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期刊论文范文参考苏轼“活法”说之“行云流水”考论
所属栏目:外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7-05 14:25:43 更新时间:2014-07-05 14:05:42
苏轼是“活法”说的实践者、完善者和集大成者,被称为“千古无匹的活祖师” (旧题杨慎编《三苏文苑》引袁宏道语)。他虽未直言“活法”,但也有论和“活法”相对的“死法”及“法活”之语。
摘要:胡宿首创的“活法”说,在其实践者苏轼手里,表现内容之一,即为“行云流水”的“辞达”。本文以苏轼“行云流水”无愧得中国“意识流文学”理论之名为考论中心,从苏轼诗、文、词的结构入手,论述其“意”的各种流向及各种文体的“意识流”手法特色。在研读基本文献的基础上,爬剔清理,将微观的文献解读、文字校勘和宏观的理论阐释、分析考论相结合,匡正了一些误识。
关键词:论文,活法说,行云流水,意识流,苏轼,文学作品
一、苏轼作品“意识流”成因考察
其《东坡志林》卷八云:“法而不智,则天下之死法也。道不患不知,患不凝;法不患不立,患不活。以信合道,则道凝;以智先法,则法活。道凝而法活,虽度世可也。” [1]因此,从实质上说,他是宋代“活法”说发展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只是在文学史上有其用而无其名罢了。
苏轼之“行云流水”,主要表现于“意”和“文”的同步流行即同步运动。苏轼的哲学思想主“动”主“变”。他在《御试制科策》中说:
夫天以日运,故健;日月以日行,故明;水以日流,故不竭;人之四肢以日动,故无疾;器以日用,故不蠹。[2]
众所周知,天地万物及人事都是在运动和变化中生生不息的。苏轼以为,文学艺术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在苏轼看来,一切学问技巧,如诗、文、书、画等,也是有创始,有演进,再成熟,至顶峰的。这种变化发展不是在一蹴而就的“剧变”中完成,而是在“微之至,和之极”的“渐变”中实现的。苏轼云:
阳至于午,未穷也,而阴已生;阴至于子,未穷也,而阳已萌;故寒暑之际,人安之。如待其穷而后变,则生物无类矣。[3]
这是说,由寒至冬到夏,中间应经过春的过渡才能完成。这种“渐变”的思想和《周易》的“待其穷而后变”(“穷则变”)是有不一致之处的。其对苏轼的政治立场和文艺观乃至一生的遭遇,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渐变”的思想使他认为:“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4]
基于此,他于变法,既反对王安石的剧变,又反对司马光的守旧,而“断之于中”,始终坚定地处于所谓“中间”派的立场。反对“过”和“不及”,主张“中庸”,使他的思想不走极端,从而提出“无思之思”[5]等命题。在文艺观方面也是如此。他既标“无意为文”[6],又言要“有为而作”[7];既说“严诗律”[8],又言 “诗无定律”[9];既说“雕琢损天和”[10],又言“清诗要锻炼”[11];既说诗文如“行云流水”,“随物赋形”,又言其“行”“止”当有“常”,等等。
苏轼的“行云流水”说,正是建立在这种万物“不断运动”的理念之上的。清叶燮论“云”之“行”,曾更细致具体地提及苏轼之“行云流水”说。其《原诗・内篇上》云:
天地之大文,风云雨雷是也。风云雨雷变化不测,不可端倪,天地之至神也,即至文也。试以一端论:泰山之云,起于肤寸,不崇朝而遍天下。……亦可以与此相发明矣。
而“水之流”则与“云之行”相抗,即以流势而言,或顺或逆,或直或环……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云之行”和“水之流”都要受自然“风”、“物”之影响。分而言之,则前者之“行”,要受“风”的“调遣”;后者之“流”,“在平地”则“滔滔汩汩,一日千里”,若遇“山石曲折”,则“随物赋形”。这两种 “物”之“行”、“流”运动,正好用来比喻文学创作的过程。故在苏轼这里,“风”、“物”喻客观事物,“云”、“水”喻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是客观事物激发作者情怀之后的产物。文学创作的过程,也就是这种情怀――“作者要表达的心意”的自然“行”、“流”的过程。质言之,这也就是所谓“辞达”的过程。
这种把文学创作的所谓“辞达”视为“心意”行流过程的理论和后来西方的“意识流”理论相比,应有相似之处。有学者根据西方“意识流”理论家们的论述,给 “意识流文学”下了个定义:“意识流文学实际上是以表现人的非逻辑性、非理性、超时空或无意识的精神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学”。[12]如这一定义可取的话,则苏轼之“行云流水”说,确实可当之无愧地得中国“意识流文学”理论之名了。因为:
(一)苏轼《自评文》说诗文之“意”,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而《答谢民师书》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其所谓“不择地而出”、“不可知”、“不能知”、“系风捕影”等,都有“非逻辑性、非理性、超时空、无意识”的一面。但这不是故作神秘,而只是说不能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去推理、判断,一一落实而已。(二)苏轼强调的“无意为文”等,更与“意识流”文学的定义相通。(三)苏轼文艺创作是对“意识流”文学理论的具体实践。
下面拟从苏轼文艺作品的结构入手,论述其“意”的各种流向及各种文体“意识流”手法特色。
二、苏轼散文中的“意识流”手法特色
刘熙载云:“文贵于达,直达、曲达,皆达者也。就一篇中论之,要在各因其宜,不拘成见”。[13]苏轼文意之流向亦大体可分为直流和曲流两类。而直流又可分为:
(一)顺流
如《牡丹记叙》:
熙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余从太守沈公观花于吉祥寺僧守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