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期刊网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促进文化兴路研究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14-07-30 17:09:22 更新时间:2014-07-30 17:58:08
十八大报告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源动力。作者认为,西安公路文化建设要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导,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为目标,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地域特色,继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进取、特别能奉献”的行业文化传统,发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公路精神,创新行业文化模式,培育“敬业创新奉献、构建和谐公路、服务西安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打造“路与自然相融、人与路和谐、承载历史使命、拓展古都文明”的公路品牌,实现“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畅通快捷、造福公众”的共同愿景。
摘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意识,继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进取、特别能奉献”的行业传统,创新公路文化模式,培育形成“敬业创新奉献、构建和谐公路、服务西安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履行“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的行业使命,实现西安公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畅通快捷、造福公众”的共同愿景,推动西安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网,十八大精神,指导,文化兴路
一、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公路健康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西安公路人在长期的公路养、建、管过程中,培育的“铺路石”、“人在路上、路在心中”、“老黄牛”、和“以班为家、以路为业,路荣我兴、路坏我耻”的文化精髓,一代代的延续至今,流淌在公路人的血液中,它是公路事业茁壮成长的根基,也是公路行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期、新条件、新环境下,把公路人“以班为家、以路为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植入骨髓,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广大干部职工要扎根基层,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精心养护责任路段,为人民群众提供合格公路产品。把“人在路上、路在心中”精神深入灵魂,在公路管理工作中,心系公路,规范管理,保持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把“老黄牛”精神传递,在公路防滑工作中,干部职工顶风冒雨,撒砂防滑,破冰除雪,时刻保障公路畅通。把“拼命三郎”精神传承,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干部职工迎高温战酷暑,吃苦在前,攻坚克难,建设精品工程和人民满意工程。在公路水毁抢险、塌方清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公路干部职工招之既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成功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取得2002抗洪救灾、2003塌方抢险、抗击2008年冰雪灾害的胜利,继续继承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进取、特别能奉献”的优秀传统,发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公路精神,保持西安国省干线公路持续领跑全省公路养管工作,农村公路继续保持全国一流、西部领先,路政管理工作名列前茅的态势,一脉相承西安公路文化血脉,摒弃那些不符合时展要求的、固步自封的甚至是落后的公路糟粕文化,延续公路健康发展。
二、创新公路文化建设,为公路快速发展注入活力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创新的源泉。西安公路文化以“展秦驰古道神韵,承丝绸之路风骨,塑西安公路新貌”为高点定位、创新布局,重点挖掘西安地域和古城的历史文化,塑造西安公路大气恢弘、雍容华贵的形象,用东部的理念、西部的条件,创中部的水平,发挥西安公路在全国区域布局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地域优势,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层面,适应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关天经济区的要求,构建与西安发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公路文化体系。
在制度文化上推陈出新。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加强领导机制建设,培养科学领导方式,坚持走群众路线,进行民主、公正管理;健全权力制衡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不断完善领导制度,规范领导在管理中的行为,提高其管理效率。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关于改进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的要求,首先从“建章立制”做起,制度的建立不仅要符合国家政策,还要操作简单实用,更要兼顾公平、公正、合理。同时,升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把文化元素融入各项制度,用制度文化进一步激励、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公路养、建、管工作,为文化兴路提供制度保障。
在物质文化上“标新立义”。落实公路养管新理念、新观念,把公路作为产品来经营,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人本、安全、贴心、便民和优质的公路服务。推广和应用成熟的、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现生产机械化、现代化。完善桥梁管理和路况查询系统,实现公路养管科学化、信息化。逐步推行行业形象统一战略,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统一规范工作场所、指示标志、公示栏、宣传牌、公务交通工具、主要办公用品的外观,统一行业标准字、标准色。积极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模范职工之家、十佳道班、文明示范岗和文明号,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特色鲜明、群众参与的演讲、歌咏、羽毛球、书法绘画、摄影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建起职工活动室、读书室和图书室,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职工的文化涵养,为公路工作凝聚各方力量。加强段容、班容建设,通过职工改变环境,环境也在改变着职工的心理,为文化兴路做好基础条件。
在行为文化上巧构思。结合行业实际,运行公路养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体系,树立“精细养管、精益求精”的质量观,养护追求精细化、管理追求规范化、服务追求人性化;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观,合理组织生产,完善安保设施,提高预警信息,增强抗灾能力,增进公众出行安全;树立“爱护环境、生态文明”环保观,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公路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文化长廊,办公场所文化制度上墙,悬挂文化横幅标语,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由自觉接受到不自觉接纳。重视职工文化生产成果,把职工在实践中创造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表现形式,采取正确的政策和切实的措施给予支持和帮助,激励职工把良好的精神风貌逐渐渗透到单位安全生产、和谐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文化兴路注入生机和活力。
赋予“铺路石”精神新的内容,首先把“铺路石”精神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赋予“铺路石”新的内涵,不仅是一粒粒普通的基石,而是高耸入云的丰碑石;不仅能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而且懂技术、会创新,在塑造、提升、传播、延伸和发展等环节上有广泛性和辐射性;“铺路石”弘扬的不仅是埋头苦干的“老黄牛”,而是巧干、实干的“千里马、火焰驹”;“铺路石”精神注重个人价值取向和人才的多元化,达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把“铺路石”精神作为公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让 “铺路石”成为公路行业的新标识。
三、加强核心文化培育,为公路科学发展奠定基石
十八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作为公路行业,要构建“敬业创新奉献、构建和谐公路、服务西安发展”核心价值观,主要是通过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爱岗敬业、热爱集体的主人公精神,培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求实精神,培育积极争取、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培育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乐于奉行的创业精神,培育顾全大局、同心同德的协作精神,把公路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职工的个人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公路精神文化建设成为全体职工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同时,扩大核心文化宣传,让干部职工认识到公路文化不仅是公路行业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自身宝贵的资源,激励干部职工用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以勤勉、敬业、惜时的行为准则指导自己的行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和培养,发挥先进典型的宣传、带动、示范作用,远学“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近树身边的省、市级劳模、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和“十佳道工、服务明星”为先进典型,用正能量来感染职工,教育职工向先进模范学习,从道德模范身上和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及优秀品质中汲取力量,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植根群众、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发扬公路人诚信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的职业操守,筑牢“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意识,为文化兴路奠定思想道德基石。