出的努力。两年后她展出了自己的新作,受到了更加强烈的赞誉。
三、女性画者在男权社会风格的整合及特点
女性处于男性社会必先经过男性社会意识形态的完全整合,才能融入社会。在书画上,女性要么通过隐晦曲折的方法表达自己书画的个性,类似有墨西哥的弗里达,要么就必须融入男性绘画体系中。后者则在我国明中后期的女性绘画者表现更为突出。但应该看到的是,无论女性画家经受过怎样严密的男性绘画语系的训练,其自身的女性境地都是无所改变的,作品中总会多少流露出自身的意趣。在创作态度、表现方法上,女性画家能超出一定框架的表现自我的非常才能和不凡的力度,在自我的画作中,她们不再是男性社会的附庸,她们完全可以代表自己的性别,将感情真实的贯穿于绘画的整个过程中,拓展许多新颖的题材及情感表现的天地。潘玉良所画的《非洲裸女》既是当时中国男性绘画者无法企及的境地,而为严天池所作像中透露的女性情怀也是男性画家没有办法切身体会并表现的,能容西画技法作中国古代仙人的逸趣是罕有的。女性画者能够自觉发挥绘画的特殊作用,丰富绘画的表现主题,吻合她们对社会和本身性别的特殊期待,强调心领神会到追求忘形于凡尘之外得以清谈闲远的风雅神韵,从而上升到绘画的最高境界,这是男性画着无法实现的途径。
结语:
以潘玉良为代表的我国女性画家,是我国美术史中特殊的一类群体,她们的成就突出,应该在美术史中有更为崇高的地位,之于潘玉良,她的旅欧经历和艺术成就,使西方认识中国、认识中国女性、认识中国女性艺术,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在相关美术史问题中进行更深入的考究。而对于中国的广大受众群体,潘玉良更应该被注意的是其画作,而不是类似传奇趣事的经历。
参考文献:
[1]汤漱玉.玉台画史[M].
[2]伊戈.潘玉良传[M].成都时代出版者,2003.
[3]冼玉清.广东女子艺文考[M].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